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高職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就高職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思想、教學方法,突出應用性等方面的改革進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高職數學? 教學現狀? 教學改革
高職數學課程是高職院校工科各專業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程,是學好其它專業課程的基礎和工具。對學生后繼課程的學習和思維品質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它的基礎性地位,決定了它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領域中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當前高職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圍繞“ 掌握概念、強化應用、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高職數學教學重點,就高職數學的教學內容 、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和突出應用性等方面的改革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高職數學教學現狀
目前高職數學教學主要存在教學內容多學時數少,教材大多偏重邏輯性,應用性不夠;文、理科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大多數學生基礎較差;因教學課時減少, 教師為了趕進度,很多內容講不清、講不透 ,必將影響教學質量,增加學生學習難度;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很多學生認為自己基礎太差、數學難學,不愿學。而有的同學想要好好學習 但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缺乏對所學知識的及時鞏固和梳理等問題。針對這些狀況應對高等數學的教學進行改革,使學生在較少的教學課時內接觸到更實用的數學知識,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二、改進高職數學教學的措施
(一)數學內容體系
內容體系的深度與廣度和學生能力培養關系密切,按照工科類高職數學教學的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了解后繼課、專業課對數學基礎的需要程度,了解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對數學知識的應用需求對與后繼課、專業課相關的內容予以保留甚至加強;對后繼課、專業課用不上或使用較少的內容則降低要求或進行刪減;對于專業課中有特殊要求的數學知識,可以在數學課中學習,也可以在專業課中穿插或以講座處理 不同專業的教學內容可以有所不同。
1.建立符合專業需求的內容體系
教學安排中,數學教師應相對穩定于一定專業,這樣有利于深入專業系科,了解專業學習對數學的要求,并在教學中體現。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學不必對理論推導、證明要求過高,應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降低理論專業針對性。
2.降低理論深度,精簡理論推導深度
對于過分繁瑣、抽象的理論和推導證明要進行精簡。精簡的方法可以采用重視理論本質的通俗表述,強調定理的條件、結論,借助幾何、圖形或數量關系加以說明等手段進行,通過精簡理論,達到削枝強干,保障基本知識落實的目的。 比如微積分中的微分中值定理,只借助幾何圖形和具體函數說明即可;極限概念以描述性定義為主,降低嚴密定義的要求;換元積分法以湊微分法為主,對第二類換元法只通過例題介紹等。
3.突出數學知識的應用
高職數學教學要徹底實現由學科型教育向應用型教育的轉變,把以理論知識為重點轉變成以數學的應用為重點,進行實用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學集中于一年級,學生對專業課的接觸還很少,要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來聯系實際。例如從物理學實際問題引入導數的概念;重視定積分概念引入實例的教學。
4.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
在數學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科學的思考方法,懂得遇到實際問題應如何思考才能準確、徹底、迅速地把問題解決,能夠由表及里、去偽存真,辨析出原因的主次;善于從復雜的實際問題中提煉和歸納出數學模型,再進行數學處理。
(二)教育思想、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方面
(1)教育思想上,教師要把以知識繼承性為主的教育觀念轉變到著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素質;從過分注重教師傳授轉變為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
(2)教學設計上,教師要力求從學生已有知識和學生學習情況的實際出發引入新課;啟發誘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掌握重點知識;舉例、練習加深理解知識,突破難點,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特別要做到:①在介紹數學概念的時候,力爭以實例引入,使概念盡可能不以嚴格“定義”的形式出現,而是結合自然的敘述,輔以各種背景材料,順勢引入減少數學形式的抽象感。②在介紹基本定理的時候,盡可能地在通俗易懂的敘述中漸入主題,既交代了來龍去脈,又沖淡了抽象成分,讓學生有一種“水到渠成”之感。③在講解運算規則和規律時,用一些精簡易記的文字語言解讀數學公式,加強學生對數學公式涵義的理解。
(3)在教學方法上,數學教學還要針對學生基礎知識水平低的狀況,研究因材施教問題。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要設定不同的目標和要求,選擇不同深度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保證學生在原有知識水平上,為學習專業知識準備好必要的數學基礎。主要采用:①案例教學法。所謂案例教學法,是教師通過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以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為引導,以案例為基本素材,將學習者引入一個特定的真實情境中,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促使學習者充分理解問題的重要教學形式 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可以生動形象地進行教學,有助于學生建立概念,歸納總結出要掌握的知識。建立高等數學案例庫,由實際問題引出數學知識,然后將數學知識應用于處理各種生活、工程等實際問題中。同時開展案例教學,縮短教學情境與實際生活情境的差距,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②探究性教學法。所謂探究式教學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探究教學環境,讓學生通過實驗、 觀察、 獨立思考、 合作交流等去學習知識、發現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高職數學的探究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主活動和直接體驗為基本方式的一種新穎的課堂教學方式, 符合課程改革的理念,也是課程改革極力倡導的教學方式。③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是教師通過引導、 設疑、 啟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從而使學生努力探求知識的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的方法很多,如比喻啟發、 問題啟發、 類比啟發、 實驗啟發、 直觀啟發、 情境啟發等,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具體內容和學生實際經驗采用不同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在應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時,注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相結合,達到和諧的有機統一。
(三)與專業相結合,遷移學習興趣
高職學生學習數學,如果看不到數學與專業學科之間的聯系,即使進行了大量的數學運算和邏輯推理,也不懂得如何在專業學科中應用,那么,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將無從談起。 因此,高職數學教學必須轉變觀念,使教學由知識型向能力型、應用型轉化。在教學中要充分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教學中應加強數學與專業學科之間的橫向結合,擴大專業學科向數學的滲透,填補數學教材中專業知識的短缺,拉近數學與專業學科的距離。當學生看到數學在專業課中的廣泛應用時,就獲得了學習的動力,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增強了數學的應用能力。
總之,在高職教育中,我們必須準確認識到數學課的基礎地位與作用,結合專業特點不斷地轉變數學教學思想、改進數學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加強數學思維應用能力的培養。在信息時代,數學將日益滲透到經濟生活的一切領域,數學素質將成為求職的重要因素。因此,數學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陳曉平.新編職教數學應用篇[Z]. 江蘇省南通市教研室,2005,(6).
[2]劉平,張俊峰.高職數學教學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 .教育與職業,2006 ,(8).
作者簡介:陳勁(1961-),女,湖南攸縣人,研究方向:高職數學教學,副教授,單位: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