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剛 竇麗娜


[摘要] 目的 探討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方法 以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88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式不同進行分類:對照組(n=44,采用甲鈷胺治療),觀察組(n=44,采用甲鈷胺+α-硫辛酸治療),對比兩組最終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正中神經SCV、正中神經MCV、腓總神經SCV以及腓總神經MCV均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總有效率97.73%顯著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43.18%(P<0.05)。結論 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α-硫辛酸結合甲鈷胺進行治療,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不僅改善了患者的神經傳導功能,還顯著提高了治愈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α-硫辛酸;甲鈷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有效率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1(a)-0180-02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常由胰島素分泌缺陷、受損生物作用引起血糖增高[1]。其周圍神經病變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臨床表現為患者上下肢對稱型疼痛、肢體末端針刺樣痛感堯或體表感覺異常等,嚴重者甚至導致下肢癱瘓[2]。該研究對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88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α-硫辛酸并結合甲鈷胺對其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所選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88例患者均符合相應的研究標準,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成兩組,即對照組合觀察組,每組44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范圍為40~72歲,平均年齡(63.54±4.37)歲;病程范圍為2~10年,平均病程(5.48±3.97)年;觀察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范圍為43~77歲,平均年齡為(68.32±5.62)歲;病程范圍為1~12年,平均病程(6.03±4.21)年。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與,個人及家屬都簽訂相關知情同意書。兩組間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各項資料均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試驗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甲鈷胺分散片(卓和)(國藥準字H20080290,規格:0.5 mg×30片)進行治療,將1.0 mg藥物磨成粉后與100 mL生理鹽水混合均勻,靜脈注射給患者,1次/d連續治療1個月后改為口服,1次/d,1.0 mg/次,連續治療2個月。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α-硫辛酸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6403,規格:20 mL:0.6 g×5支)進行治療,將0.6 g藥物與250 mL生理鹽水混合均勻,靜脈注射給患者,1次/d連續治療1個月后改為口服,1次/d,0.6 g/次,連續治療2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治療后正中神經SCV、正中神經MCV、腓總神經SCV、腓總神經MCV進行統計記錄;②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有效性進行統計記錄。顯效:治療后癥狀消失,MCV及SCA恢復正常或升高大于5 m/s;有效:治療后癥狀改善明顯,MCV及SCA升高少于5 m/s;無效:癥狀沒有改善,MCV及SCA沒有變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例數/總例數×100.00%[3]。
1.4? 統計方法
文中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2個月的治療,觀察組中的患者正中神經SCV、正中神經MCV、腓總神經SCV以及腓總神經MCV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見表1。
對照組治療顯效7例(15.91%)、有效12例(27.27%)、無效25例(56.82%),觀察組治療顯效32例(72.73%)、有效11例(25.00%)、無效1例(2.27%),見表2。
3? 討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導致糖尿病患者的人數逐年增加[4]。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作為糖尿病的一種常見慢性并發癥,容易因糖尿病導致患者身體代謝機能出現紊亂,神經營養因子缺乏,細胞因子異常等因素引起各類周圍神經發生病變[5]。臨床上常采用甲鈷胺進行治療,其為一種內源性輔酶B12,可有效預防軸突變性修復被損害的神經組織,但單獨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藥效持續時間短,長期服用還會導致肝功能損傷[6]。α-硫辛酸為一種新型脂溶性和水溶性輔酶藥物,可消除能與其進行反應的氧自由基,使得抗氧化物質再生,有效抑制多元醇的旁路,加大其周圍血神經流量,從而提升神經傳導速率,改善營養狀態;α-硫辛酸一旦進入機體就會對內皮細胞以及內皮素的生成產生抑制,調節細胞中的紊亂現象,起到保護屏障的功效[7];該藥物還可幫助胰島素恢復應答能力,進一步對細胞產生刺激,促進葡萄糖的生成,氧化生成肝糖原,恢復糖的代謝;除此之外,α-硫辛酸還能保護已經受損了的心臟和肝臟,抑制癌細胞[8]。自本文中,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正中神經(SCV)、正中神經(MCV)、腓總神經(SCV)以及腓總神經(MCV)均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總有效率97.73%顯著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43.18%(P<0.05)。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不僅改善了患者的神經傳導功能,還顯著提高了治愈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司芹芹,牛曉紅,李俊巖,等.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震動感覺閾值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9):2175-2177.
[2]? Mona.Allam,Marwa.Muhammad. Effects of moderate exercise training and detraining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J].Benha Medical Journal,2018,35(2):150-156.
[3]? 王秀麗.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震動感覺閾值(VPT)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6):58-60.
[4]? 陳雪琴,陳榕榕.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6):173-174.
[5]? 王雯菁.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探析[J].全科口腔醫學雜志:電子版,2018,5(20):123.
[6]? 王艷.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8,5(28):86-87.
[7]? Joanna Kosacka,Katrin Woidt,Klaus V.Toyka,et al.The role of dietary non-heme iron load and peripheral nerve inflam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PN) in obese non-diabetic leptin-deficient ob/ob mice[J].Neurological Research,2019,41(4):341-353.
[8]? 趙慧娟,趙令君,孫海峰,等.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老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 37(6):1359-1360.
(收稿日期: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