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永崢
摘 要:現代學徒制是在保留傳統手工學徒制的優點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發展起來的。對于中職院校而言,推廣現代學徒制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校企聯合”。文章分析現代學徒制的起源、發展及其特征,指出現代學徒制在中職院校校企合作中的應用問題,探索優化校企合作中現代學徒制應用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 現代學徒制;中職學校;校企合作;應用策略;綜合性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5-0070-02
一、西方現代學徒制的起源及其特征
1.現代學徒制起源及發展
傳統的學徒制產生于以手工作坊為生產主導的時代,它主要是通過師傅帶領徒弟學習操作技巧,讓徒弟在具體實踐中學習技能。現代學徒制,則起源于德國的“雙元制”教學模式。現代學徒制最突出的優點就是將學校教學內容和企業實踐內容結合在一起,聯合培養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就目前現代學徒制的發展情況而言,可以大致分為北歐系統和盎格魯撒克遜系統兩大類。北歐系統以德國為典型,該系統學徒制具有校企責任明確、權利清晰、協作性強等特征,應用范圍較廣。而以英國為典型的盎格魯撒克遜系統在企業培訓方面受自我意愿等主觀因素的影響較大,因而職業培訓地位較低,實施難度大,效率不夠高。
2.現代學徒制特征分析
通過對比手工業生產時代的傳統學徒制和現代學徒制這兩種職業教育模式,筆者將現代學徒制教學特征總結如下。第一,現代學徒制發展定位高。很多西方發達國家或地區都將西方現代學徒制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地位。絕大多數工業發達的西方國家針對校企聯合中的學徒制教學模式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法規,并建立了相應的監管體系,以確保其規范化、合理化運行。第二,協作性強。現代學徒制發展至今,已經由原來的學校和社會企業雙方聯合,發展為政府、工會、企業、職業院校四方聯合。多方面的加入使現代學徒制協作性更強,培養目標更加綜合。第三,權責更加明確。中職院校肩負著為社會企業輸送一線生產運營及管理人才的重任,現代學徒制中起核心作用的恰是社會企業,政府和學校在其中更多地扮演配合者、支持者、協作者的角色。第四,雙重培養,雙輪驅動。現代學徒制更加凸顯出學做結合、工學合一的特征,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中職生的“學生+徒弟”雙重身份更加明顯。第五,培訓資格社會認可度高。現代學徒制一般都直接和國家職業資格認證體系掛鉤,其培養標準多由行業開發制定,在行業內和社會上已被普遍接受。
二、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中現代學徒制應用存在的問題
校企合作是現代學徒制應用性最好、契合度最高的應用載體。現代學徒制在中職院校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中的有效應用,能夠調動學校、企業、政府、社會四方面的聯合協作,對學生專業綜合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但是,現代學徒制在我國中職教育中發展至今,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校企雙方責權界定不清晰
就目前在中職院校推行現代學徒制這一教學模式而言,已經頒布的相關法律條文和政策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和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等。但是,這些政策法規絕大多數都是原則性的理論描述,沒有細化到實際教學過程的每一個具體環節,因而操作性不強,亟待完善。也正是基于此,學校和社會企業在制定聯合培養模式時,在合作合同及協議的簽訂、執行、評估、問責等方面,尚沒有統一的管理規定和參考標準。
2.校企雙方的認識與管理不到位
學校和社會企業雙方對現代學徒制的認識不到位,主要表現在二者往往只能看到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的短期效用,而沒有站在學校和企業長遠發展的視角去審視問題。對于中職院校而言,其與企業聯合培訓的目的是利用企業的生產操作平臺來增長學生的技能,為學校降低培訓難度與成本投入。對于企業而言,其主要是希望依托中職院校的生源,為自身人才引進提供便捷通道,因而,在具體的實訓中,企業往往缺乏對學生針對性的引導與教育,使學生對自身職業缺乏正確的認識和職業歸屬感,甚至在實訓期間還會產生職業厭倦感。
3.地方政府財政支持力度有待提升
地方政府在校企聯合教學模式中主要承擔著政策優惠和財政投資的重任,這也是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提出的要求。然而,現代學徒制在校企聯合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地方政府自身的宣傳、引導、協調、支撐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尤其在財政支持方面,地方財政投入、財政激勵等政策尚不能很好地落實到實際環節中。政府財政投入不足導致中職院校在教育經費有限的情況下,無力支付實訓費用,進一步減少了企業的成本補償與收益。長此以往,企業的積極性就會大幅消退,甚至導致校企合作合同提前終止。
4.中職院校培養機制建設不到位
校企聯合中應用學徒制的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培養出“專業基礎扎實、理論知識過硬、技術操作嫻熟”的綜合性人才。就目前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結果來看,很多學生在理論知識與技術操作之間的銜接上脫節現象較為嚴重,這一教學問題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職業院校的教學理念、專業培養方案等存在問題。
三、優化校企合作中現代學徒制應用的有效路徑
1.政府主導,明確劃分現代學徒制各參與方的合法權益
在現代學徒制推廣應用的過程中,要明確劃分各參與方的權利、責任、利益,政府要主動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企業和學校雙方正確劃分權責,正確處理好上述三者之間的關系。各級地方政府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指導下,積極借鑒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制定相關的規定,確保校企聯合中現代學徒制應用的規范化、合理化運行。相關政策的提出要盡可能細化到學生實訓的具體環節中,以提高其操作性。此外,政府還需要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例如對參與的社會企業減稅收,對學生發放補貼等。
2.建立長效穩定的多方協作機制,提升協作效率
各方面要嚴格貫徹教育部《關于充分發揮行業指導作用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齊心協力推進現代學徒制在校企聯合中的應用。中職院校要通過設置實訓評議咨詢小組,進行咨詢辦學、指導實踐。政府要積極引導學校和企業,致力于打造“產學研政”現代化人才培養體系。企業要以人才培養和人才引進作為首要目標,借助校企聯合這一平臺,加強與職業院校師生的交流協作,合力培養教師人才和企業技術人才。
3.創建完備開放的運作機制,促使各方積極參與
校企聯合要細化到具體的環節中,應涵蓋課程與崗位、教室與車間、教師與技師、專業與產業等方面。學校要結合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的實際所需,及時調整培養體系。校企雙方要共同開拓新的教學模式,如讓教師到企業參加崗位訓練,讓企業工程師到學校任教等,通過不斷完善、更新現代學徒制運作機制,提高培訓質量。
學校和企業要通過聯合教育,將學生的教育和培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既能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又能擁有嫻熟的專業操作技術,從而促進學生專業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國家發展和社會建設輸送高水平、高質量的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詹華山.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中的利益沖突與平衡機制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7(23).
[2]齊亞叢.我國現代學徒制的實踐現狀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3]劉靜慧.現代學徒制實踐狀況及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
[4]張法坤,梁幸平.現代學徒制模式下校企合作機制構建研究[J].中國高校科技,2015(12).
Abstract: 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keeping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manual apprenticeship.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most common way to promote 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school enterprise alli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points out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xplores the effective way to optimize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 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pplication strategy; comprehensive talents;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