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芳
[摘要]語文學習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終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語文閱讀作為語文學習的延伸,能很好地促進小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情況越來越引起重視。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特殊的年齡階段,對于閱讀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語文閱讀能使小學生對課內學到的知識加以鞏固,培養高尚的情操,拓展知識,提高語文素養,使其健康成長,促進終身學習發展。本文主要是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的現狀分析及改進策略,通過研究以期能夠提高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的質量和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閱讀,語文閱讀
語文閱讀可以使小學生提升寫作及閱讀理解的水平,開拓小學生的視野。但在我國,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工作開展的并不理想,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教師更注重的是課本內容和課堂知識的講授,考試也著重考察課本中的內容。語文閱讀活動沒有引起重視,這就造成了語文閱讀活動缺乏專業性的指導,猶如一盤散沙。
一、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的現狀分析
(一)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缺失
興趣能夠調動人們的積極性。本研究認為,有興趣、感興趣就會有動力去做一件事,如果小學生對閱讀感興趣,那么他們一定會喜歡閱讀,進行閱讀活動,并且長時間堅持做語文閱讀這件事情。21世紀是個信息化的時代,科技發展比較迅猛,家庭生活進入了智能化。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可以說已經到了泛濫的地步,比較會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對于電子產品沒有抵抗力。電子產品所傳播的信息比閱讀傳播信息的速度快,信息量多。在空閑時間小學生們多數都會在家玩電腦、玩手機等一些娛樂活動,如果讓小學生在看書和電子產品之間選擇,相信孩子一定會選擇電子產品,這樣會使小學生的閱讀時間大大減少,電子產品對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二)小學生閱讀習慣不良
想要提高語文閱讀的效率,制定閱讀計劃很關鍵。在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詞時,有一多半的小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少部分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能比較差,需要尋求其他人的幫忙,還有極少數人在遇到問題時選擇逃避,這樣可能導致問題越攢越多。在閱讀方法和習慣方面上,教師的教育指導不足。小學生具有的向師性的特點,教師應注意規范閱讀步驟,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正確引導學生。
(三)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時間沒有得到保證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語文閱讀的時間嚴重不足。我國現行的教育制度的實質是應試教育。在現代社會應試教育風氣的影響下,家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顧及孩子的感受和興趣愛好,給孩子報名參加了很多輔導班、興趣班,例如學英語、學作文、學舞蹈等,占用了小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給學生安排的很滿,有些小學生經常感慨周末上課的時間比平時上課的時間還多。有時晚上放學之后也要上輔導班,家長一味地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一般不會給小學生主動創造語文閱讀的時間。在學校,教師被應試教育束縛了思想,為了讓小學生考出好成績,通常采用題海戰術,在學校空閑時間一般都用來做題和講題,小學生的課后作業繁重,學習壓力較大。小學生要為了考試努力學習各類知識,有時還要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上完一天課通常教師會留許多家庭作業,小學生要完成教師布置的各種作業。加上有些家長干預小學生的課余時間,造成小學生空閑時間少的局面,導致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時間不夠。
二、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現狀的改進策略
(一)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鼓勵學生豐富課余生活
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才會進行閱讀,進而提高閱讀能力。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將知識一味地傳輸給小學生,這樣會造成小學生的片面發展。在學校里,許多教師會占用體育課、美術課等一些副科課程,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學數學、語文、英語,課后還要留很多家庭作業,導致小學生沒有時間進行語文閱讀。教師不光要重視小學生的智力方面,同時也要重視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讓小學生輕松學習,愛上學習,首要的條件就是不能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教師應該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感、興趣和創造力的發展,減少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有時間進行語文閱讀,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家校合作,發揮促進作用
家庭是除了學校之外孩子進行學習和生活的另一個重要環境。小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主要場所在課外,如果只靠學校的督促是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的,需要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的觀念有所轉變,對于語文閱讀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只要是對孩子有益處的書,家長都會支持。家長最好和孩子一起閱讀并交流,督促、指導孩子。此外小學生家中應該有一些藏書供孩子閱讀,家長應該給孩子提供充足的閱讀資源,為孩子購買適合他們閱讀的兒童讀物,讓小學生在濃厚的閱讀氛圍中提升自己。
(三)定期舉行語文閱讀交流活動
教師要起帶頭作用,學校才能有良好的閱讀環境,教師要愛讀書,學生才能愛讀書。教師可以和學生經常交流自己的讀書心得與體會,激起學生對閱讀的求知欲望。學校應該定期舉行讀書交流活動。以班級為單位進行交流,在班級開展讀書筆記、閱讀內容的展示活動。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談論讀書的內容、書中積累的好詞好句、怎樣選擇一本好書、讀完這本書之后的感想、開展閱讀活動以來得到的收獲等,向老師和同學推薦你讀的書,和其他同學互相交換看。學校向學生推薦好書,全校組織早讀、午讀、寫觀后感等等,班級與班級之間進行評比,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逐漸積累知識。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對語文閱讀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閱讀可以提高個人修養,小學生在小學階段養成喜歡語文閱讀的好習慣,是一件受益匪淺的事,會使他終身受益。語文閱讀對語文的學習至關重要,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文化素養,是語文課堂學習重要的補充手段。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的現狀分析及改進策略,通過研究以期能夠提高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的質量和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