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永強
【摘要】由于教育的飛速發展,學前教育問題自然也引起人們的重視,學前教育作為教育的起跑線,其作用不容小覷。主要研究了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如信息化區域不平衡,幼師質量的參差不齊。還有一些解決方案,如保證區域平衡,完善設備,建設好師資隊伍等。
【關鍵詞】學前教育?信息化?問題?措施
一、我國在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中面臨的問題
教育的信息化建設是我們要實施的一項長久工程,促進教育的信息化是教育中的主要任務之一,在教育中推進信息化建設有助于提高學生們的課堂積極性,也能夠豐富教師們的授課形式,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的生動性和多樣性,提升課堂的效率。
1.信息化具有嚴重的區域不平衡性
要促進我國的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設,就要以全國的眼光來看。但是,由于各地區發展的進度不同,以及嚴重的貧富差距。這種不平衡現象普遍存在。它具體體現在不同地區的不平衡以及同一區域的公辦、私辦不平衡。就我國目前的國情來看,我國的經濟呈現階梯式發展,東部地區經濟較為完善,所以學前教育配備有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教育條件比較先進,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設較為完善。而中西部地區因為經濟發展本身也比較緩慢,對學前教育的資金投入就沒有那么充足,加之學前教育不屬于九年義務教育,政府本身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阻礙了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不利于全國的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目標實現。此外,同一地區對學前教育也有公辦私辦之分,根據其學費的差異就可以推知其教學條件的差異,學費低的學校也沒有足夠的經費去給幼兒園的同學置辦價格昂貴的多媒體信息設備。這一問題導致了信息化的不平衡性。
2.幼師隊伍的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
要說起在學前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當屬幼師了。他們大多擔負著孩子們啟蒙老師的角色,對孩子們有重要意義。然而,一直以來,幼師都是一個不需要太多技術的工作,只需要會教孩子們知識,看好孩子們就行了,但是,要完成我國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設,幼師就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才能在融入了信息化教學的課堂中游刃有余,使孩子們更加適應信息化課堂,從而在信息化課堂中飛快成長。現在存在的問題就是幼師的水平參差不齊,在村里的幼師可能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就算政府投資引進設備,教師們也無法正常使用,達不成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目標。
二、改進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的措施
1.注重信息化建設的區域平衡
要想改進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平衡區域建設無疑至關重要。第一,保證教育系統的內部平衡。學前教育雖然不算在九年義務教育之內,但在一個孩子的成長發展中仍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學前教育所具有的教育信息化資源,應同中小學教育資源一樣,改變對學前教育以往的偏見,將部分資源向學前教育傾斜,這樣,可以避免在同一地區,不同教育階段所接受的信息化教育程度存在較大差異,導致教育資源失衡。第二,區域平衡還包括城鎮和農村的教育平衡。應該加大對農村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為農村的兒童提供充足的資源,得到和城市兒童同等的教育機會,進而消除城鄉教育差距,讓教育公平公正。第三,保障中西部地區教育平衡。加強對西部地區的教育扶持,包括一些基礎性的設施,讓貧困地區的兒童接受學前教育,并且可以從信息化建設的教育中獲得學習的機會,只有中西部發展平衡,才是真正的信息化建設的區域平衡。
2.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配備齊全
學前教育配備的設施不同于中小學教育,在配備設施時應考慮到幼兒的心理特征,選取的設備應對幼兒的身心危害最小、電子輻射最低,同時,還要控制幼兒的上網時間,可以班級內部安裝班級網絡,幼兒上學時在老師的監督下進行適當的上網學習,平時下課或課外活動時間,則不開放班級網絡,這樣可以避免幼兒從小養成上網的不良嗜好。當然,基礎設施還包括院內的建設,幼兒園可以購進電子白板等電子設施,即滿足了當下教學的需要,又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多媒體資源,有利于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設。
3.加強幼師隊伍建設
幼師在學前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要想推進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設,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觀念,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平時多引導幼兒通過網絡獲取知識,讓信息化逐步滲透到教學中;其次,社會應轉變對幼師的觀念,幼師也是教育學生的老師,理應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護,只有社會形成這種良好氛圍,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設才能進一步推進。
三、總結
學前教育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十分重要,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信息化教育普及度不高、幼師整體水平不夠等都是當前存在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相關部門應采取相應的措施,落實好信息化建設的各個方面才是長久之計。
參考文獻:
[1]周玉琴.基于云平臺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資源庫建設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17,(16):34.
[2]劉桂英.簡述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現狀[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