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偉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基礎建設都在不斷完善,國家的經濟水平也在提升,而在這個強大的背景下,做好稅收工作是保證財政穩定的一個重要環節。本文通過探討做好鄉鎮稅收的積極意義、在鄉鎮稅收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創新鄉鎮稅收工作,旨在提高鄉鎮財政稅收管理水平。
【關鍵詞】鄉鎮? 財政稅收? 管理創新
引言:鄉鎮的發展與進步一直以來都是國家重視的問題,黨的十九大曾指出要不斷的完善城鄉一體化發展,財政稅收作為支持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推動著經濟的發展,而對于鄉鎮而言,財政稅收工作也面臨著很多問題與挑戰,只有真正認識到問題,進行分析并與改善,才能不斷地提高鄉鎮財務稅收管理水平。
一、鄉鎮稅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鄉鎮居民納稅意識不強
客觀來說,大部分鄉鎮企業起步比較晚、基礎比較薄弱,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納稅意識淡薄;另外,鄉鎮居民組成比較復雜,整體居民思想相對落后,人員素質程度不高,不理解納稅義務。
(二)鄉鎮稅收管理效率低
傳統的鄉鎮稅收模式比較粗放,但傳統模式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所以經過一系列的改革,稅收模式變得科學,對于鄉鎮稅收管理者而言,如果對科學的稅收模式沒有進行深入理解,就很難落實到實際生活中達到理想效果,或者某些鄉鎮稅收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術水平有限導致操作的不規范也影響著管理效率。
(三)鄉鎮稅收管理缺少監督體系
一部分鄉鎮未建立稅收管理監督制度,導致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增加了自主性、隨意性,例如:為緩解暫時困難挪用其他資金進行填補;篡改財政稅收收入、支出明細;稅收管理者進行貪污受賄等等,這些違法風險因為沒有具體的監督體制而不斷的增多。
二、鄉鎮稅收管理工作如何進行創新
(一)強化財政稅收制度輔導
一是,完善規章制度:鄉鎮的財政稅收是有一定預算的,要明確各部分的稅收指標并嚴格執行;稅收管理者要明確責任,實際分配,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鄉鎮要獎罰制度分明,規避經營者與管理者違法風險;管理者針對面臨的問題制定與之相對應的服務政策;加強宣傳,展開走訪,普及稅收政策,讓納稅人了解納稅的重大意義;另外,鄉鎮稅收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保障體系并且流程標準、政策優化。
二是,進行科學管理、專項管理:以級別評定方式進行能者管理,通過考試、考核方式確定等級,以級定崗,以崗定責,使干部們能夠充分發揮其特長才能;按級落實任務、責任,明確獎勵與嚴懲制度,進行任務動態管理;建立稅收專項管理,主要包括:不同行業類型、不同地域區域、普通與特殊、匯總與合并等,通過科學、專項管理,提高鄉鎮稅收工作效率。
三是,強化隊伍,提升素質:加強培訓,針對基層管理人員老齡化、素質低等問題深入開展學習教育,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可選用多媒體、網絡、講座、考試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提高稅收管理工作者的專業知識、道德素養,增強執法為國、執法為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激發鄉鎮干部的創新熱情,打造出一支知識全面、素質提升的隊伍,更有利于改善鄉鎮稅收管理工作的現狀。
四是,加強監督,確保制度有效執行:鄉鎮相關機構可以建立服務小組,監督稅收管理者工作以及方便納稅人受到傷害時進行投訴;相關機構充分發揮出對執法的監督作用,強化稅收工作人員責任意識,對群眾比較關心的虛假涉稅案件進行公開、曝光,以穩定民心;也可對執法過程中的執行偏差給予糾正;通過全方面、多層次監督體系的建立增強了稅收工作的效率。
(二)立足鄉鎮建設
一是,加強農業,穩定基礎,加快工業,壯大財源:鄉鎮的農業工業發展進行比較緩慢,大多數農民思想比較傳統,鄉鎮稅收部門可根據規定實行稅收優惠、減免政策以及知識普及等方式,實現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從全部勞動力到借助畜力、機械力的轉變,達到農業和工業同步發展的狀態,為鄉鎮的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二是,發展民營,挖掘潛力:鄉鎮應支持全民創業,放寬創業條件、降低創業門檻,扶持創業發展,落實創業貸款擔保政策,在政府的相關政策下積極引導下崗員工、中低高學歷畢業生、轉業軍人等挖掘自身優勢,去建立產品加工制造、機械制造與修理等中小型民營企業或者成為個體工商戶,這樣不但可以解決待業在家的經濟負擔,更可以通過發展民營推進鄉鎮經濟發展。
(三)重視鄉鎮的差異管理
一是,各省各地的經濟能力存在著差距:各省市的鄉鎮由于各種原因其經濟能力不統一,鄉鎮應根據不同的經濟能力與發展狀況,制定不同的稅收管理方案,以及實施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等。
二是,各省地方稅收制度與政策不盡相同:各省市之間都存在著人口的差異、地域的差異等等,正是因為這些差異,每個省份都應有著一套符合其實際情況的制度與政策,差異管理作為鄉鎮財政稅收工作的創新能提高工作效率。
三、做好鄉鎮財政稅收管理工作及創新的意義
(一)對城鄉統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鄉鎮街道的發展對農村以及城市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鄉鎮街道是連系鄉村與城鎮的紐帶,但也正因如此鄉鎮街道亦具有特殊性,很多稅收管理制度很難完美落實使得經濟停滯不前,所以做好稅收管理工作、不斷進行創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鄉統籌發展。
(二)有利于優化產業的結構和合理配置資源
稅收政策帶給經濟生活、市場主體一種信號,表明了國家在經濟發展上鼓勵、限制某些產業、產品的流動,實現產業的結構更優化;而市場主體也會不斷調整投入要素以適應需求,實現了資源的合理配置;另外,在正常的納稅體制中能促進納稅人的財務管理水平,使納稅人能夠實現財務利益最大化。
四、結論
鄉鎮財務稅收是保證鄉鎮經濟穩定發展的前提,雖然我國的鄉鎮財務稅收工作目前面臨著很多困難,但只要能夠不斷規范制度、加強管理水平,在各方面積極的創新、轉變就會使鄉鎮稅收工作得到改善,從而促進鄉鎮財政稅收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趙云華.鄉鎮財政稅收管理工作及創新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9,(16):232-233.
[2]李紅.淺談鄉鎮(街道)財政稅收管理工作及創新[J].財會學習,2018,(3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