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榮
摘 要:中職職業道德教育雖然已經開展多年,但是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偏重理論而實踐缺位等現象,這主要是沒有以學生為中心。文章從聯系實際開展職業道德教學、聯系熱點開展職業道德教學、結合實訓開展職業道德教學三方面,對新形勢下的“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中職學生;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6-0018-02
中職職業道德教育是日常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在引導中職學生形成專業技能的同時,要讓學生逐漸形成認真負責、踏實做事的職業道德,這是因為職業道德與學生的法律意識息息相關。而且在中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結合高教版“職業道德與法律”的知識對學生進行引導,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念,真正符合社會的發展要求,進而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聯系實際開展職業道德教學
在中職學校教學中,一些學生不注意自己的個人形象,即便是進入到校企合作的實習階段,依然我行我素,導致在日常工作中經常受到領導的批評。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職業文明意識的培養,將這種意識的培養作為課程教學重點來抓,幫助學生逐漸形成習禮儀、講文明的好風尚。
例如,在學生在崗實習階段,有一名同學雖然技術水平非常高,在學校也常常獲得競賽的獎項,但是到工作崗位卻不盡如人意,領導和同事與他也相對比較疏遠,他自己也陷入苦惱中。在與他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發現他因為還是保持著過去的學生形象,沒有注意自己的個人禮儀,各方面與企業的職業形象存在差距,這種不修邊幅的狀況影響了他和同事的關系。因此,教師運用高教版“職業道德與法律”第一單元“習禮儀,講文明”中的知識,讓該生嘗試轉變自己的個人形象。當該生的形象轉變之后,果然在企業內逐漸有了人緣,讓他在工作協調等方面得到了更多的幫助。
因此,在推動中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學過程中,光靠理論教學不一定能夠產生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是如果能結合學生實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并且對癥下藥地引導學生接觸這些知識,運用課本中所介紹的內容并結合到日常實踐中,教學效果會更加顯著。教師要與學生保持更加密切的聯系,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教學寓于生活、寓于工作,這樣學生才能養成更好的職業道德觀念。
二、聯系熱點開展職業道德教學
在高教版“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中職教師遇到的比較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學生不能理解某些行為的危害性。例如,在第四單元“自覺依法律己,避免違法犯罪”的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羅列一些犯罪行為或者法律所規定的罪名,實際上不能夠起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甚至一些學生會對這些犯罪行為沒有概念,還可能觸及法律底線。因此,教師在開展這一類知識的教學時,一定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聯系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比較頻繁接觸到的時事熱點,從熱點新聞出發,幫助學生形成知識觀念,這一點尤為重要。
例如,在第四單元第十課“避免誤入犯罪歧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PPT展示一些常見的一般違法行為,并結合當下的一些熱點如“校園貸”“裸貸”“砍頭息”等熱點詞,讓學生了解到這些同齡人遇到的金融貸款騙局。一方面,教師要讓學生分組討論,理解這些貸款行為之所以是犯罪,是因為沒有遵守國家規定的利息范圍,并出現暴力催收等行為。另一方面,教師要讓學生對金融犯罪有一定的理解,避免陷入超過個人償付能力的貸款行為中。這種教學設計最為重要的是與學生日常接觸的熱點息息相關,學生有話可談,不會出現課堂上死氣沉沉的局面。而且學生通過這些真實發生的案例,對違法犯罪會有更加清晰的了解,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因此,教師在“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切不能把課堂變成單向輸出的“一言堂”,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關注的熱點、熟悉的信息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幫助學生形成更加科學、理性的價值觀念。中職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這些交流不一定是課堂上傳統的一問一答的方式,而是利用課后時間,多和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目前對何種主題感興趣,并把這些興趣點與知識點結合在一起。這樣,中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能夠有的放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真正發揮出“職業道德與法律”的教學價值。
三、結合實訓開展職業道德教學
職業道德如果僅僅是理論教學,就不可能真正讓中職學生入腦入心,并且運用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因此,教師應該把握好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的教學技巧,結合實訓進行職業道德教學,幫助學生多角度理解職業道德的重要性。教師在進行職業道德教學設計時,要緊扣“職業道德與法律”知識要點,并且創設更有趣的教學方式,調動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讓職業道德能夠滲透到中職學生群體中,讓他們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例如,在第二單元“知榮辱,有道德”的第三課“道德是人生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條件”的教學中,中職教師可以開展模擬實訓活動,讓學生分組舉辦模擬商業展會,根據展會的要求設置會務組、財務組、場地組、外聯組、招商組等,并讓學生按照各自小組分工,做出具體的方案、分工等。在這個過程中,不同小組由于不同的學習態度會出現設置上的差別,雖然有些小組在比較負責任的組長牽頭下會更加精細化地配置這些相關的內容與細節,但是也會存在一些小組馬虎應付、疲于應對等現象。這些其實都和職業道德有密切的聯系,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后互相點評等方式,讓學生理解為何小組在方案設計和執行等方面會存在差異,這實際上和付出的努力與工作態度有密切的聯系,看似平凡的工作態度,其實點點滴滴都是職業道德的細化呈現。因此,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啟發學生思考,讓他們在具體的模擬實踐中能夠更加清晰地體會職業道德的重要價值。特別是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學生不應將責任推諉給他人,要齊心協力地完成工作,這樣才能讓展會順利舉辦。
從上述的模擬實訓布置教學與互相評點思考等方式中可以看出,教師在開展“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時,并不是一味地將這些理論知識灌輸到學生群體中,而是讓學生進行思考。而學生只有經過思考、對比之后,才能真正把職業道德運用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因此,理解和體會是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的要點,學生只有充分理解和體會,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教師的重點是啟發學生,而不是告訴學生何為職業道德。因此,教師在開展中職職業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從學生的興趣點、需求點出發,并以學生的理解、體會為歸宿,才能把職業道德教學的效果充分發揮出來,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具備高技能、高素養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黎勇華.當前中職生職業道德教育問題與對策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6(02).
[2]王亞麗.《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慕課教學與課堂教學對比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7.
[3]蔣麗嫚.淺談《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的有效教學準備[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1(02).
[4]李響.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改革初探[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2).
[5]游琰.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運用案例教學的思考[J].法制博覽,2017(19).
[6]董瑞玲.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改革的新思考[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2).
[7]金張泳.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運用案例教學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6(27).
[8]郭兵.試論如何提高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質量[J].現代職業教育,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