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素梅

【摘要】? 微課作為當下教育領域的創新教學模式,得到廣大師生的認可和支持。本文結合自己的課題研究工作和教學實踐,探討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方法及其作用。
【關鍵詞】? 微課 生物教學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33.9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7-181-01
微課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知識點(如重難點、易混淆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本人于2017年初主持了教研課題《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研究》實驗工作,嘗試將微課應用于教學中。2020年春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各級各類學校都推遲了開學時間,教育部門提出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建議,開展各種在線教學活動,微課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本文將以實例方式,分析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及其作用。
一、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建立微課資源庫和課題組微信群以及微信公眾號,加強微課推送
通過幾年的研究,課題組構建了一個適用的生物微課資源庫,以用于課堂教學及學生課前課后自主學習。為了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有選擇的利用微課學習,我們建立了微信公眾號“YXYZ生物課題組”,將我們制作、收集整理好的微課資源上傳至公眾號,并利用微信群推送,學生可以利用網絡通過多種渠道獲取生物微課資源,豐富現有的學習方式。
(二)初步構建微課的應用模式,加強微課在教學各環節中的應用
微課適用于高中生物教學各個環節。課前教師將微課提交到平臺上,每個微課的時間一般控制在3-8分鐘內,一節40分鐘的課時根據需要放1-3個。課堂上進行合理的教學活動設計,主要有教師講解、學生思考討論,教師點評反饋等活動。穿插微課進行知識講解是一節課的主體,也是微課應用于教學的主要表現形式。課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地去觀看相應的微課;還可以將觀看過程中存在的疑問提交到微課平臺上,形成師生或生生互動的良好學習氛圍。微課應用模式流程如下圖所示:
二、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擴展延伸課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的生物教學往往偏重于課堂教學,對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不是很重視,這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微課教學是通過視頻錄制的形式將教學過程給記錄下來,因此在課前、課中以及課后,學生都可以借助微課視頻進行學習。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更新上傳微課課件,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微課學習,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吃不飽”與“跟不上”的學習差異問題。同時,教師個人資源半透明化,實現資源共享,這樣做有利于學生提前預習和熟悉講課內容和思路,對講課形式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后,聽課效率便會大大增加,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思考和提出疑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有利于進行直觀教學,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微課是一種視頻呈現媒體,使教學過程更加直觀。例如,“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一節重難點是“減數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變化(包括數量變化、形態變化、行為變化等)”、“受精作用中精卵如何結合”等。傳統講授法學生難以理解,更難以記得牢固。而微課可以通過制作視頻中生動的變化圖像模式來解決,這樣將抽象化的減數分裂過程具體化,攻破難點。再如選修三《胚胎移植》一節,有關早期胚胎發育、胚胎移植、妊娠、分娩等過程內容比較抽象,學生感覺非常深奧、因而學習起來比較吃力。筆者從網上下載胚胎移植相關的視頻,剪輯、精簡,加上解釋概念原理的Flash動畫等,重新整合,配上講解,制作成7分鐘的微課。通過微課視頻展示相關過程的動態變化,突破時空的限制,化抽象為形象,變微觀為直觀,幫助深化理解“胚胎移植”這個概念及其系列變化過程,實現了難點的突破,達成教學目標。
(三)有利于創設實驗情境,優化實驗教學過程
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受教學課時、實驗器材、時間條件等因素限制,許多實驗(包括科學發展史的探究實驗),難以在實驗室如期完成。微課的出現,突破了實驗場地、器材、時間等條件的限制,一些需要時間較長的實驗,可以通過微課視頻來直觀展示。如“DNA的粗提取與鑒定”這個探究性實驗,需要耗時大約55分鐘,教師很難在有效的時間內指導學生完成該項實驗。同時該實驗過程比較繁鎖,比如共有“三次過濾,兩次析出,七次攪拌”、加入“兩次蒸餾水,三次NaCl溶液,一次酒精”等,這么多鎖碎環節學生很難一次記得住,而利用微課進行實驗教學,能夠大大縮短教學時間,使整個實驗過程更加直觀,提高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提高生物實驗的教學效果。
再如《植物生長素的發現》一節,一系列的探究實驗,因受時間、實驗條件等限制,不可能重復各個實驗,我將該節課的實驗內容制成8分鐘的微課,把課本單純的實驗圖制成動畫視頻,并通過動畫模擬部分實驗,且配備清晰的講解,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另外我將微課放到我們班級的微信群,課前學生可以觀看微課預習,完成導學案;課堂上對微課中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共同探討;課后還可以觀看微課進行知識鞏固,提高學習效果。
微課提供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微課穿插于課堂教學中,形象直觀,有效突破教學難點。微課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依托于傳統教學設計的教學資源,這一教學資源可使傳統教學更加靈活,充分實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本論文系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研究項目《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課題批準號:2017YQJK207)的研究成果之一】
[ 參? 考? 文? 獻 ]
[1]劉福城,肖安慶,李通風.微課小環境下教學模式的探討——以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4,(2)58.
[2]李偉平.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3]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4]陸林.談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6,(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