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作為學習起始課程,雖然涉及的知識點難度不高,可是卻較為龐雜,對于小學生而言十分的抽象,而問題情境這一種教學手段,就是將數學知識點有效的融入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這樣學生就能在情境中進行思考與探究,從而形成直觀的理解,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為此,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創設有效問題情境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問題情境
一、 引言
小學數學教學是整個數學學習的基礎與開端,教師一定要提高重視,在起始階段做好鋪路,才能為學生今后數學學習奠定較為良好的基礎。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環境下,現如今小學數學教學也發生了較為顯著的變化,傳統灌輸式、被動式的數學教學模式明顯無法滿足新課改教育需求,如何有效發揮出學生主體地位、真正實現三維目標,才成為小學數學教學階段重要內容。而問題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則十分滿足這一教學需求,所以本文也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進行了如下分析。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現狀
問題情境是現如今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經常會使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可是就目前小學數學問題情境創設現狀來看,其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無法將問題情境教學法的價值發揮出來,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教師問題情境認識不足
現如今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喜歡用情境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在教學課堂上也會主動積極為學生創設具體的問題情境,可是因為應用不夠成熟,促使問題情境教學法價值無法有效發揮出來。具體表現為,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抓住數學教學重點,部分教師教學經驗不足,促使其問題情境創設不夠完善,所以最終問題情境教學法效果也就無法得到保障。
(二)情境趣味性、層次性不足
就目前小學數學教學問題情境創設現狀來看,問題情境趣味性、層次性不足也是其問題之一。一方面,趣味性是學生主動參與以及體驗情境的基礎,可是不少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習慣性的使用教材抑或者是參考資料上的案例來創設問題情境,這種教學現狀之下,學生不僅無法產生興趣,還會厭倦數學學習。另一方面,小學生天性好動,對于一切新鮮事物具有較為強烈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所以這也要求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來進行合理設計,可是就目前教師問題情境創設現狀來看,教師沒有注重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促使問題情境設計與實際教學嚴重脫節,無法有效啟迪學生思考與探究;再加上教師問題情境設計也沒有依照層次性來進行層層遞進,也加大了學生學習難度,無法實現有效問題情境教學。
(三)教學中心出現偏移
新課改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全面發展與提升,即不僅要在教學課堂上關注數學知識,還需要關注人,不僅要關注教學結果還需要關注教學過程,真正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主體,讓學生自主進行思考與探究。但是,就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看,問題情境明顯還尚未受到足夠的重視,部分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還是流于表面,直接給出答案,丟失了問題情境存在的意義,教學中心也是以得出結論而非探究,這也制約了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
(一)創設趣味問題情境,有效導入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問題情境是否有趣是其中的關鍵,也是學生會不會主動參與的重要因素。課前導入作為數學課堂重要環節,也是引入新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所以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為學生創設出趣味性的問題情境,以此來實現有效課堂導入,從而為之后數學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之前進行合理內容分析,基于小學生興趣點來為其創設趣味問題情境,然后在導入環節呈現出來。例如,教師在進行“方向與位置”這一知識點教學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掌握東南西北這幾個方位,教師在導入環節可以結合小學生愛動畫這一興趣創設如下趣味問題情境:“喜羊羊被灰太狼追趕到了一個森林里面,喜羊羊不小心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哪里是東邊,如果你是喜羊羊的話,你要怎樣走出森林呢?”借助喜羊羊與灰太狼這兩個卡通形象來吸引學生興趣,讓其在問題情境思考中掌握新知。
(二)創設案例問題情境,輔助數學知識講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為學生創設出案例問題情境,即將數學知識點融入具體的問題情境之中,讓學生在情境案例中進行分析,從而掌握數學知識點。例如,教師在進行混合運算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出一個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案例問題情境:“小明媽媽經營了一家便利店,有一天來了一位客人,他買了3瓶果汁和3塊面包,果汁4元一瓶,面包2元一個,顧客一共付了30元,小明媽媽要找零多少呢?若顧客付了25又概如何找零呢?”借助于這一實際生活中常見的購物案例來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分析中掌握混合運算相關知識,真正學會應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從而最大化問題情境應用效果。
(三)創設實踐問題情境,實現有效鞏固練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創設出有效的問題情境來進行教學,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設出實踐性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實踐性問題情境中進行練習與知識鞏固,從而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讓學生數學實踐能力得以提升,同時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把握。例如,教師在對學生完成“觀察物體”相關知識點教學之后,為了有效發展學生空間想象力,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認識物體,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出如下實踐性問題情境:“有一物體,小明從左邊看它是三角形,小李從前面看它是正方形,請同學們試著畫一畫這一物體的形狀。”借助于這一動手實踐操作的問題情境,來讓學生發揮出自己的想象力畫出物體,這樣就能有效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同時鞏固之前所講解的內容,讓學生得到更為良好的發展與提升。
(四)創設生活問題情境,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創設出有效的問題情境,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盡可能地貼合學生實際生活情況來創設出生活問題情境,因為只有真正將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點有效的融入學生實際生活之中,才能讓學生迅速地進入到問題情境之中,同時還能讓學生更好地意識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創設生活問題情境能夠有效拉近學生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不再感覺數學知識是枯燥、陌生的,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地接受。例如,教師在為學生進行“11~20各數認識”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聯系實際生活創設如下生活問題情境:“同學們應該都自己買過東西,假設這個時候你要去文具店買一個文具盒,而其價格是12元,你準備給售貨員多少錢,有什么方法能夠讓售貨員不找錢呢?”借助于這一生活問題情境來讓學生初步理解十進制含義,這樣就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
四、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需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要提高問題情境教學重視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創設出有效的問題情境,教師是其中的關鍵,只有其真正意識到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重要性,真正學會如何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才能真正在數學教學課堂上應用問題情境教學法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教學。為此,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提高重視,對于這一點學校方面可以積極舉行培訓、講座以及交流會,以此來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素養,讓其能夠在其他教師的情境創設中得到發展和提升,從而有效實現查缺補漏,提高自身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自身也應該要加強自我學習,在教學之前做好教學準備工作,結合學生實際來為學生創設出有效的問題情境。
(二)從學生角度創設問題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有效創設問題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從學生角度來創設問題情境,基于學生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創設,這樣才能讓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提升,從而有效發揮出問題情境的價值。例如,教師在進行“圓的概念”這一知識點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出如下問題情境:“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圓?它們有什么特點?”通過一層層的遞進來讓學生對圓的概念進行總結,之后再讓學生思考一下圓的周長、直徑以及面積計算方式等,這樣就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層層遞進中得到思維發展與提升。
(三)創設具有思考性的問題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有效創設問題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問題情境的創設,一定要為學生創設出具有思考性的問題,讓學生真正在問題情境思考中發展自身思維能力,從而為學生學好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教師在進行“乘法”這一知識點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帶領學生進入一個虛擬的“菜市場”情境之中,讓學生從菜市場購買情境中思考問題,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在思考中感受到數學的用處,同時幫助學生理解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其大腦得以有效激活和發展,最終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重視課后評價與反思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有效創設問題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重視課后評價與反思,這對于之后問題情境創設改進有著良好的效果。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課堂問題情境創設應該是一個開放與生成的過程,教師在評價的時候不能以結果進行評價,反而應該從學生實際反應、課堂表現、知識掌握情況、課堂互動等多方面來進行評價和反思,這樣才能為之后問題情境創設奠定基礎與保障。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問題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較為顯著的價值,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準確意識到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立足于教學實際,從不同教學環節切入,結合學生實際與教學內容來為學生創設出有效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進行思考與分析,從而有效深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理解,真正讓數學教學因此而變得更加的深入。
參考文獻:
[1]孫天蘭.淺析如何在小學數學中創建有效的問題情境[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1):110.
[2]徐愛香.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景創設的方式及優化策略[J].中華少年,2016(15):282-283.
作者簡介:
楊琪琪,甘肅省天水市,甘肅省天水市棗園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