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 余楊
摘 要:清代前中期專制統治森嚴,傳媒文化受縛于清代的、政治經濟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傳媒文化無法對清代文化起顯著作用,且淪為統治者禁錮民眾思想和文化的工具。清末的社會思潮使得傳媒地位發生變化,成為社會變革的重要推動力量,開始影響清末文化的內容和結構。
關鍵詞:清代;傳媒文化;社會變化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3-0-01
自20世紀開始,清代文化從傳統文化到近代文化的變遷,在多年來一直被各界學者所研究,但是清代文化中的傳媒文化卻甚少有人關注。傳媒文化在清代的文化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又是處于什么地位,這是一個值得分析的問題。傳媒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受不同時代因素影響,其社會影響也不同。清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前中期處于皇權至上的封建專制社會,而后期卻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由于社會性質不同,所以在淺析傳媒文化在清代文化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時,可以根據社會性質分為兩部分來看。
一、傳媒文化在清代前中期文化中的地位低微,被統治者作為控制輿論的工具
(1) 清代前中期傳播媒介達到古代水平的成熟,但傳媒文化作用并不顯著。清代前中期所出現的康乾盛世,是政治和經濟相對穩定的表現,傳統文化經過多年的專制王朝沉淀趨于籍的流通。據資料統計,清代共出版圖書126649部,170萬卷,遠超此前歷代圖書總和。[1]從報業來看,封建統治者所辦的官報——邸報制度趨于完善。官方奏折制度及處理軍政要務的軍機處的確立使得清代的邸報制度穩定。中國傳統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技術成熟,從官方到民間都得到了廣泛應用,推動了書更加嚴謹,成為官方思想滲透士大夫階級的重要方式。官報的興盛發展,使得中央報紙在各地出現地方版本。其報道當地官方政事信息,進一步拓展地方鄉紳的信息渠道,傳媒行業呈現一片繁榮景象。但是這時的傳媒行業受古代專制統治和經濟環境的制約,水平還是古代傳媒文化水平,在整個社會文化結構中,并未造成顯著影響。
(2) 清代前中期傳媒文化處于專制主義統治之下,成為統治者禁錮思想和文化的工具。清代統治者從專制皇權的穩定性出發,奉行愚民政策,利用傳媒文化控制民眾思想。在清前期很多朝代出現因為辦報而獲罪的事件?!皬目滴醯角?,前后大約120年,據不完全統計,大小案件有90多起。大部分集中在雍正、乾隆年間,其中乾隆四十三年到乾隆四十七年,五年間,就有將近40起?!痹S多人辦報人因此涉獄,清代文字獄甚至成為攻擊政敵的手段。比如對“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的字面文字過于引申,就成了叛逆思想,犯上作亂。
清王朝通過這種嚴苛的思想控制,實現對傳播的預警和控制,是專制主義的體現。統治者掌握傳播媒介,控制文化傳播,保證了清王朝的延續,但傳媒文化卻成為控制民眾思想和文化的統治工具。
二、傳媒文化在清末文化中的地位上升,取得自己的話語權
(1) 清末文化思潮變遷,使得傳媒文化成為社會變遷的重要推動力量。清末多次對外戰爭失敗,列強打開中國大門,封建統治受到劇烈沖擊,社會開始向近代化邁步。改革變法浪潮涌現,康派意識到上層進言道路阻塞,必須開拓新的輿論渠道,掌握媒介工具。進步人士將開設報館作為一項重要的改革內容,利用輿論力量,啟發民智,喚起民眾支持,推動社會的變革。梁啟超先生說過,“報館之議論,既浸漬于人心,則風氣之盛不遠矣?!?/p>
晚清的種種政治風潮,例如“洋務運動” “維新變法” “改良派” “清末新政”等等主張,都是通過傳媒文化這個平臺進行思想碰撞。在當時的社會,白話文的出現、閱報社發展與演說會盛行活動,都是為了廣泛發動民間輿論。媒介不再由上層把持后,不再是傳播皇命的工具,它具有能與上層進行對話的內涵,形成一種重要的文化力量。清末傳媒文化是當時特殊時代文化的顯現,是文化近代化的“先鋒軍”,是社會文化變遷的重大推動力量。
(2) 清末傳媒文化打破傳統文化結構,推動文化大眾化。在早期的清代社會中,政治上的專制也延續到文化上,統治者因此選擇了愚民政策,造成統治集團和平民之間的文化對立。晚清的思想啟蒙浪潮,另一方面突破統治階級的愚民政策,使得平民百姓“周知時事,查驗新理,目營四海,耳屬九州”。另一方面突破了禁言政策,市民中發出了屬于自己的聲音。近代傳媒文化對清末啟發民眾智慧,宣揚啟蒙思想起到了重大作用。
傳媒文化不僅為上層的“維新” “變法”等文化思想提供發展空間,對下層民眾的休閑文化需求也提供了發展平臺。在上海這類發達大都市,資本經濟興起,由商人、工人等形成市民階層出現,對社會文化提出多層次要求,憂國憂民的黨派進步人士關心國家大事,但普通市民也需要滿足娛樂需要。民間小報、雜志等迅速盛行,解決此類文化需求,拓展了民間文化空間,傳媒文化內容向世俗化、大眾化發展。
三、結語
在清代前中期文化中,傳媒文化僅僅是統治者加強自身統治的思想武器,成為專制王朝信息大一統的工具。清末,社會性質變遷和思想浪潮涌動,帶動傳媒文化近代化發展。各派進步人士利用傳媒文化作為思想啟蒙、文化進步的有效途徑,宣揚主張,制造輿論。傳媒文化在社會運動中吸取思想文化,擴大自身影響力,脫離官方禁錮,獨立于官方的話語體系,直至成為可以與傳統文化相峙文化力量。傳媒文化在促進清末文化的大眾化發展、擴大啟蒙思潮、推動社會進步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家駱.中國古今著作名數之統計[J].新中華(復刊),1946(7).
其他作者簡介:
余楊,女,漢族,遼寧沈陽人,講師。研究方向:新媒體廣告、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