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聲恪 丘素娟
摘 要:寫話教學要求激發學生寫話興趣并引導其掌握語言表達基本方法,借助文字表達思想。在核心素養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低年級繪本寫話教學水平,成為語文教師的教學創新渠道之一。文章結合具體教學實踐,從繪本的特點出發,結合學情提出繪本寫話教學的新思路:圖文并茂,強化語言建構;開放思維,搭建繪本寫話橋梁;仿寫續寫,在遷移運用中實踐提高。
關鍵詞: 繪本寫話;小學語文;有效性;語言建構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4-0106-02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低年級寫話教學的建議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要求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基于現代小學低學段寫話教育現狀,利用繪本閱讀進行寫話教學的方法值得教師借鑒。教師需要收集優秀繪本資源,并將其融入寫話教學的各個環節。繪本以鮮艷的圖畫輔助文字進行故事表達,對學生而言有切實高效的教育意義,在學生眼中擁有獨特魅力。為此,教師要在寫話教學中利用繪本的趣味性與知識性來有效調動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學生要在圖文并茂的繪本學習中強化語言建構,學會自主充實寫話內容,從而實現寫話能力的提升。本文結合低年級語文繪本寫話教學實踐,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一、圖文并茂,強化語言建構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當前語文教育提出新要求。教師在繪本寫話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引導學生利用語言文字表達與溝通的能力,要求學生充分利用繪本閱讀內容開展寫話訓練,以實現語言能力的綜合訓練。繪本作為圖文并茂的趣味性教育讀本,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喜聞樂見的讀物。繪本以生動場景與簡短配文給學生展現出一幅幅妙趣橫生的畫面,教師利用繪本進行寫話教學,可有效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能動意識,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在繪本創設的情境中可以快速明確思考角度,從而提高寫話訓練效率。
以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為例,故事敘述的是母雞蘿絲外出散步的經歷,狐貍在蘿絲背后上演了一出出拙劣的“捉雞”鬧劇,其教學重點在于文字隱匿下的事實并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在課堂開始時,教師首先針對封面進行繪本作者的簡單介紹,然后引導學生對母雞蘿絲散步所遇之事進行猜想,以引發學生閱讀興趣。教師在具體內容介紹環節應重視把握細節,引導學生快速有效、細致入微地觀察場景畫面,進而有效梳理主角行為動作及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關鍵內容,并引領學生對下一幕可能發生的事件進行聯想和想象,以寫話的形式進行小段文字的續寫,以此來有效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如對于“狐貍被釘耙打”“陷進干草堆”“被蜜蜂蟄”等內容,教師可讓學生抓住“打、蟄、陷進”等字眼,分組寫話,這樣在趣味情境觸發下更能有效帶動學生進行寫話練習。教師可選取引發學生強烈興趣的特定情景,比如狐貍因跟蹤母雞蘿絲而遭受種種折磨的場景,引導學生抓住狐貍此刻的動作與心理,嘗試寫出角色的內心對話,在寫話練習中有效掌握建構語言的初步路徑。
學生寫話能力作為語文核心素養的綜合體現,亟待得到授課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通過繪本形式,引導學生對繪本所呈現的具體情境進行合理猜想,并嘗試自主組織語言,可精準有效地闡述個人思維脈絡。課堂教學內容要豐富,而繪本寫話教學因豐富有趣的內容可促使學生掌握基礎的語言使用技巧。
二、開放思維,搭建繪本寫話橋梁
寫話實踐是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認識世界、審視自我并進行創造性表述的必經之路,這就要求教師以開放的思維方式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方法,并運用于繪本寫話教學實踐中。繪本與寫作的本質是互通的,而繪本作為文學與繪畫的融合,可以作為學生模仿學習的優良范本。因此,教師要積極尋找繪本閱讀與寫話教學的連接點,搭建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橋梁,從而有效將這兩者聯系起來,促使學生在練習中充實寫作內容、拓寬思維空間。
以繪本《小豬變形記》開展的寫話教學為例,繪本講述的是一只小豬閑來無事,想要體驗其他動物生活的系列趣味故事。教師可通過詢問學生最喜歡的動物和喜歡的原因以激發學生興趣,然后出示繪本,并帶領學生欣賞繪本內容。在深入文本的過程中,學生在欣賞繪本內容的同時,可以自己選擇具有特征性的場景,對場景進行形容和表述。如在小豬因模仿長頸鹿而摔倒的場景里,有的學生用“四腳朝天”“哇哇大叫”等詞語來描述。接著,教師可指導學生根據具體例子“小豬一邊撣著灰,一邊……”來嘗試造句,讓學生通過比較和實踐,掌握語言的書面表達方式和固定句式的表達技巧。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語言整合,利用詞語組成完整的句子。學生在繪本場景的描述過程中,可有效發散思維,這有利于積累語言素材,還能達到鍛煉語言組織能力的目的。
低學段學生面對寫話訓練往往有畏難情緒,問題其一在于缺乏思路,其二在于不知道怎樣表述。教師應重視對繪本語言的講解,以趣味引導來發散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利用繪本中的具體情景充實素材內容,為學生的自由想象提供素材資源。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繪本內對話語句或場景敘述方式,在遣詞造句與語言表達中有效提升語文學科綜合運用能力。
三、仿寫續寫,在遷移運用中提高寫話能力
繪本的文字設置簡潔明快、生動有趣,推動著故事情節,且繪本圖畫具有其跳躍性和延展性,蘊含著文字外更豐富的寓意,故而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文本的補白和仿寫續寫作為寫話訓練的有效手段,要求教師在繪本教學的實踐中緊抓獨具特色并有語言示范性的詞句和段落,引導學生對繪本進行仿寫,或在故事末尾,根據故事走向進行續寫。
以《螞蟻和西瓜》繪本寫話教學為例,該繪本講述的是小螞蟻們如何對一塊被游客丟在地上的西瓜進行分割并搬回螞蟻窩用瓜皮做成小滑梯的故事。此繪本特征為文字少,多以豐富精彩的畫面進行內容敘述。教師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應注意把握畫面要素,引導學生領悟其中團結合作的道理,同時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力。教師可選取具有語言擴充空間的特定畫面,給學生以固定句式的模板,引導學生進行寫話,如給出“在健身房里,有的螞蟻…… 有的……還有的……”的特定句式,讓學生嘗試根據繪本內螞蟻們在健身房的畫面,擴充文字描寫。又如在螞蟻搬西瓜的場景中,繪本省略了場景描寫,而是通過精彩的畫面進行描繪。教師可讓學生對該場景進行細致觀察,抓住螞蟻們的動作重點如“抱”“抬”“背”“鏟”等,結合螞蟻們的表情神態進行續寫。教師通過仿寫和續寫的訓練,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思路,還有效提升了學生語言表述技巧。
在續寫繪本故事和仿寫繪本句段過程中,學生的創作欲望被最大程度地激發出來,形象思維在寫話實踐過程中得到鍛煉。教師要立足于寫話創作開展繪本閱讀教學,鍛煉學生邏輯思維和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從而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綜上所述,低年級學生在學習中會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欲,教師要有效利用這一特點來創新寫話教學手段,綜合運用繪本閱讀進行創新教學。要讓學生帶著自主探索、自主參與的心態展開寫話練習。教師應逐步強化繪本寫話教學的有效性,在語言建構、激活思維、仿寫續寫等方面培養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提升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從而提高寫話能力。
參考文獻:
[1]倪玲麗.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的策略[J].教育觀察,2019(21).
[2]張玲初.統編教材第一學段寫話教學支架的搭建[J].教學與管理,2019(20).
[3]何靜雯.閱讀繪本,敘寫童心——基于繪本閱讀的低年級“休閑”寫話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9(13).
[4]朱月玲.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08).
[5]張瑜.關于繪本閱讀教學的思考[J].黑河教育,2016(02).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Picture Book Writing Teaching
Zhang Shengke, Qiu Sujuan
(Zhongdu Central Primary School, Shangha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 Shanghang 364200,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words requires that students should be inspired to write words and guide them to master the basic methods of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express their ideas with the help of words. In the context of core literacy education,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picture book writing in junior grade has become one of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channels for Chinese teachers. Based on the specific teaching practice, 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icture book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learning situ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w ideas of Picture Book Writing Teaching: the combination of pictures and texts, the strengthening of language construction; the opening of thin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icture book writing bridge; the imitation of writing and continuous writing, the improvement of practice in the use of migration.
Key words: picture book writing; primary school Chinese; validity; language construction
作者簡介:張聲恪(1978-),男,福建上杭人,一級教師,從事小學教育研究;丘素娟(1982-),女,福建上杭人,一級教師,從事小學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