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相生
【摘要】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教育的關鍵期。這一階段,教師要對學生其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進而為以后發展奠定基礎。但引導并非是指單一的“智育引導”,還包括“德育引導”。只有將二者合理結合,才有利于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全面型人才”。為此,對其進行了深入探究,意在為相關人員提供相應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道德教育策略一、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開展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小學生具有較弱的辨別意識,所以他們很容易受到所接觸事物的影響。如若教師未進行正確的思想道德教育,他們很容易就此形成錯誤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因此,人們需要在小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德育教學。另外,由于在知識教學中融入德育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所以德育教學在小學教學中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二、小學數學課堂缺乏品德教育的原因
1.思想上認識不到位。德育不僅是班主任和德育老師的事,每個學科中都蘊含著道德教育的素材,各科老師都應承擔起對學生進行德育的責任,而且小學階段是德育的黃金時期,德育教育也不一定都是小學生難以理解的大道理,一些基本的講禮貌、講衛生、尊老愛幼等素養,都是對小學生德育的范圍。老師思想上認識不到位,導致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道德教育。
2.實踐中德育能力不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些老師雖然能夠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對于教材的把握不夠深入和全面,數學知識對于他們來說,只不過就是些數字、公示、計算,至于教材中可用來進行德育的部分,由于老師自身能力問題,不能充分予以挖掘和運用。對小學生的道德教育,也只能是在課程之外口頭說教,德育內容有限,德育方式刻板,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多種方式進行道德教育,讓學生自然而然、潛移默化的受到教育相比,德育效果不夠理想。
三、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開展道德教育的具體方法
1.豐富數學教材,強化學生的愛國情懷。其實,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擁有許多德育素材,但由于其較為隱秘,所以教師只有在認真鉆研的情況下才能發覺到。即教師想要在數學課堂中開展德育教學,其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隱性“素材”,然后將其有機的貫穿于課堂教學當中。如在講解“圓周率的歷史”這一節時,其應主動講解祖沖之的故事,“祖沖之是我國的數學家,算出了圓周率,經過不斷探索,將其值精確為了六位小數,為人們做出了偉大的貢獻”。通過這種類似的小故事,來強化學生們的愛國精神和使命感。
2.注重言傳身教,發揮好示范作用。首先,其在上課時,需注重自身的語言方式。如是否是普通話、是否有邏輯性,以及是否過于粗魯。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應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如言行是否前后一致、是否具有時間觀念,以及是否誠實守信等。最后,教師還需注重對學生的態度,如是否具有耐心、是否過于苛責嚴厲,以及是否過于居高臨下等。為了避免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教師需對以上問題予以注重,然后將該種認知有機地融合到教學當中,為后期塑造道德型人才做好鋪墊。
3.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為了使教學內容更有說服力,教師需將教學內容生活化,以使學生能夠對所學內容產生更好的感悟。另外,由于許多教學素材都是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所以教師只需注重挖掘素材內涵和編者的內心用意即可。
4.注重“合作學習”教學方式的應用。由于“合作學習”對教學開展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所以人們在開展德育教學時,也可適當地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以達到推動學生共同進步的目的。
5.通過偉人事跡,融入道德教育。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提前收集數學偉人的優秀事跡,在課堂上以講故事的形式,對小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為小學生樹立榜樣,讓小學生感受偉人的優秀品質,從而向榜樣學習。例如,老師可以為學生講解華羅庚的故事,華羅庚曾出生在一個貧寒之家,盡管無奈輟學,但他從未放棄過學習,對于數學的熱愛,促使他克服各種困難,刻苦自學,以孜孜不倦的追求,取得了偉大的成就,成為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比起華羅庚小時候,我們有太多的優勢了,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長大以后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四、結束語
常言道“育德于教,教書育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智育,還要對“德育”予以一定的重視,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由于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約束,所以教師需對教學方式予以注重。即其應將德育教學有機地融合到數學教學當中,切勿強加到教學當中,否則會產生物極必反的情況。
參考文獻:
[1]趙莉.寓德于教教書育人——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道德教育[J].小學科學,2017,(12) :173.
[2]沈娟娟.寓德于教,教書育人——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道德教育[J].教書育人,2018,(35)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