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背景下,創新高中音樂教學方法對于培養中學生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鑒賞和感知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學習和社會實踐的能力,從而促進了學生的核心文化素養的全面提高。通過藝術活動營造良好的課堂藝術的氛圍,創新藝術課堂的形式,抓住學生興趣,結合學校活動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感知、學習和實踐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音樂;核心素養;教學
自國家對中學生核心素養進行研究與發布以來,核心素養成為中學教師教學的目標指向與方法前提。這一核心素養也成為高中音樂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指標,從核心素養的內容導向上來看,高中音樂的教學在核心素養培養中的地位逐漸提高。這在一方面有利于改善由于升學壓力高中音樂課程被打入“冷宮”的尷尬境地,高中音樂逐漸受到重視。另一方面,也對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把培養高中學生音樂的核心素養作為整體核心素養的重要方面,具體表現為培養高中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音樂感知能力、音樂學習能力和音樂實踐能力。
一、 培養高中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
(一)提高學生音樂鑒賞和感知能力,開啟學生音樂之門
音樂早在孔子所提出的“六藝”中的“樂”就作為學習的重要方面,因此,音樂在人的生活和學習中必不可缺。音樂以及和諧的韻律不僅能夠作為一門藝術進行欣賞,而且在人的性格以及心理成長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演奏出美妙的音樂,但是由于音樂所獨具的感染性,人人都具有一定的鑒賞能力,提高學生音樂核心素養之一就在于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和音樂感知能力。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緩解壓力,使身心充滿節奏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而且能夠開啟學生的音樂之門,使學生能夠有機會發現自己的一項興趣或特長。
(二)培養學生音樂學習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素養全面發展
作為現代化生活背景下的學生,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接觸或學習到音樂。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但長久以來,我國對于美育是十分忽視和欠缺的,美育需要音樂和美術這樣的藝術性的課程來承擔。在國家加大對學生美育的政策引導下,通過對學生的音樂教學能夠為學生補上美育這一課,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構建真善美的統一價值觀體系,真正做到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 培養高中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實施策略
(一)營造藝術氛圍,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
在實施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高中學生的音樂課教學應該改變形式化的教學,不能夠因為高中學生音樂課程少而對音樂課程進行擠占,或者只是走一走形式化的教學流程,沒有使學生感受到半點兒的音樂氛圍。因此,培養高中學生音樂核心素養,首先應該運用高中音樂課程的有效時間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從而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
比如,在《多彩的民歌》一課的教學中,也就是對于人教版高中音樂鑒賞第二單元的教學就通過運用中國最具特色的傳統民歌《茉莉花》來進行情景導入,這一中國的傳統民歌曲調具有優良的旋律,能夠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這是學生都較為熟悉的一首曲目,能夠很快地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對于音樂的鑒賞也應該考慮學生對于音樂的實際的理解程度,采取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方式,逐步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奧妙。同時在課堂中,筆者也采用相互對照的方式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音樂的多姿多彩與變化無窮。通過讓學生欣賞《刨洋芋》等高亢的西北腔曲目,與柔美的南方民歌曲目進行對比,學生能夠深刻地體會到旋律背后所透出來的濃厚的地域風情與生活氣息。音樂是一門高雅的藝術,浮躁的心理是無法深刻感知它背后所蘊含的力量。高中音樂教學所存在的普遍問題是,由于學生的課業壓力比較大,造成學生無法靜心去欣賞一部完整的音樂作品。對此,筆者通過課程時間的安排,盡量使學生的音樂課程能夠在放松的心理狀態下去完成。其次加強課程的吸引程度和對學生進行一定的音樂心理吸引。這樣不僅能夠使音樂課程在以學生為主體的積極參與下完成,更能夠通過音樂課的教學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達到一定的心理放松的效果。良好的音樂藝術氛圍能夠吸引學生、感染學生,使學生提起對音樂課程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關注音樂,鑒賞音樂。
(二)創新課堂形式,提高學生音樂感知能力
音樂課教學如果拘泥于老師講授,對毫無基礎的學生來說只能是不知所云,其教學的工具往往僅限于播放器。在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要求下,要求學生能夠以主體性的身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增加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要想調動學生參與音樂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音樂課堂的形式就要創新。
在實際的高中音樂課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創新高中音樂課堂形式。首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進行多角度、多樣化的音樂呈現。比如,在對京劇的鑒賞教學中,由于京劇不僅僅是一種以音樂形式單方面呈現的藝術,更是包含了服裝、舞臺、動作等等一系列形式的藝術表現方式。因此,必須讓學生從多方面、綜合立體地感受到國粹京劇的魅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視頻,甚至3D虛擬技術,力求還原真實的京劇藝術表現形式,使學生從聽覺、視覺全方位立體地對音樂進行感受,有利于形成通感。其次,運用多種資源讓學生對音樂進行現場感知。大多數學校有專門的音樂教室與學生組成的音樂隊伍,筆者在調研中發現,有一些學校將音樂教室以及樂器都廢置了,不能夠很好地利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校內資源,讓學生真切的接觸樂器,也可以讓學生去接觸由學生組成的音樂隊,通過同齡人之間的交流,學生會有更大的感觸。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外資源,筆者就借助藝術家下基層的活動中,帶領學生去現場聆聽原汁原味的音樂作品。通過現場的聆聽,學生都不約而同地表達了音樂對他們情緒的感染和心靈的震撼。最后,將課堂交給學生。中學生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自主學習,音樂不僅僅作為一門課程,更是作為一門藝術,更需要學生各表其愛;因此,高中音樂教學應該給予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比如,在學習古典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印象派和現代派音樂之后,筆者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對哪種音樂最為喜愛,喜愛的理由是什么。學生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意見,還舉出了很多自己所喜歡的音樂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于音樂的知曉和鑒賞能力。
(三)抓住學生興趣,提高學生音樂學習能力
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各自不同,對于各種的音樂類型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興趣。因此高中音樂教師應該善于發現并抓住學生的音樂興趣。根據學生不同的音樂興趣,來幫助學生尋找學習點,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的能力。有一部分學生有著對于音樂的喜愛,并有著音樂天賦,他們參加了音樂社團。對此,通過學校各位音樂教師的音樂專長,設立了不同樂器以及不同聲樂類型的學習組,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進行相應的學習。比如,我們設立了尤克里里學習組、口琴學習組、吉他學習組等等,利用音樂課以及每周的學習組活動時間進行相應的學習。由于,學生對學習自己喜歡的方面有著極大的興趣,因此其接受能力與學習能力得到了提升。通過這樣精準的學習,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音樂課程少而造成的泛泛學習的現狀,真正地為學生的自身發展著想,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一件簡單的樂器就能激發學生極大的音樂興趣,也能夠豐富學生的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筆者在實際的高中音樂課教學中發現,班級中的很多學生對于流行音樂有較大的興趣,同時也存在著很大的誤區。在新課改后的高中音樂教材中,對于流行音樂和通俗音樂也做了專題的探討,結合學生的興趣點,筆者在音樂課堂中對通俗簡短的流行音樂做了專題的課堂教學。比如,針對學生比較喜愛流行歌曲的現狀,在課堂上播放流行通俗歌曲很快引起了學生的響應。但對學生提問流行通俗歌曲是屬于哪種歌曲類型時,學生均表示不了解。筆者進而對于美國爵士樂以及R&B音樂的起源做了解說并讓學生比較欣賞了美國的R&B音樂與流行通俗歌曲,得出了其中的差異與相同。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于流行音樂有了更多的了解與鑒賞而不是盲目的喜愛。
(四)結合學?;顒樱岣邔W生音樂實踐能力
高中音樂課程較少,可以利用學校的各種活動來讓學生進行音樂實踐,提高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比如,學校每年舉行藝術節、合唱比賽、英文歌唱比賽等活動,高中音樂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活動來對學生進行一定的音樂指導與訓練。在學校舉行的英文歌唱比賽中,筆者所教授的班級打算以美國流行音樂《My love》作為參賽曲目。筆者對班級的學生進行了一定的聲樂訓練以及舞臺的指導,通過不斷地學習和練習,學生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從中也學習到了很多發聲的方法與歌唱的技巧,通過比賽表演加強了學生的參與感與音樂實踐。這是中學生核心素養其參與能力的重要內容體現。
三、 總結
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全面的素質培養,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高中音樂教學應該以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為導向,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創新教學方法,切實提高高中音樂課堂的時效性,與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更好接軌。
參考文獻:
[1]程穎.音樂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研究[J].北方音樂,2019,39(20):190.
[2]胡梓郴.高中音樂課程核心素養的實施路徑探析[J].北方音樂,2019,39(18):139-142.
[3]張琨.新形勢下高中音樂學科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措施探討[J].北方音樂,2019,39(17):176-177.
[4]周愛云.論高中音樂教學中如何滲透核心素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25):12-14.
作者簡介:
梁連清,山東省濱州市,山東省無棣縣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