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莎
摘 要:小學生年齡小,接受能力強,這一學段是他們責任感形成、發展的最佳時期,開展小學生責任感培養評價的研究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責任意識。小學生責任感的培養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密切配合。學校應做好正確教育引導,每個家庭應注重習慣養成,全社會要營造良好的環境影響。只有學校、家庭、社會的和諧統一,互相支持,高度重視,才能取得小學生責任教育的實效。
關鍵詞:責任感;培養;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1-01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01-0023-02
責任感從本質上講要利己,又要同時利他人、事業、國家、社會,當自己的利益同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時,要以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為重。人只有有了責任感,才能具有使得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勇氣,才能感到無數有意義的事需要自己去奮斗,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才能真正得到人們的信賴和尊重。
小學生年齡小,接受能力強,這一學段是他們責任感形成、發展的最佳時期。對他們而言,責任感是指逐步培養的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觀念、逐步提高對自己行為的社會意義的認識,進而力求在小學階段就切實地打下集體責任感、社會責任感、國家責任感、人類責任感的基礎,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做好積極的準備。隨著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使在校小學生主動學習、學會關心、學會合作、學會負責,引導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以及責任感,已成為教育工作的主流意識。
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郭興小學(筆者當年在該校任教)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小學(學校六百多名學生,將近一半的學生周一至周五住校),學生大部分來自周邊的鄉村。他們是名副其實的留守兒童,因為爸爸媽媽早已外出打工,年幼的他們要么是爺爺奶奶帶,要么是直接讀寄宿。由于學生絕大多數是留守兒童,他們學習主動性不強,自理能力差,人際關系處理不好,特別是缺乏對自己、對父母、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感,表現出一種對學習、對生活、對自己或是對他人不負責任的態度。為此,筆者選擇把小學生的責任感培養作為班級管理的突破口,并以此帶動和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提高他們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基于小學生責任感培養評價的研究,筆者嘗試了以下幾點做法:
一、在活動中增強學生的責任感意識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同時兼任班主任,工作強度其實很大。雖然入學很長時間了,但是一半以上的學生連鞋帶也不會系。一問,學生們說媽媽沒有教,所以不會。班上有部分學生在去年已經成功地加入少年先鋒隊,成了其中一員,可是還不會系紅領巾。課下筆者常因為要幫助學生們系鞋帶而困惑不已,不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針對以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問題,作為班主任的我,其實想了不少辦法。就在他們一年級下學期時,筆者開展了班級系紅領巾和系鞋帶比賽。筆者先在課上一步一步、手把手地示范,教會他們系鞋帶和系紅領巾;再告訴他們今天我們要玩個游戲——系鞋帶和紅領巾比賽,看看誰的速度快,又完成得很好!學生們一聽說要玩游戲、參與比賽,還有相應的獎狀和獎品,聽得可認真、可專心啦!一雙雙小眼睛聚精會神地看著,一雙雙小手蓄勢以待。筆者說游戲開始,學生便分成小組開始比賽啦。全班分成六個小組,PK后每組選出一名優勝者,這六名優勝者再進行PK,選出第一、二、三名。學生們全身心地投入,筆者也趕緊拿起手機記錄了活動的精彩瞬間。綜合兩個比賽的得分情況,筆者利用圖片進行了一個活動總結。筆者告訴學生:“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小主人,從今往后要開始對自己負責啦。做一名有責任感的小學生要從系好鞋帶、系好紅領巾開始!看看我們班有多少小主人,能夠照顧好自己。同時,也讓爸爸媽媽看看,我們長大啦!”
二、以活動的開展提升學生的責任感
學生在學校展現出來的生活中的問題已經開始一點一滴在解決。可學習上的問題也擺在那兒,也挺讓人頭疼。所有的教師一致認為,學生們不愛學習,學習主動性不強。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學生基本上回家不會也不愛寫作業,課上的學習表現也是馬馬虎虎。面對這一情況,起初,筆者的內心是非常不適應的。因為學生在家屬于脫管狀態,大部分學生的爸爸媽媽不在家,爺爺奶奶對學生的學習也不夠重視,也有的表示無能為力。作為教師的我們只能孤軍奮戰,勇往直前。筆者是一個喜歡和學生玩游戲的老師。筆者想從學生愛玩游戲的特點入手,在學習上開展幾個有意思的游戲活動或是比賽,把學生的學習責任心培養起來。以語文課上的寫字為例,筆者告訴學生:“每次作業完成得好的,老師會在你的作業本封面畫上一個小紅星。小紅星集齊了五個可以換一個小月亮;集齊了五個小月亮的可以換一個小太陽;集齊了三個小太陽的,老師就幫助你實現一個小小心愿。”學生在開展這樣的活動后興致高漲,平時沒有完成作業的情況變少了;書寫潦草的也越寫越工整了;連一個個小馬虎也看不見了。看到這樣的情況,看到學生學習上一天天進步,筆者很欣慰,真的!學生的責任感不就在這些小小的活動中慢慢地形成了嗎?
三、以期末的學生評語做好責任感評價
筆者認為現在學生的責任感的缺失有許多方面的原因,其具體情況如下:一是學生因素。現代社會信息快速發展,學生接觸的各種信息越來越多,一些學生能力普遍較高,通過一些不平常的方式表現自己,希望得到他人關注,從而出現上課講小話等情況。二是家庭因素。家庭的經濟、社會地位都明顯影響到學生的思想,不合適的家庭教育方式、觀念往往會造成一些學生的責任感缺失。而過分放養孩子則容易導致孩子上小學了還不會自己穿衣、吃飯等嚴重問題。三是教育因素。小學階段是人一生發展的基礎時期,它將深刻地影響學生性格的形成。大部分人過分地強調學生的成績,對能力的培養、性格引導、責任感教育不重視,高分低能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基于此,筆者計劃以期末的學生評語做好責任感評價。班主任在每個學期末都有一項常規工作——撰寫學生評價手冊。筆者嘗試著把學生的責任感方面的情況通過一首首小詩一一呈現給家長們,希望得到家長們的認可,從而促成家校合作。
四、結語
筆者深知小學生的責任感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它的有效性決不單是靠學校教育所能奏效的,必須進行綜合研究、整體實施。只有學校、家庭、社會的和諧統一,互相支持,高度重視,才能取得教育的實效。筆者希望通過對小學生責任感培養評價的研究,能使學生們學會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為造就新一代合格的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責任感公民打下扎實的基礎。希望筆者的一些微小努力能給學生帶來一些光亮,照亮學生前行的路,溫暖每一個有缺失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宋真理.小學生責任感的現狀及培養對策研究——以大連市西崗區部分小學為例[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5.
[2]黃雅芩.用科學的評價促進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J].中小學德育,2017(4):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