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提升,有效教學的思想已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學活動當中,不僅給教師的教學理念帶來革新,還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提升。初中物理作為學生基礎教育階段知識學習的主要學科,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受限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對學生的主體培養和課堂引導存在問題,導致學生的物理能力一直得不到提升。因此,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研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有效教學;有效性研究
初中教育階段是學生知識發展的“黃金期”,物理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學科之一,打牢學生學科基礎,提升學生學習技能始終是教師教育發展的方向。然而,在部分地區的教學中,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存在“學不進去”“學不會”等現象,嚴重阻礙學生的內在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的教學手法和環節設置存在問題。因此,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從生活角度、問題環節、教學主體三個方面對此進行探究。
一、從生活角度出發,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物理知識大多來源于日常生活,將生活中的事例導入學生的學習當中,將有助于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物理知識大多晦澀難懂,對于正處于發育時期的初中生老說,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但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出發,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更好掌握。因此,在物理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從生活角度出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發學生對知識的生活聯想,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課堂質量得到雙重提升。
例如:在“光源、光的傳播”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容易了解光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與傳播條件,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入手,將生活中清晨的霞光、夜晚的霓虹、多彩的激光等圖片向學生展示,讓學生通過直觀的畫面了解到光沿直線傳播的概念。學生看到豐富多彩的環境照片后,都紛紛的豎起腦袋進行觀看,并回想之前學習“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道理。這時,我引導學生對“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是什么”這個問題展開探究。學生聽到問題后,都迫不及待的展開實驗進行討論。通過對生活實例的引導,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還能培養學生的探究心理。
二、從問題環節出發,提升學生課堂質量
課堂問題可以有效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授課質量,也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問題的作答情況,及時掌握課堂學情的變化,對下一步的教學安排采取“提前亮”的準備,保證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性。因此,在物理課堂活動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情基礎,靈活設計提問環節,引發學生對物理問題的思考,在檢驗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發展。此外,教師還應注意問題的難度,避免超綱、超限等現象,以此來達到以問促學的課堂效果。
例如:在“物態變化與溫度”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已對本節的知識點和水的物態變化得到初步的理解,我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課堂學習的質量,我根據學生的學情變化,設置以下問題:
1、在寒冷的北方冬天,戶外晾曬的衣服結了冰也會干,但地上卻沒有誰,請問冰去哪了?
2、水的物態變化需要什么條件?水蒸氣在什么情況下變成水?水在什么情況下變冰?
3、為什么要將溫度計的感溫泡全部放置于被測液體中,而不不能碰觸底部或杯壁?
4、為什么讀數時要與溫度計中的液柱持平?
通過問題的靈活設計,不僅能檢驗學生的學習質量,還在問題的啟發下,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從教學主體出發,促進學生基礎發展
在學生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因家庭因素、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響,或多或少的存在“理解偏差”“認知不足”等現象,對學生的基礎發展造成阻礙。這種差異化的現象,如不及時進行糾正和引導,將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抵觸等心理情緒。因此,在物理課堂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基礎發展,從教學主體出發,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兼顧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從而促進學生整體水平的發展。
例如:在“質量”的教學中,考慮考學生個體的基礎差異,我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按照學生的學情特點,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相互學習、供共同探究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學習基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此外,在合作學習的同時,我還設置一些探究問題,以此來促進學生整體水平的發展。
1、燒杯中的冰溶化成水,所含水的質量有沒有變化?
2、將鐵定敲彎,鐵釘的質量有沒有變化?
3、將鐵釘帶到月球,鐵釘的質量有沒有變化?
通過小組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有效滿足學生個體的學習需求,還能促進學生整體的發展。
綜上所述,有效的物理教學,不僅能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被激發,還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增強,并在問題的處理上,幫助學生提升對問題的探究能力。此外,注重主體發展,有效設置教學策略,還使學生的基礎發展得到保障。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希望廣大教師,從學生的基礎出發,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得到主觀滲透,從而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內在動力。
參考文獻:
[1]馬國武.新課程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學途徑探析[J].學周刊,2019(28).
[2]劉長春.淺談提高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策略[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