摘 要:隨著我國越來越重視教育,小學教育作為我國的基礎教育,在我國創新小學教育模式之后,信息技術逐漸在小學教育中發揮作用。“任務驅動法”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的以教定學的教學模式,創造了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合作、探索創新的新型的學習方式。任務驅動法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其最為特別的功能是在教學中對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當中有效運用任務驅動法十分重要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小學教學;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教學是一門技能教學和知識教學相結合的課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率。
一、目前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法的現狀
1.學生學習自主放任化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要求布置學習任務,使學生根據要求進行自主學習。有的學生自主性較差,面對這種情況往往覺得無從下手,在任務要求時間內較為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只有放棄任務從而造成任務的失敗。這樣長時間下去,會使學生產生非常大的壓力,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而有的學生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從而可以讓學生產生一種成功感,更好地投入以后的學習中。
2.教師對學生學習評價簡單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激勵學生,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對學生適當地進行表揚或者批評,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許多教師在學生完成任務過程中評價成為形式,忽視完成任務的過程,過于看重結果,從而忽視了任務過程中的評價。即使在任務進行過程中對任務進行了評價,也不是準確的評價,這樣不能準確地從評價中看出學生的能力,從而使有的學生會從評價中獲取錯誤的信息,對自己的評價出現誤差。
二、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優勢
由于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所以在教學中除了要求學生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外,還要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而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在完成任務時必須進行探索和實際操作,這個過程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以及提升學生的操作技能。
除此之外,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更新速度很快,這就要求學生不僅僅需要掌握當前的課程內容,還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備在將來迅速學習和適應更新的軟件。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從簡單的學習這門課程轉變為喜歡上這門課程。
三、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營造情境模式
任課教師想要出色地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最為重要的就是如何制訂一個好的學習計劃。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可以幫助學生充分地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調動課堂氛圍,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在制定教學任務的時候,要將基礎教材研究透徹,制定的相關教學任務要合理化、精細化、具體化,不僅要將課本上的知識內容融入教學任務中去,還要達到一定的升華,形成一套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教學任務,幫助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實踐能力也能得到相應的提高。采用營造情境模式的方法,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
2.實踐與任務的良好結合
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小學課程進行比較,其具有更加強的實踐性,教師只有很少的授課學時。教師在給學生安排學習任務之前,首先需要對班上每個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予以充分的考慮,在整個班級素質的基礎上合理地布置學習任務。同時教師也要適當地控制學習任務的難度,盡可能地在小學生的認知范圍內布置學習任務,若超出學生認知能力范圍,則很大可能導致學生完成不了學習任務,從而使學生喪失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信心與興趣。
3.實施團隊合作學習
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如何較好地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至關重要,任課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借助團隊合作的力量來完成學習任務。通過團隊合作可以互相彌補學生之間在知識要點上面的欠缺,鍛煉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以“如何向旅客介紹當地景點”為主題,讓學生制作PPT。將學生分成4~5組,并且每組有一個帶頭人,帶頭人充分考慮組內的其他成員的具體情況,進行明確的分工,每個學生負責不同的工作要點,比如有的學生負責調查交通狀況,有的學生負責景點的相關介紹,最后由該小組內的所有學生合力完成一個PPT。通過這樣的協調合作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鍛煉溝通交流的能力,而且還可以給予他們充分的思考問題的機會。
4.組織教師進行多種形式的評價
由于教師對信息技術評價的忽視,使得學生的積極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當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根據課程的要求展開學習,正視對信息技術的評價。通過對學生適當的評價可以使學生得到激勵,并且能夠引導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不僅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還要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學習,使學生真正掌握信息技術。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學生間互相評價能使學生樹立主體意識。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和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不僅要進行課堂教學還要進行課外的實踐,創造條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對學生的引導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選擇,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結 語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建立在新技術、新理念、新方法上的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主線,以教學任務為主要方法的新型教學方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不僅能提高教學水平,而且對小學生總體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小萍.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刊),2014(2):45.
[2]劉光生.任務驅動教學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6(8):125.
[3]宋 麟.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9).
[4]李永鑫.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9(10):73-74.
[5]陳呈軍.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30):136-137.
[6]陳妙疇.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J].學周刊,2018(9):83-84.
[7]周嘉芬.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的應用研究[J].電子制作,2015(2):212.
[8]謝利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28):152.
作者簡介:鄧民強(1969—),男,瑤族,廣西百色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