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丹
被評為“吉林好人”,她的事跡被廣為傳頌。有感于她的事跡,感受平凡且偉大的教師的奉獻精神。在這過程中,自我反思,自我批評。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各行各業的奉獻精神,而人民教師更是承擔托起明天棟梁的職業,奉獻精神怎可或缺!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詩詞常用來形容教師的奉獻精神。一度不以為然。燃燒了自己照亮了他人,確實是一種偉大的奉獻精神。但是,這種自我毀滅式的奉獻真的可取嗎?了解了“吉林好人”金香花的事跡之后,我開始反思:我之前的想法到底是一種挑戰還是一種逃避?
金香花,朝鮮族的名字。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想到是郁金香這顏色艷麗的花朵。其中,紫色的花語是高貴無盡的愛。這位朝族老師的名字能夠詮釋這花語嗎?我帶著無盡的好奇讀下去。
金香花獲獎無數。這一個個沉甸甸的獎項和她熱愛本職工作的態度,“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的情感分不開。對于班級成績差的孩子,金老師從來不放棄,想方設法去幫助,花時間、精力、金錢:風雪路上的陪伴,讓孩子戒掉網癮;給孩子墊付學費,幫孩子重拾人生希望;把孩子帶回家同床而眠,讓她感受母愛……
直到孩子們迷途知返,走上正路,并且最終走上正途。在我看來,即便是自己的孩子也未必有這等的耐心。金老師用自己的大愛去挽救了一個個誤入歧途的羔羊,同時也改寫了他們家族的命運。金老師不但耐心地教育著孩子,還引導著學生的家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化學生們的家長,家長們能夠一改自己的錯誤觀念,配合金老師教育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尚且做不到,金老師不放棄,這愛何等的高貴!
讀了這些已經讓我對金老師肅然起敬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種奉獻像一座巍峨的高山矗立在眼前,敬佩油然而生。
如果說這不過是一位品行高尚的教師的敬業精神,還是可以企及的,但是接下來金老師的所作所為就令人難以企及了。
金老師以校為家,堅守在學生身邊。從早上7點前到校直到晚上10點后回家;最多連續一個月每周上25課時;曾經不辭勞苦承擔初高中跨年段教學;連續2年近700多天沒有休息日……這一串串的數字令人觸目驚心!那是金老師的心血啊!用行動詮釋了什么叫“以校為家”!反觀我自己的教學時間,和金老師相比簡直小巫見大巫。但是,即使這樣也會抱怨工作強度之大!還會抱怨學生不夠努力,沒有我想要的成績。常常把成績的不理想,歸咎于學生的不付出。
現在真是慚愧。金老師是用生命在教學,是用自己的全部心血澆灌學生的成長。功夫不負有心人,金老師的學生在如此勤奮的老師的引導和熏陶下,相信“天道酬勤”,以“省狀元”的優異成績回報金老師和自己的付出,使全校的重點率和本科率都有新的突破。
通過金老師,我相信了什么叫“有付出才有回報”,之前總會認為上天不公,為什么自己努力了卻沒有想要的結果,原來就是自己的努力不夠啊!
努力勤懇,無私大愛的金老師,在學校擔任多項職務,但是不管工作量多大,依然堅守在教育第一線,奮戰在三尺講臺上。這份對教學的堅守更是珍貴。不管走多高,不管取得多大的成績,不忘記自己腳下的土地,不忘記出發的原點,在當今浮躁的社會多么寶貴!
金香花,“黑美人”“最美媽媽”等稱號詮釋了金老師在學生、在教育界同仁、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心中的形象。讓人想起了遍山漫野的鮮艷的郁金香,熱烈奔放,盡情釋放著生命的熱情。令人見之便充滿生命的活力,就像金老師永遠帶給學生以生命的激情,呵護生命的嫩芽,點燃希望的火種。
我終于認識到,金老師真的就像是蠟燭一樣,她照亮了別人,但是并不是毀滅了自己。因為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是要慢慢走向生命的盡頭,而正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用自己的生命照亮了別人的生命,才讓自己的生命沒有徒然消逝,才彰顯出生命本身的巨大價值和能量。
我之前之所以會有那樣的想法,是因為自己的心胸不夠寬闊,自己的職業使命不夠強烈,自己的生命力量不夠旺盛。金老師不僅照亮了自己的學生,也照亮了我這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要以金老師作為我職業的領路人,作為我人生路上的燈塔,作為我奮然前行的動力,也要像金香花一樣,把高貴無盡的愛奉獻給學生,不負自己教師的使命與光環!
參考文獻:
[1]鄧鎮毅.加強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途徑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8,(51) :282.
[2]任春莉.走進新時代,教師德為先——淺談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性[J].才智,2018,(34) :136.
[3]王佳慧.小學教師師德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林區教學,2017,(11) :114.
[4]李國東.加強農村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策略[J].科學咨詢,2016,(09) :5.
[5]林靜靜,劉翠霞.農村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的影響因素及其完善[J].法制博覽,2015,(19) :284.
[6]姜佰英.小學教師的素質結構——師德與學識[J].教育探索,2000,(02)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