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祖臣 楊美嬡
摘要:網絡資源的豐富性以及網絡信息的易獲取性等特征,使得網絡信息資源逐漸成為新寵。網絡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使得網絡對學習的各個方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由此網絡在音樂教學中得以大展身手。信息時代的到來在悄無聲息地改變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并促使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發生巨大變革。
關鍵詞:網絡平臺? ?音樂教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4-0085-02
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今天,新形勢下的音樂教學活動花樣百出,“網絡教學”這一新興模式應運而生。其打破了傳統單一的“面授”式的教學,學習者也不再僅僅局限于學校的學生,而教授的范圍也更加的廣泛,這也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提供了充分條件。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固定授課地點和時間的局限性,使學習更加的便利,更有利于合理安排時間。
在信息傳播高速發達的今天,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互聯網平臺這一媒介的出現,使得“課堂”變得靈活起來。縱觀當下,優秀的音樂需要被人們所熟知,同樣人們也很渴望得到更加優秀的音樂來熏陶提升自己,所以有資源、有市場,再借助網絡平臺這一很好的推手,使得我們的教學活動更加豐富,教育更加進步。
一、關鍵概念界定
(一)網絡課程
網絡課程是利用網絡這一媒介,將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在特定的學習軟件中進行教學活動的一種新的課程表現形式,它包括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境。
(二)網絡教學
網絡教學是將原本在課堂上所進行的教學活動搬到了線上,告別了傳統的面授,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利用了網絡的資源共享、信息傳輸等特性,實現了教師、學生、媒體的多向性的互動和資源的共享,體現出了新時代下教學模式的個性化和協作化。使得傳統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一系列與教學相關的活動,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網絡教學有兩種方式。其一為教師直帶領學生通過多媒體的形式直接進行網絡課程的學習,其二為教師自己從相關的網絡課程中獲取教學所需要的資源,進而在課堂上再將此內容傳授給學生的一種教學過程。
二、網絡平臺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課本知識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網絡平臺一經出現,學生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如饑似渴的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許多新鮮的、未曾見過的新的音樂教學形式,教學方法,音樂教學內容等撲面而來,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想盡辦法去滿足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對學生的個體學習興趣進行兼顧,但卻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材施教。通過網絡的教學可以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不僅改變了時間空間的限制,還能夠利用新媒體等各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好的展現教學資料中的各種內容,拓展知識,開闊眼界。
例如在吉他教學中,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法以及所用教材,例如爬格子的學習方法,但有些初學者卻不適合這種學習方式并認為很枯燥,一度想要放棄,但隨著網絡吉他教學視頻的出現,新穎的教學方式走進同學們的視野,其從彈唱簡單的歌曲開始,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吉他的教學,將彈琴與唱歌相互結合,使學生在彈唱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和弦指法,并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自主彈唱一首歌曲,使學生很有成就感,由此極大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網絡課程非常適用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參與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去思考,激發學生對新知識、新問題的探索和解決,是一種非常好的創造性的學習模式。通過網絡教學,學生能夠進行參與式的學習,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創造性的學習,去探求新知識,發現新問題,以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成為學習上真正的把控者。
例如在和聲解決的學習過程中,授課老師為了保證課堂的質量,一般會按照書本上設計好的內容進行教學活動,一板一眼,學生如果基礎不扎實就會產生“朦朧”的感覺,其實用性并非很強。隨著網絡教學的出現一些知名的大學教授開始出現在網絡課程中,通過他們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一套非常成熟的做題方法,并且過程簡化,通過這個方法,同學們積極去挑戰之前不敢觸碰的“雷區”,得到很理想的效果。由此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明確自身的欠缺,對自己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從自身需要出發,全面提升自己。
(三)緩解師資不均衡的現狀
傳統教學中,部分學校由于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在教學模式、教學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性。由于交通不便,環境艱苦,經濟基礎差等因素,西部偏遠地區一直是我國教育資源、水平相對薄弱的地方。由于無法給教師提供相對良好的教學環境、工資待遇、科研經費等,使得很多教師拒絕到西部發展自己的事業,為此國家做出了一系列像西部計劃這樣的政治傾斜,使得嚴峻的教師問題得到緩解,但僅僅是政策的傾斜是不夠的,并且國家還要大量的財政補貼,西部教學整體水平還是較為落后。隨著網絡教育平臺的出現,這一師資不平衡問題被進一步改善,一些有質量的音樂學習課程被搬上了講臺,來自東部發達地區的教學方法、理念被得以應用,真正實現了資源共享,進一步緩解東西方的師資差異,促進東西部音樂教育的平衡發展。
(四)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
認識來源于實踐。教師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會發現自己知識的缺失,自己平時積累的教學知識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師就需要到網絡中去搜尋資料來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以滿足學生的知識訴求。教師在網絡上進行學習,學習更先進的教學理念,運用更好的教學方法,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正是因為網絡資源的及時更新,使得教師能夠獲得最先進、最貼合實際的知識以及技巧、技法和理念。
(五)促進音樂課程水平的提升
隨著網絡音樂教學課程的出現及逐漸普及,關于音樂教學的相關網絡課程內容陸續呈現在網絡平臺中,許多優秀的、新穎的教學方式方法被更多的人熟知并使用。過去,由于信息的不暢通,想學習的人找不到好的老師,而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又不能被人所熟知。剛好網絡平臺的出現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使學習者習得所需內容;使教授者得以“走出去”從而名揚全國,可謂一舉兩得,“好鋼用在刀刃上”。這種學習資源內容的共享與交流,使得各種教學方式方法相互借鑒與吸收,從而提升整體的教學水平,課程質量。并在此基礎初上,促進學術上關于音樂教學活動相關內容的發展。
三、網絡音樂課程的弊端
(一)商業模式的運作
由于網絡課程準入機制的不健全,使得各種類型的網絡課程都參與進來,其質量參差不齊,效果可想而知。在利益面前,許多提供音樂教學資源的平臺喪失了理念,踐踏了原則。將一些沒有任何質量的學習內容,投放到平臺,并進行大肆的宣傳,造聲造勢,浪費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以及金錢。毫不夸張的講,這真是“坑壞了”很多學生。例如在某平臺的某位老師講課中,將最基本的簡單樂理概念都能講錯,并且還說的有板有眼,后來被很多人批判。這樣的行為會讓學生們逐漸失去對網絡課程的信任,從而不利于網絡課程的發展,前面提到的網絡課程所帶來的好處將會隨之消失。不利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缺乏正確的觀念
目前的網絡平臺沒有構建出核心的價值體系,網絡平臺建設的亂象叢生現象,影響了中國互聯網教育的發展與改革。由于缺乏正確的觀念,網絡教學平臺已逐漸演變為社交平臺,教學資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在平臺的建設上也缺乏創新。資源管理松懈、缺乏整體合作的優勢,大量的名師以及專家的優質教育智慧和思想反而被網絡淹沒。有價值的東西卻不能被充分利用,是一種資源浪費。在網絡音樂教學中,由于許多老師并不了解現代遠程教育理論,讓網絡教學資源變成了簡單的知識搬運,教育機構在對網絡教學的建設過程中,一味追求其數量,忽視了其質量問題,對音樂知識的準確解答沒有一個規定的答案,無法做到統一的標準。
四、結語
新時代網絡平臺對我們的音樂的教學活動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對我們傳統教育造成一定的沖擊。筆者認為應該積極接受新事物而不是將之拒之門外,并且與我們的傳統教學模式互相結合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在堅持傳統音樂教學模式的同時,積極接受并注入新鮮的血液,使我們的教學活動更加充滿活力,促進新時代下素質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袁昱明,施建華.網絡教育資源平臺的理念、原理與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2]張家全.網絡與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3]朱雯雯.音樂教育網絡資源建設現狀與利用途徑[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7,(10).
[4]谷穗.網絡平臺在音樂教育中的探索——以湖北民族學院為例[J].藝術科技,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