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
摘 要: 在現代教育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學校會以籃球作為主要的體育教學項目。對于高中生來說,開展籃球訓練教學能夠有效緩解學習壓力,提高體育學習能力及綜合素質。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教學方法的使用,提高學生的籃球基本能力。文章基于高中籃球教學現狀,對高中籃球教學的有效方法進行論述。
關鍵詞:籃球教學;體育;訓練方法;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6;G8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6-0122-02
在我國教育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體育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在學業緊張的高中時期,需要通過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放松學生的身心。教師在開展籃球教學的過程中不斷轉變教學方式,對增強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及身體素質等都有很大的作用。為此,本文針對高中籃球教學現狀論述高中籃球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高中籃球教學現狀
1.目的性不強
明確的教學目標對于各個階段各個學科的教學都有重要的作用,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快達成相關目標。高中籃球教學包括較多內容,學生不僅需要以基礎的籃球學習能力作為主要的學習目標,還需要通過籃球訓練提高自身的體能。因此,教師在籃球教學過程中,需要明確教學方向,要擺脫教學的盲目性,保證學生經過訓練可以提高綜合能力。大部分高中體育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會講解籃球運動的技術特點,并進行示范。但是在完成示范之后大部分時間都是留給學生自由活動,使得學生難以學習到具體的技能。教師讓學生對一個動作要領反復練習,沒有對學生的訓練過程進行指導,導致學生的進步緩慢,影響籃球訓練綜合效果。
2.指導不規范
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籃球技巧時,對學生的動作指導不規范,影響了學生掌握技能的效率。在引導學生投籃時,教師只是簡單地講解動作,在學生練習時沒有讓其進入到隊伍中進行訓練,導致訓練教學缺乏實效性。不規范的指導使得學生難以意識到自己在訓練中的不足,使學生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片面的認識進行練習,沒有對自身的動作進行規范。部分學生在長期訓練之后,掌握的技巧動作還是不符合規范,在學習過程中整體學習熱情不高,部分學生在接受指導之后難以對籃球訓練產生積極性。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沒有對籃球訓練的特點及籃球項目的優勢進行分析,對于技術的傳授缺乏技巧性,難以達到教學目標。
3.團隊意識弱
籃球項目通常需要由多人共同開展,雖然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大多是單獨訓練相關的,但是在之后的實戰中,還是需要多人共同完成比賽。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籃球技巧時,沒有對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進行培養,導致學生在實戰的過程中達不到要求。投球、運球等都是需要配合隊友開展的技巧,但是部分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經常會只想表現自己,經常獨占籃球,不會傳給隊友,忽視了團隊力量的呈現,難以融入到團隊中。這種團隊意識較弱的學生難以在訓練的過程中有好的表現。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要求不明確,甚至在示范之后讓學生進行簡單的模仿練習,使得學生難以掌握要點,導致教學效率較低。
4.安全意識弱
籃球運動是一項需要消耗較多體力的項目,在訓練的過程中經常會產生磕碰,特別是在組織比賽時,經常會發生激烈的身體觸碰,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對高中生來說是一項危險性較高的運動。高中生在開展籃球訓練的過程中,需要提高自身的體質,但是部分學生自身的體質較弱,并且在籃球訓練的過程中沒有養成安全習慣,很容易產生運動損傷。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訓練時,沒有讓學生對籃球訓練的危險性進行了解,不重視這個方面的組織教學。甚至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忽視了賽前熱身。學生在沒有進行熱身的情況下,容易產生突發事故。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一旦產生嚴重的身體損傷,就需要及時治療,會對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產生較大的影響。
二、高中籃球教學的有效方法
1.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籃球訓練時,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對于學生來說,其不僅需要了解籃球項目的基礎技能的表現方式,還需要在訓練的過程中放松身心,緩解學習壓力。教師要帶著目標組織學生進行訓練,讓學生學習傳球、接球、運球及投球等技巧。在學生具備基礎的學習技能之后,教師可再組織學生進行團隊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扎實學生的基本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練習繞開障礙物,讓學生想象在比賽場上進行比賽時所要用到的傳球及運球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教師還應指導學生練習原地接球,讓學生掌握緩沖接球的方式,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找到最佳的受力點,增強學生的籃球技能。
2.提高實戰能力
籃球教學不僅需要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還需要增強學生的實戰能力。在籃球訓練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團隊比賽能力進行指導,使學生可以參與實戰,提高教學效果。在開展籃球比賽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實際的身體接觸,甚至還需要面對激烈的競爭。因此,高中體育教師需要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通過訓練改善學生在對抗賽中的表現。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自己班級內部組隊,形成比賽隊伍,然后兩兩比賽。學生在循環比賽的過程中,可以明確實戰中的技巧要求,通過身體對抗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這對于學生的體育學習及訓練來說,都有較好的作用。
3.尊重個體差異
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表現出一定的個體差異,主要是由于學生自身的基礎能力不同,興趣愛好也大相徑庭。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籃球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尊重其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逐漸提高籃球訓練效果。對于籃球基本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籃球項目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合理規劃體育課程,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對于籃球基礎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需要著重開展技能訓練,并組織學生進行對抗比賽,讓其在反復的比賽中提高自身的實戰能力。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中會具備不同的學習目標,教師不能急于求成,而是需要有條不紊地組織學生進行訓練,防止學生在過快的教學節奏中打亂學習體系。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團體活動,增加訓練內容,讓學生之間形成較好的默契,在實際比賽的過程中凸顯自身的優勢,做好團隊配合,提高綜合能力。
4.加強教學趣味性
教學趣味性的體現主要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積極。部分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壓力,教師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引導,營造趣味的教學環境與氛圍,使其感受到籃球帶來的歡樂。忙碌的學習使得學生鮮有時間進行放松,籃球訓練中的趣味性能夠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得到放松,形成愉悅的心理。教師在籃球教學中可以引入花式籃球概念,提高學生的興奮度,讓學生對籃球的多樣性表現形式進行學習。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趣味性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趣味性教學需要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教師要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析,還要明確每個學生的基礎能力,使其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喜歡上籃球運動,在訓練過程中產生更高的熱情。
三、結語
總之,高中籃球訓練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籃球基礎技能及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循序漸進地開展籃球訓練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綜合能力。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開展趣味性團體活動,在長期的訓練中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使學生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
參考文獻:
[1]黃章繼.高中籃球訓練教學的有效方法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02).
[2]李培偉.探究高中籃球訓練特點及教學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01).
[3]余長平.高中籃球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實施分析[J].運動,2018(03).
[4]林思超.運用互動教學提高高中籃球教學實效[J].黑河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