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燁平
【摘 要】目的:研究優化頑固性、聚合性痤瘡臨床治療效果的方法,提高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方法:基于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可用的痤瘡治療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通過對比分析的方式,觀察針灸治療和口服藥物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以此來全面提高痤瘡的治愈率。結果:對比分析實驗表明,不同的方法都有其自身的治療優勢及不足。結論:想要解決頑固性聚合性痤瘡問題,應當使用內外合治的方式來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聚合性痤瘡;臨床治療;內外合治
【中圖分類號】R82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2
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疾患,可在皮膚上形成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等,具有多形性、易變性、反復性及持久性等臨床特點。在治療痤瘡問題時,醫療人員應當結合具體的治療案例來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為了能夠充分分析出頑固性聚合性痤瘡的基本特點,并有針對性的研究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的方法。本文從某醫院在2017-2018年期間收治的痤瘡患者當中隨機選取了150例患者,將其平均分成兩組,分別為針灸治療組以及口服藥物治療組,每組75例患者。結合患者的病歷資料可以看出,針灸組的患者當中有男性患者50人,女性患者25人,患者年齡在20-5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2.51±4.3)歲,其患病時長為0.5-2年之間。而口服藥組的患者當中有男性患者45人,女性患者30人,患者年齡在19-5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07±2.16)歲,其患病時長為0.3-1.5年之間。從基礎資料上來看,兩組患者的病例信息差異性不大,可以進行對比分析。
2、方法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醫療人員需要先找到患者出現痤瘡問題的根本原因,然后進行化驗,分析出痤瘡的具體類型,然后有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的診療工作方案。在分組治療的過程中,醫療人員需要征求患者及家屬的同意,針灸組涉及到對毫針的選擇及消毒。一般采用0.25 mm×40 mm 毫針,結合人體穴位分布圖,由專業的中醫診療工作人員進行針灸操作。每針每次捻轉 1 min,頻率 120 r/min,以患者自覺有酸麻脹感覺為度,通常針灸的時間應當在25-40min之內。針灸的次數不宜過于頻繁,通常以一周1-2次為宜,具體還需要結合痤瘡的頑固性程度及患者的康復情況設置針灸次數。而口服藥組主要選擇的藥物是目前比較常見的鹽酸米諾環素膠囊,醫療人員在控制藥物服用劑量時,應結合患者的體重、痤瘡的大小進行設置,通常標準體重的男性成年人一次可以服用50 mg,服用頻率為每日 2 次。這是由于劑量過小無法達到治療效果,而劑量過大則容易產生副作用。
3、效果判斷
對比實驗的目的就是為了研究出哪種診療方式的臨床治療效果更好,這還需要從患者對診療工作的滿意度、整個治愈周期的長短以及患者皮膚上痤瘡的恢復情況來進行詳細的分析。一般醫療人員會將臨床治療效果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治愈:患者的頑固性聚合性痤瘡被完全治愈,皮膚炎癥被徹底消除。有效:通過一系列的治療工作之后,痤瘡問題有了明顯的好轉,但并未根除,仍然需要進一步治療。無效:患者的痤瘡問題完全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二、結果
1、治療效果
從針灸治療的角度來看,其治療的效果比較好,治愈率相對較高。但是,有許多患者不適應針灸治療的方式,且針灸治療周期相對較長。而口服藥物的治療方法相對較為簡單,只需要按時服藥,因此能夠減輕診療過程中患者的痛苦程度,患者的滿意度也比較高。從本次對比實驗研究過程中所選擇的150例患者臨床治療工作的基本數據來看,兩種方法都有一定的優勢和不足,具體的治療效果數據統計表格如下表所示。
結合表格的數據可以發現,兩種方法的綜合治愈率相同,這就表示二者都適用于對頑固性聚合性痤瘡的臨床治療工作。
2、不良反應
在對比分析臨床治療效果時,還涉及到是否會出現不良反應的問題。這是影響治愈效果以及患者滿意度的關鍵所在。一般來說對于口服藥物方面,比較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藥物過敏問題。而對于針灸法的治療工作來說,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頭暈惡心等情況。綜合觀察這150例患者的診療數據可以發現,藥物過敏情況有2例,食欲下降問題有1例,頭暈問題有3例,綜合滿意度高達96%。
三、討論
痤瘡是一種多因素疾病,內分泌因素被認為是主要發病因素之一。皮脂分泌增多、排出不暢是引起毛囊周圍及其深部炎癥的直接原因。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患者之所以會出現頑固性、聚合性痤瘡,除了日常飲食不當之外,主要是由于其體內濕氣過重,濕聚成痰,日久血絡郁滯,濕熱瘀互結于肌膚所致。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采用了針灸治療的方式。而鹽酸米諾環素膠囊屬于西藥的一種,其具有抗生素的成分,能夠消滅人體當中的細菌微生物。但是,長期服用會導致微生物產生抗藥性。基于此,醫療人員想要提高痤瘡的臨床治療效果,就應當總結不同治療方式的應用優勢,并研究將這些治療方法有機結合起來的方式。這就是醫學人士常說的內外合治法,這種方法目前在我國臨床診療工作當中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值得進行推廣應用。
不過,在實際應用這種新型治療方法時,必須要保證醫療人員能夠對各種治療方法的應用優勢及注意事項有一個綜合的、全面的了解,并且,能夠結合實際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的問題靈活設置解決的方案。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治療工作的效果,改善痤瘡的炎性病理環境,真正解決頑固性聚合性的痤瘡問題,這就對醫療人員的專業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王宇丹,劉蘭,雷文霓.膿皰型聚合性痤瘡中西醫治療護理體會[C]//2015全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2015.
劉冬梅.五苓散加味配合中醫護理治療聚合性痤瘡的效果分析[J].世界臨床醫學,2015,9(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