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本枝
摘要: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都離不開人們的不斷創新,離不開人們的持續深入探索改革,所以創新漸漸也就成為了每個人都需要擁有的一項優秀素養。基于此現實,平時具體針對小學生開展語文學科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們就有責任在傳授專業學科知識的過程中,著力研究多元適用措施培養鍛煉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促使他們高效完成當下學習任務的同時,獲得綜合深遠發展推動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生創新;能力發展
對于創新這一優秀品質的重要性,一直以來大多小學語文教師都有較為清楚的認知,但是受慣性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他們很少會在平時工作中開展相關教學培養活動,而只專心傳授專業學科知識,提高學生語文成績,最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們創新能力的發展。但是在當前新課程改革步步推進的大環境下,受素質教育思想理念熏陶的各小學語文教師慢慢轉變了教學思路,開始花費較多精力于研究如何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進而利用諸多科學措施對學生們進行了有效引導,促使他們在優質學習鍛煉中慢慢增強了創新能力。
一、強化知識積累,夯實學生創新能力發展基礎
創新不是憑空想象,也不是空中建高樓,而需要一定堅實的奠基,否則創新自然無法成為現實。據此,平時進行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特別加強基礎知識傳授力度,幫助學生夯實創新能力發展基礎,使學生創新行為擁有堅實奠基與良好載體。
例如,實際引導學生們學習高鼎的《村居》這首詩的時候,我特別引導學生在基礎知識學習活動中投入了比以往更多的精力。具體而言,首先在課前階段,我要求學生通過教輔、課外書籍等多種渠道盡可能多地了解本首詩相關基礎知識,并在綜合分析整理過程中特別明確自己無法理解領會的知識點,以備課上著重聽講。接著,進入課堂教學時間,我又科學采取了系列適用于當前所講基礎知識的、能夠為所教學生接受的多元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們通過深入有效學習夯實了語文知識儲備。基于此,在我預留出的自主空間里,學生們就可以由所學基礎知識獲得啟發,以進行拓展而深入的探究思考活動,從而不僅可以挖掘出這首詩更加深入的思想內涵,同時還可以使自己的創新意識得到有效啟發,最終通過切實優質鍛煉增強創新能力。
二、打破傳統束縛,給予學生充足自主探索空間
在以往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傳統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們的思維,無法促使學生積極探究創新,自然也就阻礙了他們創新能力的發展。據此,在當前小學語文課堂上,每一個任課教師都需要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打破傳統束縛,給予學生充足自主探索空間,便于學生在自由自主思考探索中慢慢增強創新能力,實現綜合發展。
例如,平時語文課堂上組織學生們學習《開滿鮮花的小路》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我打破了傳統慣性教育思維的束縛,留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索空間。具體而言,在課堂一開始的導入環節,我并沒有如以往那樣以自己為主完成相關教學活動,而將此環節的主導權交給了學生,即要求學生基于課前準備自行完成新課內容導入任務,以為之后積極深入學習奠定基礎。接著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我總是根據情況尋找時機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探究課文相關知識,如:在講解基礎知識的時候,我會穿插一些提問,要求學生們積極思考并進行回答;進入課堂練習環節,我不僅會提供練習題要求學生們思考解答,同時還會鼓勵學生深入探究所學知識點以嘗試設計一些優質習題,與同學互換解答等等。在此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看問題的角度都會慢慢變得多元化,且開始有能力發掘新的知識解讀方式,那么相對應地,他們的創新能力自然也就實現了大幅度拓展。
三、鼓勵深究質疑,促進學生創新思維有效拓展
創新能力的發展離不開創新思維的形成與拓展,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平時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深究質疑,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有效拓展,為其創新能力增強提供推動力量。
例如,在語文課堂上帶領學生們學習《大禹治水》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我在為學生們講解完相關基礎知識以后,又特別為學生們預留了一定的課堂空白,鼓勵學生們在此期間繼續深入閱讀探究本課知識,并大膽提出自己的一些疑問。于是,學生們紛紛提出了如“大禹身上哪些精神比較值得我們進行學習?”“大禹為什么會想到疏導這一治水方法?”等問題,并且基于我的點撥自行探尋到了問題的答案。在此過程中,每一個學生的語文思維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創新思維得以有效拓展,進而也就為其綜合創新能力步步增強提供了有效推動力。
總之,擁有創新精神的每一個人不僅可以有效促進自身綜合發展,同時也可以為整個社會進步貢獻很大的力量,所以,即使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們也需要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即研究應用系列有效指導策略,促使學生的創新能力水平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程國元.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學周刊,2020(03):64.
[2]何雄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關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20(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