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碩
摘要:伴隨著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穩步推進,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育也越來越引起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改革和創新措施不斷,為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藝術素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文章首先對當前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育現狀進行簡要介紹,并在此基礎上探討教育創新路徑,以此來為日后此方面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 ?音樂專業? ?教育現狀? ?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4-0092-02
高職院校作為當前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專業、系統的課程教學為社會發展培養和輸送更多專業型和綜合型人才。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的今天,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育被學校給予了高度重視。教師除了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外,還要不斷創新教學路徑,以此來進一步提高音樂專業教學質量,提高高職生的音樂素養。
一、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育現狀分析
(一)忽視學科知識,重視技能培養
與普通高校不同,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多以綜合型和專業型為主,會根據學生專業的市場需求,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為學生量身定做一套具有針對性的授課體系,以此來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其順利就業奠定基礎。為了完成這一目標,學校需要持續對授課模式進行創新與完善,同時密切關注各個專業不同時期的市場需求,以便及時對授課重點進行調整。然而,就目前音樂專業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卻明顯存在理論與實踐相脫離,過于注重技能培養而忽視學科知識的現象。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高中教育體系對學生思想和理念造成的影響,認為只要努力提升專業技能,就可以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因此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技能訓練上,卻忽視了學科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是因為學校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大部分課時內容都圍繞技能培養開展,留給理論知識講解的課時少之又少。比如說,在鋼琴學習過程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讓學生進行技巧性訓練,卻很少讓學生了解鋼琴發生的音樂機理認知。在聲樂教學階段,只是看中學生的發聲相關練習,沒有對學生發聲原理進行知識滲透。這種教育模式雖然可能讓學生在音樂專業上有所提升,但很難讓學生對音樂有深層次的了解。
(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度不夠
隨著新課程改革腳步的不斷加快,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學校依舊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那么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升將無從談起。高職院校顯然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從近幾年的教學改變我們可以看出,學校正在從教學模式、培養機制、專業課程設置以及職業需求等多方面著手開展教育路徑創新工作,并且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十分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度不夠。目前,大部分音樂教師在教學時都會比較側重教學計劃的完成,這就會導致整體教學的靈活性降低,也會出現一味追求計劃完成而忽視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度的情況,尤其是實踐教學部分的接受度。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理論層面,而缺少實踐能力的提升。與其他學科不同,音樂專業一旦缺少了實踐經驗的積累,將很難培養出優秀的音樂人才。實踐能力培養是教學目標之一,但是真正的教學過程中卻偏離了這一教學目標,這也成為了高職院校音樂教學發展的一個普遍性難題。所以,對于高職院?,F階段的音樂專業教學而言,首要解決的就是理論與實踐斷裂這一問題。
(三)缺少對人文素養的培養
就我國目前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來看,體音美專業學生的文化素養相比于其他專業學生而言要薄弱一些,甚至還有部分學生因為文化課成績不理想而特意選擇特長專業。為了能夠在特長專業上有所成績,學生必然要將大部分時間放在特長訓練上,文化課學習的時間勢必會被削減,成績無法提升也是必然現象。因此,人文素養不高已經成為高職院校音樂專業學生的普遍問題。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加大人文素養培養力度至關重要,然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高職院校并未意識到這一點,在日常教育過程中,忽視了學生人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加上社會各界對高職生的錯誤認識,認為這些都是一群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也會對其未來的發展產生質疑,這不僅僅給學生的職業生涯造成不利的影響因素,更使學生的心理產生了嚴重的自卑陰影。
二、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育創新路徑
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育水平和質量若想得到進一步提升,學校的首要任務就是對音樂專業進行準確定位,同時結合市場發展對學生綜合能力的需求,采取科學、有效的教育手段,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結合當前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育的現狀來看,學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創新教育路徑。
(一)緊跟國家政策,科學定制培養計劃
在新時期教育體制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教育除了要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外,還要做好科學基礎和人文素養的培養。所以,高職院校在未來的時間里,首要任務就是對教育目標進行調整,首先要將學生文化基礎和人文素養的提升作為培養優秀音樂人才的首要目標,在教學課程的設置方面,應有效落實確實課程的補漏,對于一些薄弱的課程要加大課程的占有比例。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學生職業發展水平的提升,實現不同課程之間的有效銜接,激發學生的發展潛力,讓學生不僅僅能夠學到知識和技能,更能夠在多個方面實現自我提升。
(二)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
一直以來,實踐教學都是高職院校教學的薄弱點,從而導致高職學生普遍實踐能力較弱,理論與實踐無法實現有機結合,這與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是嚴重不符的,也會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未來的時間里,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教育應提高對實踐教學的重視度,結合當前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做好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改革與創新。首先,學校應該對音樂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教育目標進行全面梳理,并以此為依據構建科學、完善的教學體系,確保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可以實現緊密連接。其次,學校要積極尋找可供學生實習的單位,給學生創造適應工作崗位的機會,并在工作崗位上找尋自己的不足之處,這對于學生自我能力的提升是有很大幫助的。最后,作為音樂專業教師,應積極了解和掌握學生在實習期間的情況和需求,并給予及時的指導,幫助學生更好的處理實習期間遇到的困難。同時,還要與用人單位及時溝通,掌握不同時期企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這樣可以讓校內實踐教學和校外實習有效銜接起來,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會有很大幫助。
(三)更新教學理念,激發學生潛能
教育發展推動著社會發展,社會發展更是影響著教育的發展。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高職院校若想促使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首要任務就是摒棄過去一成不變的教學理念,要及時的對教學理念跟隨社會發展而進行更新,積極的在先進理念的引導下去探尋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完善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學體系,積極的引入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去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難題,比如著名的奧爾夫音樂教學理論就可以引入到當前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課程開展的實際情況進行改良,而不是一味的照搬。在探尋中不斷激發學習潛能,培養學生進行專業化發展的基礎上的多元化發展,讓學生具備更多的優秀本領來應對社會對學生專業要求以及綜合素質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夠切實提高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整體教育水平,進而促使其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為社會發展輸送更多優秀的音樂人才。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全新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教育若想實現預期目標,首先任務就是全面、系統的分析專業課程開展的實際情況,梳理出與新時期教育理念相契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同時還要不斷創新,從多個方面著手切實推動音樂專業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從本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當前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果能夠采取有效措施將其解決,那么音樂專業教學質量的提升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董鶴.新時期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學創新路徑研究[J].知識文庫,2019,(05).
[2]唐璽.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學改革創新路徑探索[J].明日風尚,2018,(17).
[3]伍映月.普通高校舞蹈教學現狀和創新路徑[J].中國文藝家,2019,(05).
[4]胡佳宜.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校舞蹈教學創新路徑探索[J].明日風尚,2016,(15).
[5]鄭疆.高職院校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