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文
【摘要】交互式的學習方式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通過一些準確的提問、澄清、總結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通過交互式學習,強化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方向,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給學生一個更加富有參與性、活潑生動的小學語文課堂學習氛圍。
【關鍵詞】語文教學交互式學習優勢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語言類學科,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綜合表達能力,教師可以通過交互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語文綜合素質。通過學生的體驗式學習,增強內在學習活力和動力,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語言表達能力是學生進入社會,能夠順利完成工作的基本技能,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方方面面都離不開語言文字的運用,教師可以在各種形式活潑的語言運用時的交互合作中,給學生們帶去更多真切的情境式的氛圍影響。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交互式學習策略,到底要如何開展呢?
一、教師要明確交互式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最顯著的優勢在于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交互式學習策略的運用,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保持更加集中的注意力,保持更強的參與感。而且合作互動式的教學情境也給了學生們更多的緊迫感,在競爭意識的影響之下,小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進一步增強,他們爭先恐后地搶著回答問題,并且都想自己有更多表現的機會。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們經常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課上雖然聽得很認真,學生的思考能力得不到鍛煉,通過自主思考,探索也很難得到答案。交互式學習給了師生之間更多的機會交流,促進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能夠促進學生求新求異思維的發展。所以,交互式的學習策略運用體現出非常強的教學應用優勢。
而且交互式教學策略的運用,尤其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強調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個性能力的發展。在鼓勵學生質疑并提問,自己思考的同時,讓他們熟練運用語言文字,能夠合理地、科學地將語文這門學科的工具性價值發揮出來。
二、交互式策略的基本內容
交互式教學策略是一個統稱,具體來說它包括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也就是預測、提問、澄清和總結。教學中交互式這四個方面策略的運用,也旨在培養學生交互式學習的基本能力,逐漸地從這四個方面進行有效的引導和培養,學生便能夠逐步地掌握其中的精髓,從而變成自身的綜合素養提升。
預測指在閱讀過程中,閱讀者根據文本標題、提綱、插圖以及上一個段落,根據作者所寫內容就信息推斷,尤其可以根據上一段和題目的內容推測后續內容的發展。學生通過有目的地進行信息搜索,將注意力集中在預測方向的內容中,快速查找式地閱讀,提高了學生們閱讀的效率。
提問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經常采用的方式。通過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也可以有效地檢測目前的學習成效。而學生能夠提出自己的一些疑問,帶著一些問題進行閱讀或探索式的學習,這才是交互式策略中需要重點培養的能力。所以,交互式策略需要師生之間都有自己的思考,都不斷地在提問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獲得知識能力的提升。
澄清作為一種理解監控時的具體策略,學生們在有一些不清楚的問題和疑惑的時候,就可以借助澄清的策略把問題搞清楚。尤其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不管是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式學習,還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澄清都不斷地在發揮著作用。
小結作為一種學生個人自我回顧和總結的方式,這樣一種策略的運用,能夠讓學生不斷地進行回顧式的總結,讓每一位學生將知識構筑成堅固而扎實的知識網絡,讓學生能夠有較為充分地理解這樣一個知識體系,并且使得這一知識體系不斷地發展壯大,成為學生內在的核心素養能力的提高。
三、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教學手段促進交互式學習方式的應用
交互式策略的應用,可以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之下高效地運行,取得更好的成效。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豐富的圖片、視頻、聲音等資源實行交互式教學,這些能夠充分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小學生才有興趣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發揮交互式教學模式的作用。
為了充分發揮交互式教學模式的作用,小學生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還要充分地研究學習資料,包括圖書資料、電子資料、案例等,豐富小學生的內在知識儲存,這能為學生在學習知識、解決問題時提供幫助,這也能夠充分地發揮交互式學習的作用。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設計交互式學習的情景,給學生帶去更加全方面的交互式學習策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提升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鐘玲.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沈陽大學,2018.
[2]耿曉蓉.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