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君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化,高中物理開展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自身的學科素養進行培養,其主要目的就是促進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目前,在對高中物理開展教學與改革的過程中,需將核心素養作為其教學的導向,并與物理教學的具體狀況相結合,從而促使高中物理的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 ?核心素養? 策略
物理作為具有較強科學性的一門學科,其通常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較高的要求。即只有學生具有相應的核心素養,才能夠具有較正確的物理學科思維以及學科觀念,并具有對物理學科進行研究的能力,獲得正確學習物理的態度,從而使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得以有效提高,并具備對物理學習問題進行獨立解決的能力。因此,新課改時期,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時,需與教材內容進行充分結合,對物理教學的方法以及方式進行不斷豐富,并加強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從而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學科思維都得到有效發展。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
對于高中物理而言,其核心素養通常是指對學生具備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不僅需要講解物理知識,而且還需要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更加主動的學習物理知識,激發其學習動力,從而使學生的積極性及其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并促使學生更加自覺的投入到物理學習中,不僅能夠轉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態度,而且還能夠促進學生對物理原理進行積極的思考,更便于對學生的思考能力進行培養。同時,教師也能夠以提問的形式,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對問題進行解決的探究能力,在實際探究中,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并加以解決,以此實現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的目的。然后,教師指導學生對探究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并整理出問題的答案,其對學生解決問題及其探究能力的有效提高具有重要的影響,并能促使學生更好的歸納出物理知識框架,對物理知識進行更加透徹的理解,從而使學生充分的掌握學習的物理知識,并使其學習效率得以有效提高,最終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有效培養的目的。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1.物理觀念及應用素養的培養
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其課程體系的知識內容通常被劃分為幾個板塊,想要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實現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物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就需要對各個板塊內容間的關聯性加強重視,并在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時,注重針對性。特別是物理觀念及其應用素養,其更加注重學生對物理相關基礎知識的實際掌握狀況,形成對應的運動觀、相互作用觀、物質觀、能源觀等,因此,教師需要特別注意學生自身掌握的物理相關的基礎知識,及其對基礎知識相關內容體系的創建,以此使學生通過物理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的意識得到有效增強。如教師在講解“摩擦力”相關知識的時候,不僅需要將與“摩擦力”有關的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還需要引導學生,將“摩擦力”應用于實際生活中的好與壞進行反思。同時,教師需指導學生把摩擦力和力、重力、彈力之間合成以及分解等狀況進行對比性的學習,并在此基礎上,對“運動與力”有關的知識體系進行構建,這種教學方式,通常更能夠幫助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吸收與消化,并增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應用意識。
2.科學思維及創新意識的培養
實驗不僅是高中物理開展有效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還是對學生具備的學科思維以及創新意識進行培養的重要途徑。想要在高中物理實際教學中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就需要對實驗教學的授課比重及重視程度,給予學生更多的實驗操作機會,讓學生在親自實驗過程中對物理知識進行體驗、求知、理解,并對其物理的學科思維及其創新意識進行培養。如教師在對“失重和超重”進行教學時,教師僅以單純的語言對失重、超重的概念進行講解,不僅較為抽象,而且無法確保教學的趣味性,這種狀況下,教師就需要在課前準備相應的實驗素材,引導學生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親自操作,如將紙帶和重錘相連接,之后迅速將紙帶向上提起,或者重錘在向下運動時突然停住,紙帶就會斷開,這種既簡單又具有趣味性的物理實驗,通常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對物理進行學習的興趣,并培養其對科學進行探究的學科思維以及創新意識,從而真正體會到探究科學的精髓。
3.物理探究及溝通能力的培養
社會作為一個群體,想要在物理教學中對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其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與溝通。對于物理學科而言,由于其需要通過探索而發現的,而個人的能力較為有限,就需要加強合作,共同溝通交流,以此促使學生自身的綜合實力實現有效提升。高中生在對物理知識進行學習時,其探究及獲取物理知識的能力,通常是在問題及體驗的反思當中實現,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重視對物理情境的創設,通常以問題情境對物理知識進行學習,并促使學生所具備的探究思維及問題反思能力得到有效發展。其通常表現在兩方面。第一,物理教師在實際教學時,需對問題情境進行精心創設,指導學習時以問題探究為主,以此指導學生更加有效地發現及分析問題,并通過相關物理知識對問題進行解決,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及探究欲望得到充分激發。第二,物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將生活化的情境進行創設,也就是將學生學習的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間相聯系,以促使學生具備集體化的物理學習情境,以便于學生更好地學習以及理解物理知識,并減少其學習物理知識的思維障礙。如教師在對“多用電表的原理與使用”進行教師時,教師通常以分組形式,分發給各小組二極管、定值電阻、燈泡,指導學生通過多用電表對電流、電壓、電阻等進行檢測,對二極管自身的正負極進行判斷,對電路故障實施分析。尤其是在對燈泡電阻進行檢測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對電表所測的電阻和公式計算所得的電阻不一致進行思考,并指導小組間開展討論,從而使學生具備的討論溝通能力及探究能力得到良好發展。
4.科學態度及責任素養的培養
物理是一門學科,其學習的最終目的即“學以致用”,幫助對學生具備的科學態度以及責任素養進行培養。為此,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的相關內容,為學生構建相應的實踐活動,從而實現物理課內與課外實踐之間的有效銜接,并促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系統化發展。如教師在對“平拋運動”進行教學時,其可以引導學生以打靶、飛機投彈等相關實踐活動,促使物理知識轉化為學科素養,以此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物理學科的本質,并形成對真理進行探究的科學態度。再如教師在對“能源及可持續發展”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以實踐活動的形式,將能源的現狀及其持續發展進行講解,以此培養學生的節約及責任意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通常能夠使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得到有效激發,使學生對物理實際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得到有效克服,并促使學生將學習的知識和日常生活實例以及相關物理現象實現有效聯系,最終促使學生的物理知識的學習及其核心素養實現全面發展。因此,高中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時,需注重核心素養強化的作用,最終促使學生所具備的物理知識、能力、核心素養都實現全方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施先群.關于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物理教學探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9,(02):178.
[2 ]廖元海.高中物理教學實踐中核心素養的滲透與體現[J ].課程教育研究,2019,(02):181.
[3 ]王影.高中物理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之策略探析[J ].才智,2018,(27):118.
[4 ]林萍.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J ].當代教研論叢,2018,(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