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云 韋銀幕 農建誠
【摘 要】本文分析影響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主客觀因素,提出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策略:強化基本備課方案,重視共同進步;重視個人能力的開發,以問題為導向提高教學能力;有效協調教學和科研,建立基本教學體系;制定完整的培訓計劃,完善崗前培訓體系;制定高效的考評管理制度,激發青年教師的精神追求和職業追求。
【關鍵詞】欠發達地區 高職院校 青年教師 教學能力 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43-0114-02
新時代,我國教育體制不斷完善,但是欠發達地區的經濟、教育、工程技術發展較慢,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教學體制不全面,導致部分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較差,出現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差、教學效率不高等情況。因此,必須加強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依據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的發展特征,落實產教融合的教學理念,促使青年教師提升綜合實踐能力。
一、影響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主客觀因素
(一)主觀影響因素
主觀影響因素主要源于青年教師的個人能力、專業能力及就業生活方面的壓力。第一,欠發達地區青年教師個人成長受限,個人能力較差,教育教學經驗不足,如評教方法、教學培訓不完善,導致其無法全身心投入教學中,影響教學效率。第二,青年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沒有融入教學創新、教學反思及教學反饋,專業能力不足,沒有形成一套專屬于個人的教學模式,導致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較為死板。若教學過程中出現問題,沒有進行深度的總結和反思,會導致教學效率不高,無法貫徹新時代的教育理念。第三,青年教師個人的生活壓力較大,大多數青年教師需要協調家庭、事業之間的關系,在此過程中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致使教學能力提升受影響。
(二)客觀影響因素
客觀影響因素包括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在個人成長、科學研究與教學任務方面的壓力因素。第一,青年教師在個人成長中面臨著許多的心理壓力和負擔,個人自主成長以及學習提升的機會偏少。第二,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需要憑借科研實踐等提升科研素質、教學能力,而這部分資源相對較少,導致青年教師在科學研究、教學任務分配等方面獲取的權重不均衡,影響了其教學能力提升。第三,部分高職院校對青年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過重或過輕,對青年教師造成許多的心理壓力。例如,教學任務過重,青年教師需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備課,幾乎沒有閑余時間進行培訓或學習;教學任務過輕,青年教師可能會缺乏展現自身教學特點的空間,不利于青年教師的個人成長。
二、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強化基本備課方案,重視共同進步
備課是開展高職理論課教學的主要措施,青年教師要根據現階段高職課程的主要規劃,設定可靠、有效的教學大綱,并圍繞教學大綱設定教學反饋措施。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一是強化基本備課方案。青年教師在備課中要研讀基本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向,并結合當地教育局對高職院校教學的要求展開探討,確定適宜于學生接受的教案內容。在此過程中,青年教師應明確教學知識點及各個知識點所需求的探究時間,以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教學制度,提升教案的規范性。二是自主組建教學小組,重視共同進步。青年教師在教學小組中可以研討授課時間、講評時間、學生討論時間等,分析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分享閱讀書籍學到的先進教學方法,開闊教學小組成員的眼界。
(二)重視個人能力的開發,以問題為導向提高教學能力
從宏觀角度來看,青年教師個人需要始終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積極開發教育教學綜合能力,注重問題分析及研究,及時反省自己,通過經驗總結以及歸納,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及教育教學能力。從微觀角度來看,青年教師應重視完善個人能力,制定個體學習措施,利用教學研讀、教學創新等,結合必要的科研實驗,提高教學綜合能力。在此過程中,校方應要求資深教師向青年教師傳授授課經驗,在“一對一”的輔導中,引導青年教師自主探究,形成特色的“帶教”培養方式。此外,在聽課與科研開展的過程中,青年教師應以問題為導向,根據自身在教學中的缺點及不足之處,利用“聽課—記錄”的方式進行評價管理及評價分析,了解各知識點應采用什么方式開展教育,從而提高教學能力。
(三)有效協調教學和科研,建立基本教學體系
1.有效協調教學和科研。青年教師在自主學習中應掌握基本教學方向及教學重點,合理分配好自身的教育時間和精力,注重教學與科研工作的齊頭并進。其中,教學改革及創新是主體,科研工作是重要的輔助。青年教師需要主動地投身于科研工作之中,關注重點教育課題的研究及分析,學會與同行保持密切聯系,注意教學方面的交流,與青年教師在“教學—研究”中進行學術交流。
2.建立基本教學體系。基本教學體系內容應包括教學大綱的設定、教學方向的確定、教學實施的開展及教學研討的內容等。在基本教學體系中,不同知識點所要求的教學時間及教學培訓力度是不同的,高職院校需要根據現階段青年教師的成長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培養模式,全面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一是青年教師需要分析影響教學開展的要點,分析個人現階段的教學成果和學習情況,了解如何做好教學工作,探討學生成長與教學之間的關系,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二是青年教師要樹立循序漸進的發展觀,掌握新時代高職青年教師必備的知識內容,提高理論教學水平,豐富教學形式。其中,需明確個人在課堂實踐中的缺陷,及時總結教育問題,進行必要的反饋學習,從而提高教學的深度。
(四)制定完整的培訓計劃,完善崗前培訓體系
大部分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為師范院校畢業生,他們在提升教學能力的過程中需要積累教學經驗,構建完整的教學網絡,以便為后期的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高職院校要制定完整的培訓計劃,針對青年教師的能力、專業素養及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培訓。一是明確各科培養方向。要明確各科教學必要的知識點內容,培養師范青年教師的職業認知觀。圍繞心理學、社會學的內容,重點培養青年教師的專業能力,結合高職教育的要點,落實“助教崗位”內容。二是開展崗前培訓。在崗前培訓中,青年教師需充分學習與所教學科相關的知識內容,并經過必要的評測與分析,待所有科目均達到“合格”要求后,才能上崗教學。學校人事部門要積極組織青年教師開展專業的法律培訓、基礎技能培訓及校園文化培訓,幫助青年教師更快融入高職院校當中。三是開展教師職業技能培訓。青年教師要學會制作PPT的方法、教案的匯總方法及如何開展課前教學準備,學會控制教學效果。學校可通過示范性教學,引導青年教師更快適應教學生活,消除授課方面的心理障礙。總之,利用崗前培訓,幫助青年教師在合理的情境中進行經驗交流,促使青年教師能夠學習到不同的帶課技巧。
(五)制定高效的考評管理制度,激發青年教師的精神追求和職業追求
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離不開個人的努力,另一方面離不開外界的推動。學校需要充分發揮監督及促進的作用,構建高效的考評管理制度,更好地調動青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保障其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滿足青年教師對精神追求和職業追求。首先,青年教師要主動抓住學習及晉升的機會,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一般來說,青年教師需要將本學期45%的時間用于課堂教學,45%的時間用于科研探索,10%的時間用于其他項目實踐。其次,高職院校可采用個性的分類評審制度,依據各個青年教師的考評成績進行評定探究,幫助青年教師更快速地實現晉升。其中,在學術交流及研討過程中,校方應注意科研及服務方面的關系及聯系,評價出各項科研對后期教學的影響,同時采用學術性的分析觀念進行思維探究,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技能。再次,由于欠發達地區的信息交互始終存在一定的滯后,校方應注意打造專屬的信息交互模式,如利用互聯網的形式搭建線上的分享平臺。其中,需要各位青年教師及時提出關于高職教育的教學思路,分享哪些要點是需要培養的、哪些技能是重點培養的,讓青年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教學情況進行反思與反饋。最后,在教學反思中,校方可搭建“討論組”,要求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到討論學習中,在組中分享心理學、教育學的方面的經驗,并提出關于某個知識點的看法及做法,同時與其他青年教師進行交互學習,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同時,創建有效的交流平臺,幫助青年教師及時反饋所學習的知識要點,消除高職青年教師過于“孤立”的狀態,提升整體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新時代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需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開展教學探究及科研工作,更科學地面對教學、科研方面的問題;應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利用合理、有效的教學資源提高個人的教學能力;與其他青年教師合理、有效地溝通與探討,在合理的分享與討論中解決教學難題,提高個人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龍紅.“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現狀與對策分析[J].時代教育,2018(7).
[2]張慧.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發展探索與實踐——以山東省某高職院校為例[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
[3]金琳.基于行動導向的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模式探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8(65).
[4]孫旭春,袁剛.西南多民族地區英語青年教師語音教學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云南省六個“國培”項目縣初中英語青年教師的調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8(11).
[5]謝印成,趙宜珍,沈瑞艷,等.高職財經類專業青年教師微課教學能力提升策略——基于全國職青年教師資培訓班學員的調研[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6).
[6]汪娜.論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視角下應用型院校青年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J].教育與職業,2019(8).
[7]黃建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調查及提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8(1).
【基金項目】2020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基于移動終端的課堂教學動態評價系統研究”(2020KY45011);2020年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院級立項課題“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GXXDYB202030)
【作者簡介】陳祥云(1969— ),男,壯族,廣西鳳山人,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
(責編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