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桂芳
【摘要】閱讀能力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的讀寫及口語交際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新課標對小學生在閱讀教學上的主要要求是培養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體驗閱讀的快樂,擺脫傳統閱讀以滿足考試需求為目標的束縛。因此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為孩子創建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完成閱讀訓練。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家校共育?策略研究
閱讀是小學語文的重點教學內容,通過有效閱讀,小學生可以認識更多的漢字,學會更多的表達手法,了解更多領域的知識。我國自古就重視熟讀古籍,眾多文人墨客無不博覽群書,時至今日,新課標對小學閱讀的要求更高,更重視小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所以閱讀教學就更加重要。好的閱讀材料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內容,陶冶他們的情操,長期閱讀能夠讓學生更加懂得體驗作品的內容,學會鑒賞文學作品。但是閱讀習慣和能力的培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家長自身不喜歡看書,缺乏閱讀能力培養意識,那么小學生就會有樣學樣,在家里很難完成閱讀任務,即便教師在學校進行再多的閱讀訓練和閱讀方法的總結歸納,閱讀效果也不會十分明顯。目前為減輕學生負擔,在校學習的時間越來越有限,因此教師不可能親自督促每名學生進行閱讀練習,這就需要家長進行配合,為學生在家里創建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小學生愉快的閱讀,快樂的成長。
一、提升小學生家庭閱讀效率的策略
家庭環境是小學生接觸的第一個課堂,因此家庭教育對小學生的影響不可忽視,家長對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作用不可小覷,因此每個學生家長都必須正視并且重視小學閱讀教育,和學校共同為孩子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一,為小學生的閱讀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首先,家長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培養閱讀興趣的電子產品,這樣學生只要按下開關就能隨時隨地傾聽一些故事,這是讓學生感覺比較輕松愉悅的方法。其次,家長可以給孩子購買一些書籍,讓家庭的每個角落都布滿圖書,這樣的環境能夠讓學生習慣與圖書相伴的生活。再次,家長可以經常陪孩子到書店或者圖書館去讀書或者買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籍,發現更多自己沒有涉獵的閱讀內容,又能感覺到家長的關愛,讓學生明白家長的關心和對閱讀學習的重視。
第二,以身作則,和學生一同閱讀。言傳不如身教,所以家長也應該加入到閱讀的行列當中,讓自己在閑暇的時間放下手機和電腦,讀一讀紙質的書籍,沉淀一下自己的心情,也可以給學生起到榜樣的作用。家長可以試試和孩子讀一樣的書籍,這樣大家可以交流閱讀心得,讓孩子用不同的視角解讀書籍的內容,有助于對自己所閱讀的書籍有更深刻的理解?;蛘呒议L也可以仔細聽聽孩子的看法,這樣既能了解他們的思想動向,又能理解孩子的世界,通過閱讀縮短學生和家長的距離。
第三,發揮家長的監督職能,經常檢查學生的閱讀筆記。家長經常檢查小學生的閱讀筆記有很多好處,首先就是能夠督促學生進行閱讀,不能有所懈怠。其次是體現出家長對學生的關心和對小學生閱讀學習的重視,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感覺到家長的關愛。最后家長可以借此機會發現孩子對閱讀內容理解上的偏差,及時改正錯誤的閱讀方式,讓孩子的閱讀效率更高。
最后,家長要經常和學校保持聯系,和教師討論學生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比如家長可以加老師的微信,有事情及時和教師溝通,也可以多關注學生的班級群消息,看看其他家長和教師的建議,也可以將自己的閱讀感悟和大家一同探討。同時家長如果發現好的名言金句或者優秀書籍也可以分享給其他人。只有相互溝通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閱讀。
二、提升小學生學校閱讀效率的策略
學校是完成小學閱讀教育的主戰場,尤其是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教師更要不斷創新閱讀教學方法,讓學生的閱讀效率得到提高。
第一,以語文教材內容為基礎,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取的內容不但思想健康,而且在遣詞造句、文學價值上都是同類文章中的經典,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在語文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培養閱讀興趣。比如,在講解頤和園一文的時候,教師的情緒就可以有一些波動起伏,有對文章本身語言造詣的準確賞析,也有對我國古代建筑的驕傲與嘆息,在閱讀這類文章的時候,情感要更加豐富,因為在這些古代建筑的身上我們都有太多的感慨和想象。通過教師的講解,能夠讓學生對同類文章產生興趣,自覺地找到相關內容來學習,這就達到了教學目的,更奠定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
第二,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閱讀成績的機會,提高學生閱讀熱情。小學生的表現欲強烈,很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可,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地為他們創造這種機會。比如,教師可以組織一次閱讀比賽,讓每名學生都準備一篇自己最喜歡的課外閱讀材料,然后在班級里朗讀出來,并且和大家一起分享閱讀心得。這樣就可以促使學生閱讀大量的內容,還能練習自己的朗讀能力,最主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學習,了解更多更好的閱讀內容,幫助自己更快地提升能力。
第三,多種教學手法相結合,幫助學生鞏固閱讀成果。提高閱讀能力的手法有很多,比如教師可以在板報上提出一個口號——今天你閱讀了嗎?或者要求學生記錄下閱讀心得,老師會經常檢查和指導。另外還可以組織一些文學鑒賞、讀書心得比賽等活動。這些形式對學生是一種無形的督促,讓學生能夠堅持,不敢有所懈怠。教師也可以要求家長參加學生的閱讀比賽,或者由家長來介紹一下學生最近的閱讀情況,讓家長配合學校的閱讀教學工作,在教師無法監控的區域內繼續督促學生學習。總之,多種教學手法的結合能夠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
第四,拓展閱讀內容,讓學生的閱讀素養更上一個臺階。閱讀可以分為課堂閱讀和課外閱讀兩個部分,課堂閱讀的內容較為有限,因此更多的閱讀內容在課外閱讀材料當中。中國人講究的是好讀書,讀好書,因此對于學生閱讀書籍內容的選擇十分重要。尤其是針對小學生,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很容易受到書中內容的影響,因此教師和家長都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學生選擇有益的書籍,遠離不健康的閱讀內容。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列出一個應該閱讀的好書名單,這份名單需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做出調整,既能滿足這些學生的閱讀興趣要求,又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讓他們真正明白書籍的價值和重要性,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在根本上得到提高。
總之,學校就是要通過各種教學策略,為學生制定一個大概的閱讀模式,同時教師要注重與家長的溝通,比如定期舉辦家長會,和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共同探討提升閱讀效率的方法。教師也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到學生家里進行家訪,及時了解學生在家里的閱讀情況以及家長對家校共育的態度及實施情況,這樣效果才會明顯。
綜上所述,家長和老師最大的愿望就是學生能夠茁壯成長,成為有知識有素養的一代新人。因此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彼此也要互為助力,以學校教育為主,家長配合學校的節奏,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教師也要不斷創新閱讀教學方法,讓學生喜歡并且主動投入到閱讀中,真正實現快樂閱讀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郝建榮.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06).
[2]袁瑛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研究[J].科學大眾,2018,(08).
[3]王愛英.家校合作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新浪博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