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分析廣西故事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價值意蘊,認為廣西故事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明確“由誰講”“講什么”“怎么講”等問題,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中“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教學為例,論述廣西故事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措施:課前以學生為主,進行研學討論;課上聚焦、深化和落實本章的核心內容;布置課后作業,鞏固課堂內容。
【關鍵詞】廣西故事 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理論課 “概論”課?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43-0085-04
廣西故事是廣西各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的,能夠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共產黨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價值追求的精神財富,是廣西人民在長久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所呈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和核心價值的生動體現,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故事敘述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將廣西故事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踐中,是結合廣西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實際進行思考和實踐的有益嘗試,具有較大的價值意蘊和可行的實踐路徑。
一、廣西故事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價值意蘊
(一)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性
故事是人類對歷史的一種記憶,能夠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社會核心價值觀念,使人受到教育,同時具有可敘述性、生動性和意境性的特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許多內容都涉及對歷史人物生平經歷和思想狀況的敘事與描摹,對歷史事件發生過程及其歷史意義的勾勒和分析,對學生也具有重大的影響和教育意義,這和故事的教育功能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將廣西故事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可行的,能夠提升該課程的有效性。通過廣西故事增強廣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有效性,不能只是簡單地在課堂上講述廣西故事,還需要教師通過故事引導高職學生深入思考,并通過學生的研討,使學生能夠對故事具有一定的重構力,并且逐步深入地進行邏輯推理,從而成為內化于心的理論知識。
(二)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和感召力
課堂的親和力和感召力是教師通過語言、行為、儀表等各個方面去影響與感化學生的能力,是使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產生獲得感的不可或缺的主觀元素。如何提高教師的親和力和感召力呢?這需要教師進一步思考如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在這一層面,教師的親和力和感召力不僅僅停留在師生之間的交流技能上,至少不是只強調同一時間與空間維度的人和物的交往,還在于與不同時空維度的人和物產生共情及共連,這個過程需要充足的史料和嚴密的推理才能完成。將廣西故事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踐中,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廣西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廣西本地,廣西故事更容易引起他們心靈的共鳴,是他們了解并熟悉家鄉文化的重要媒介。因此,講好廣西故事,能更好地展現教師的親和力和感召力,使學生在鄉土文化的浸潤中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強烈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三)有利于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四個自信”
樹立“四個自信”是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之一。高職院校不只是要把學生培養成為掌握現代技術的專業人員,更要重視把學生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與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夠高度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和制度,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共產黨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自覺自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增強學生“四個自信”的重要渠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涌現出了無數或生動形象,或感人肺腑,或可歌可泣的中國故事。把這些故事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可以使學生從認識和情感上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認同。廣西故事是中國故事的一部分,展現了從古到今廣西人民的奮斗發展史。對于廣西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通過一系列經過精心設計和打造的教學活動,能夠使他們獲得更親切、更立體的歷史感受,激發他們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從而增強“四個自信”。
二、廣西故事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要點
下面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課為例,探索如何將廣西故事更好地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增強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獲得感。
(一)“由誰講”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并不是單向的“講故事”和“聽故事”的關系,“講”和“聽”應該融為一體。教師和學生之間具有主體間性,應該充分調動和發揮兩者的積極性講好廣西故事。從教師層面來說,教師要提升講好廣西故事的能力。“概論”課的性質決定了它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要把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和價值認同,需要教師下一番苦功,而講好廣西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從學生層面來說,要注意發揮他們的主體積極性,使其有所得。學生在敘述廣西故事的時候,需要通過大腦進行思考,這一過程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加工和構建知識,從而更好地體察故事背后深含的意蘊。可以說,講故事的過程也就是獲取知識的過程,對教師和學生都是如此。
(二)“為什么”“講什么”
在“概論”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使學生弄清楚理論的內容“是什么”,更要讓學生搞明白“為什么”,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增強學生對理論的認同。理論來源于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形成故事。因此,要講清楚“為什么”,就必須對形成理論過程中所出現的人和物的故事進行生動敘述,這樣才能使抽象的理論鮮活起來,引起學生的思考和共鳴,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故事的選擇是關鍵,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清楚故事的內容是否和課程緊密關聯。廣西故事豐富多彩,不可勝舉,要如何選擇才能夠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呢?首先,在篩選故事上,教師要緊緊圍繞教材這個中心,故事要具有鮮明的政治性。萬不可本末倒置,把“概論”課上成沒有政治性和理論性的講故事課,消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意義。也就是說,不能光有故事而沒有理論,也不能光有理論而沒有故事。其次,在內容方面,廣西故事的內容要具有真實性。情之所動,在于真實。只有真實,才能夠使歷史細節真實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從而使心靈產生震撼。由此可見,教師在選擇廣西故事時,要進行充分的思考和準備,故事在于精而不在于多,要時刻謹記所選擇的廣西故事是為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三)“怎么講”
要講好廣西故事,除了要把故事表達清楚外,還要有精巧的課堂設計。首先,教師要有問題意識。問題能夠引導學生把廣西故事和“概論”課的內容進行關聯,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使故事的價值和課程的內容緊密結合,可以是由故事導出內容,也可以是由內容引出故事。其次,學生要通過團隊協作來講好故事。讓學生講故事并不只是為了“講”,更重要的是為了“想”。從課程性質來說,“概論”課的理論性較強,對于理論基礎較弱的高職院校學生來說,團隊協作能夠使他們更快更好地汲取知識。同輩群體之間可以在交流和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這些零星的火花也許就能夠啟發他們獲得一些感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就會自主地思考問題,進行聯想和邏輯推論,從而提高他們的理論思維能力。最后,要利用多種媒介和手段來講好廣西故事。講故事主要靠語言,但是這不是唯一的手段。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講好廣西故事,比如多媒體技術、VR虛擬環境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特點就是能夠通過圖片、畫面、聲音以及配樂等營造故事的現場情景和感性體驗,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體驗中升華思想認識,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廣西故事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踐
(一)總體思路
梳理歷史長河中的廣西故事,充分發掘故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和價值,并使之與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相結合。根據“概論”課教材的章節設置,將廣西故事與章節內容相匹配,形成相應的目錄(如表1所示)。結合現代信息化技術,把廣西故事融入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各個環節中,增強高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性。
(二)教學實例
本部分以“概論”課第十四章“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為例,就廣西故事如何融入本章進行三個課時的具體呈現。
該章是“概論”課教材的最后一章。其學習目標是認識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理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從而使學生能夠深刻認識到,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才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1.課前以學生為主,進行研學討論。教師提前一周的時間,通過超星學習通發布研學討論的任務。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通過各種渠道搜索關于“百色起義”的故事,每個小組準備5分鐘的發言,簡要介紹百色起義的背景、過程以及在討論中的感受,并將成果做成PPT,在上課時公開宣講。學生通過自己查找資料,能夠更深刻地了解百色起義的過程,并進行深入思考和討論,有助于培養高職學生的思維能力。
2.課上聚焦、深化和落實本章的核心內容。具體如下:
(1)學生分享研學討論成果,教師進行點評,導出授課主題。(40分鐘)
請小組成員通過PPT展示和分享“百色起義”的故事背景、過程以及感受。在分享的過程中,全班所有學生對其成果進行評分,分數計入實踐教學成績。學生分享結束之后,課堂由學生主導轉為教師主導。教師在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之后,提出問題:“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廣西為什么能夠在鄧小平、張云逸、韋拔群等的領導下取得百色起義的勝利?”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結合百色起義的背景以及過程,指出百色起義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旨在反對國民黨的白色恐怖,武裝奪取政權的一次成功的軍事暴動,也是中國共產黨在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的一次光輝實踐。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走群眾路線,最后奪取起義的勝利。而這些,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做到。這個問題也為課堂內容的進一步深入奠定基礎。
(2)學生觀看視頻《廣西戰役》,進入授課內容。(20分鐘)
《廣西戰役》講述了1949年11月—12月,國民黨桂系軍閥企圖以盤踞多年的廣西為據點,與解放軍決一死戰。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了廣西戰役的勝利,廣西實現解放。
通過這個故事,教師要進一步引導學生拓展思維,通過對比分析法增強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提問:“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有什么不同?”在學生進行思考回答后,教師進一步強調: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歷經磨難,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和實踐,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使中國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通過與國民黨的比較,學生可以得到深刻的認識,中國共產黨是代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政黨,而國民黨只是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政黨。
在這里,教師要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這一重要論斷,并強調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毫不動搖;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毫不動搖。通過這個總結,繼續引出本部分的重點內容。
(3)學生觀看視頻《中華大家庭——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偉大的變革——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從廣西鏡像感受時代變遷》的內容,深化主題。(40分鐘)
視頻《中華大家庭——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概述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發展和成就,表現了這一基本政治制度帶給民族地區翻天覆地的變化。視頻《偉大的變革——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從廣西鏡像感受時代變遷》以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和改革開放40周年為歷史背景,用一幕幕鮮活的廣西鏡像反映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改革開放帶給廣西的時代變遷和快速發展。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在創造性地解決民族問題的過程中所探索出來的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在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歷史經驗。教師提問:“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什么關系?”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后可知,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教師從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的理路來分析這一問題。首先,教師先講明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依據,強調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是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無產階級只有建立代表自己利益的先進政黨,才能夠完成自身解放和人類解放的偉大事業。在此,教師結合廣西第一個中國共產黨黨支部成立的故事進行講述,使學生能夠更加理解這一理論。其次,教師把這一理論的內容根植于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通過講述改革開放40年來廣西取得的偉大成就,學生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緊密相連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創立者和發展者,進一步總結本課重點內容:“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4)通過回應社會重要關切問題來收課。(20分鐘)
講述兩個故事:《向死而生—— 三位年輕共產黨人的故事》《用大愛守望春天—— 記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廣西檢察干部何文凱一家》。這兩個故事講述了共產黨人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國家、民族和人民做出奉獻,不怕犧牲。(下轉第118頁)(上接第87頁)但是,現在社會上卻存在著一些錯誤的思潮和觀點,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比如歷史虛無主義,他們“虛無”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虛無”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等,他們的目的是使青年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抵觸情緒和敵視心理。對于高職學生來說,他們的理論功底較弱,對一些社會觀點缺乏明確的分辨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回應社會關切的重要問題,使學生能夠運用理論來分析問題,增強課堂的現實針對性,堅定學生愛國愛黨的信念和“四個自信”。
3.布置課后作業,鞏固課堂內容。結合筆者所教的廣告專業的學生,讓他們以課堂上所講的廣西故事為素材進行漫畫創作,把優秀作品共享到超星學習通上,并且擇優選擇2~3個作品在課堂上展示。這種別開生面的課后作業,能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
廣西故事應該在廣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通過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打造教學流程、錘煉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完善教學評估等一系列教學構思,教師和學生雙向互動,教學相長,既能夠創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時代化的表達方式,也能夠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廣西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傳承和弘揚,從而為新時代講好廣西故事,建設好思政課這一關鍵核心課程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4.
[2]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EB/OL].(2018-09-10)[2019-12-11].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911/c1053-30286253.html.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廣西紅色文化在高校立德樹人中的機制和路徑”的研究成果(2019B116);2020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廣西故事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GXGZJG2020B031);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建設項目(KCSZ2020024)
【作者簡介】黃森曼(1982— ),女,廣西河池人,碩士,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責編 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