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黎
【摘要】古言道:“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學前教育不僅關乎著兒童能否健康成長,甚至影響著兒童的終身發展。學前教育質量的高低優劣,直接影響著兒童各個方面的發展的好壞。例如,行為習慣、溝通能力、團結合作能力等方面。從學前教育的角度,對3到6歲兒童的社會性發展的影響進行簡單分析。
【關鍵詞】學前教育?兒童社會性發展?影響
近年來,隨著孩子知識面的拓展,人們對兒童社會性發展越來越重視,對于兒童的教育不再局限于兒童的智力開發,逐漸認識到學前教育對于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性。兒童社會性發展是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兒童完整的人格建立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影響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兒童自身、家庭、幼兒園等。學前教育對兒童來說是接觸社會的起始階段,在與周圍環境與人的接觸中,奠定兒童對待人與事物的行為、感情基礎。
一、什么是社會性發展
什么是社會性發展?社會性發展(social?development)是20世紀80年代用來表示兒童在社會方面的發展,是一個專門針對兒童的術語。主要表現為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與其他人的相處關系中產生的情感態度、行為的變化。從心理學來說,社會性發展指的是兒童社會性發展中心理的變化,從社會學而言,社會性發展可以看作為社會化程度,包括學習獲得的立足社會必要的道德、三觀、行為習慣等技能。社會性發展的內容有很多方面,主要包含親子關系、性別認知、社會行為、同伴關系、攻擊性行為、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發展。
二、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學前教育是針對低齡幼兒(0~6歲)的一種特殊教育,它是兒童最早開始接觸社會,參與人際交往,各方面能力開始培養的重要階段,對于兒童的整體發展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如果在學前教育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對于兒童未來的性格、交際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形成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因學前教育的受眾群體較為特殊,這些兒童的心智發展剛剛起步,所以需要家長及教師對其成長過程中發揮出正確的指導作用。一方面,作為兒童的啟蒙教育,能夠教給兒童一些基本的簡單的文學知識和生活常識,3~6歲兒童雖然在各方面都還沒有形成成熟的體系,但他們也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已經開始表現出來了,有了一些簡單的思考能力,而大部分家長都在忙于工作,不能做到時時刻刻都待在孩子身邊,為了讓孩子在更好的環境下接受更好的學前奇偶礙于,幼兒園便是忙于工作的家長的最好的選擇;另一方面,幼兒園中的同齡人很多,他們長期待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兒童的交際能力與溝通能力,離開了家長的庇護,能夠一定程度上鍛煉兒童的獨立性,幼兒園的活動有很多,對于兒童的合作意識、團結意識、給予和分享意識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有效培養。所以,學前教育能幫助兒童在輕松的氛圍中得到智力與個性方面的發展。
三、學前教育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1.教學活動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幼兒園的所有教學活動和課外活動都是有計劃有安排的,這些活動都有其開展的目的,這些教學活動可以根據設定的情節對幼兒的行為產生影響,有利于教師對兒童情況的把控,同時對兒童社會性發展產生影響。例如,制作水果拼盤活動,在制作過程中,可以培養兒童的創造能力、思維能力,與同學一起互幫互助還能培養合作意思和分享意思。
2.幼兒園教育環境的影響
從物質環境來說,幼兒園的裝潢具有溫馨、活潑、生動的特點,且有適合兒童游玩的游樂設施,能夠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從精神環境來說,幼兒園普遍輕松、活躍的氛圍能讓兒童放下戒備心,能夠快速融入到學習中來,為兒童社會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3.幼師對兒童社會化發展的影響
作為受過專業教育的幼兒教師,能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及良好的引導促進兒童社會化的發展,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教師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能夠在日常活動中通過自身良好的行為示范影響兒童的社會行為,對兒童社會性發展起到非常好的監督引導作用。
4.同伴對兒童社會化發展的影響
同伴關系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而在幼兒園中,全都是年齡相仿的低齡兒童,有利于同伴關系的構成。同時,幼兒園穩定的同伴關系滿足了兒童的社交能力培養需求,能夠幫助兒童建立自我概念,能夠促進兒童獨立人格的形成。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兒童的社會性發展對于兒童各方面的發展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是兒童全面發展的重要部分。影響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因素也有很多,學前教育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作為與3~6歲兒童接觸時間最長的幼兒園,對于促進兒童社會性發展責無旁貸。而幼兒教師是最重要的引導者,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所以,在日常活動中,教師必須時刻注重對社會性發展有利的活動的開展,促進兒童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艷.淺談家庭教養方式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影響[J].好家長,2017,(06)?:88.
[2]張水秀.幼兒園托班教養對3~6歲幼兒社會性發展影響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