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瓊
摘 要:隨著汽車在人們生活與工作中應用得越來越廣泛,汽車行業得以快速發展,與此同時,汽車及其相關專業人才呈現供不應求的趨勢。而中職學校開設汽車英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汽車人才,以此滿足行業發展需要。鑒于此,中職汽車英語教學應以職業為導向,教師應積極探索改革措施,在汽車英語教學過程中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素質,使其成為合格、優秀的汽車專業人才,提高就業質量和就業率。
關鍵詞:中職? 汽車英語? 職業導向? 教學改革
中職學校汽車類專業的學生盡管在中學階段已經掌握了一些英語知識,但英語基礎薄弱,對英語缺乏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并且中職學生大多是16~18歲,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難以保證學習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導致汽車英語學習效果較差,必須及時改進和強化。
一、中職汽車英語教學改革的職業導向要求
汽車行業目前涉及銷售、維修、美容、保險、租賃等。以汽車維修為例,雖然它對學生英語的要求較低,但網絡上有一份某學校發布的《汽車維修行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需求》就指出,新時代的汽車維修人員要具備極強的邏輯推理能力,掌握計算機知識,以便診斷故障、理解故障,同時要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因為汽車技術在高速發展,進口汽車越來越多,國際合作變得越來越普遍,汽車維修人員不但要查閱車型方面的英文資料,還要了解最新的國外汽車技術以及維修手冊、診斷辦法等。因此,英語能力是汽車行業從業者的重要能力之一。
汽車英語課程在中職汽車類專業中介于專業課程、文化課程之間,對學生夯實專業知識、提高文化素質有積極作用。例如,教師在汽車英語教學中以職業為導向,堅持訓練學生提取語言信息的技巧與能力,這有助于學生理解團隊任務,并且教學中涉及的汽車文化內容有助于學生明確思路,表現出創造力,更重要的是學生明白英語知識在今后職場中的應用,成功激發學習汽車英語的動機和興趣。職業導向對中職汽車英語教學改革有推動作用,教師在職業導向下開展英語教學活動一定會在提高學生英語能力和職業素養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二、職業導向下的中職汽車英語教學改革措施
1.改進課程設計,合理選擇知識體系
為滿足中職汽車英語教學的職業導向要求,教師應構建能力本位課程體系,突出實踐性、應用性,充實、更新專業技術含量較高、特點較鮮明的汽車英語知識。換言之,教師要按照汽車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職業能力要求,突出汽車英語課程設計的職業定向性,基于職業能力配置課程知識,讓學生獲得滿足崗位需求的知識與技能。一是教師將人才培養目標分解到汽車英語教學模塊,確定其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功能,并在理論與實踐環節做出相應的安排;二是調整各個教學模塊之間交叉或重復的知識,體現知識的相互聯系;三是促進理論和實踐的相互銜接,不過度注重理論知識的完整性、系統性,而是側重其針對性和應用性,以滿足汽車行業與社會對中職實用型汽車人才的英語要求,幫助學生提高的就業率。
例如,教師在選擇汽車英語教學知識時,以職業為導向的知識體系要適應學生專業知識水平,不但要有重要的英語詞匯和文章,還要有配圖輔助解釋一些知識、原理。與此同時,教師選擇根據學生專業發展需求量身定制的汽車英語知識體系,例如,對于汽車服務行業,其英語知識體系就應包括:首先引導學生了解當前的汽車市場,接著了解汽車各個部件的具體構造,之后了解汽車的銷售與售后服務等,據此重新整合汽車英語教學資源,充實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汽車英語課程的效果,使其能隨時實現對英語與職業流程的轉換,讓汽車英語學起來更有趣、更輕松。
2.改革教學模式,模擬工作環境
傳統的教師講授式教學模式對學生而言是十分枯燥的,很難吸引學生長時間堅持學習汽車英語,這就需要教師多創設互動的語言運用活動,模擬英語在工作環境中的應用。與此同時,在每一堂課快要結束時可預留大約15分鐘,讓全班學生自由分組,每組4人進行汽車類工作的模擬訓練,模擬可能遇到的工作環境。例如,針對汽車維修專業的英語教學,在模擬訓練中小組由1人擔任技術指導人員,其他3人是剛進入汽車維修公司的普通員工,模擬遇到汽車修理問題的情景,技術指導人員用英語提問、指導,員工用英語回答,在專業的技術指導下找準問題和解決方法,順利排除汽車故障,促進英語交流。在這樣的小組模擬訓練教學模式中,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鍛煉英語口語,每隔一段時間,教師還可組織學生模擬關于汽車維修技術的英語辯論比賽,提高其表達能力。
3.合理設計任務,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在任務型教學方法中,任務是學習的動機、中心,教師合理設計任務是用好該教學方法、改革汽車英語教學的重點所在。合理的任務不僅要難度適中,還要貼近職業需求,具有真實性、可行性,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提升其綜合能力。例如,教師為汽車銷售專業的學生設計幫助客戶選車的任務,模擬4S店工作的真實場景。在設計任務時,教師充分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引導學生隨機應變。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教師組織他們及時評價,提出反饋意見,對重點知識作回顧,明確個人的不足之處,得到解決建議。教師也可根據Culture Corner(文化角)設計脫口秀任務,例如,針對Automobile Brands(汽車品牌),教師先展示福特汽車和創始人亨利福特的一個視頻,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6名成員,根據視頻內容探討這一汽車品牌的歷史文化、經典車型、發展戰略。為完成任務,各小組充分合作、自由討論,共享相關資料。如此,枯燥乏味的文字變成生動、形象的內容,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知識與人物,提高汽車英語學習效率,發展綜合能力。
4.創新教學活動,對接工作過程
中職汽車類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以后參加工作會走上不同崗位,面對的工作環境和過程也不同。教師應有針對性地設計應用英語的工作過程,幫助學生把英語和職業對接起來,實現對汽車英語教學活動的創新。如針對汽車營銷,教師可以創設對接學生工作過程的教學情景:現在有一個新能源汽車的展銷會,展示各種各樣的汽車高新技術,以混合動力汽車(HEV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為例,它整合了電子燃油噴射發動機(EFI-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并配備了高效電動機(Electrical motor),通過行星齒輪(Planetary gear)實現力矩合成,沒有借助自動變速器,制動里不僅有防抱死制動控制模塊,也有再生制動(Regenerative brake)功能。學生們要用英語描述混合動力汽車和傳統汽車在結構上的異同,自己準備英語材料進行現場的講解、演示與交易,基于客戶需求為其推薦產品,對接新能源汽車推銷工作過程。
三、小結
以職業為導向的中職汽車英語教學改革適應了汽車行業乃至社會的發展需要,體現了中職學校的職業人才培養模式,能更好地提升了學生的汽車專業技能與職業素質,不僅是推動中職汽車英語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重要舉措,還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教師就應積極改進汽車英語教學內容的設計與選擇,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將更多汽車知識滲透到日常教學之中,借助任務教學方式和創新的教學活動提升汽車英語教學的綜合性,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當然,職業導向下的中職汽車英語教學改革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調整、修改、完善,培養更多英語綜合能力強的實用型汽車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琴.中職英語與學生職業素養提升策略研究[J].才智,2018(25).
[2]張燕.以職業為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問題研究[J].職教通訊,2016(33).
[3]張佑明.汽車英語詞句特征及翻譯技巧探究[J].中國科技翻譯,2018(4).
[4]許敏.汽車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河套學院學報,2016(3).
(作者單位:廣州市黃埔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