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如山 傅欽怡



摘 ? 要: 為提高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本文圍繞OBE“成果產出”理念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內涵,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自主性學習)+競賽(實踐性學習)+項目(創新型學習)”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通過對具體教學設計的策略分析,優化教育教學,實現各種教學資源的聯動。
關鍵詞: OBE教學 ? 視覺傳達設計 ? 教學策略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以學生學習成果產出為導向,人才培養理念、教學模式及操作方式緊密貼近產業發展方向及職業規范,契合當前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當前,我國積極開展OBE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探索,掀起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了什么”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了什么”為主體思路的教學改革浪潮。本文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例,探討和研究OBE理念下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策略和實現路徑。
一、OBE理念的內涵
OBE成果導向教育強調學生最后取得的專業技術成果。OBE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取得的預期學習成果是什么?學生取得預期學習成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有效實現預期目標?如何評估學生學習成果?基于此,在組織教學時必須分析專業和工作崗位,以此制定課程目標和規劃,較好地實現預期學習結果。這一理念同我國眾多應用技術型高校的人才培養辦學定位是不謀而合的。
在當前競爭日趨激烈的就業市場中,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的核心競爭力較多取決于學習成果水平,學習成果和本專業崗位要求、人才需求密不可分。通過學校教育,要求畢業生達到一定的知識獲得和能力掌握的要求,培養目標需要通過各種課程及教學過程實現。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畢業生需達到的畢業要求是配合人才培養目標制定的,希望通過系統性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能力,以保障本畢業生的綜合能力及培養質量。可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新時期的人才培養,要以就業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學生能力致效為手段,著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將“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成果產出”一體化貫通。
二、實踐教學結構
在當前設計學專業本科傳統教育模式中,一般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設置為中心,課程目標更多地致力于使學生完整地、系統地掌握本門學科知識。在這個過程中,通常由教師進行課堂講授,布置作業并進行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課程之間的關聯性,導致學生的自學能力很少得到培養,尤其是創新能力、合作與表達更是無從談起。學生大多處于被動的課堂聽講狀態,留給他們主動探索、互相討論和積極思考的時機很少。眾多高校在人才培養方案制訂、教學實施和課程設置等方面還缺乏與企業的真正對接,尤其缺乏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需要將課程目標、人才培養方案(畢業要求)同學生的職業素養結合起來,成果產出是其中重要的鏈接,共同建立一體化教學結構(圖1)。這種教學結構的重點由教師向學生轉變,將單門課程教學融入整個人才培養體系,實現學生為重、教師為輕,主要目的是將課程目標及教學內容的設置契合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成果產出為導向,突出能力的培養,為企業培養出專業人才。
三、實踐教學內容
“三位一體”的立體式教學模式,即立足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OBE方案實施為目標,以學生為中心,采用“課堂(自主性學習)+競賽(實踐性學習)+項目(創新型學習)”(圖2),注重對預期學習效果的把握,以便實現預期學習結果,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縱向貫通的“三位一體”課程體系,即將OBE成果產出教育理念融入專業教學各個環節,以學生為中心,形成課堂上引導性學習、通過競賽進行實踐性學習、通過項目進行創新型學習,結合立體式教學模式及漸進式系列課程,實現知識能力一體化,方法和手段一體化,理論和實踐一體化。
2.通過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利用競賽或項目帶來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真正體現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教師和學生可采用多種手段(線上+線下)互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思考、討論,通過創新和主動實踐自主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最終實現理論知識、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學習方法等全方位的深度融合,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實現“以知識為中心”向“以素質為本”的轉變,實現從知識到能力、從理論到實踐的轉變。
3.立體化教學模式是一項復雜配套的教學改革,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會影響教學效果。要根據OBE理念下的立體化教學模式的特點,改變傳統的考核方法,制定立體化教學模式試點施行和考核方法。切實發揮考核的導向功能,調動教師、學生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
總之,圍繞學生能力、知識和素質的培養構筑“三位一體”的立體化教學模式,是一種基于全過程質量管理理念的教學培養體系,以成果為導向,真正實現當前設計專業教學中的實踐能力培養和應用型專業特色。
四、實踐教學模式
要在當前現代化高校教育理念下實現傳統教育思想的轉型,需要扎實開展實踐教學,應用“基礎性——拓展性——研究性”的學習形式,從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概括、提煉經驗并運用于教學實踐指導中,從而確定教學的基本范式。通過以成果為導向的“課前導學、課中研學、課后實踐”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圖3),通過實踐和創新型研究,將學生課堂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真正實現課堂與企業的對接,從設計實踐的掌握程度進行綜合評價。
1.課程教學往往是以“成果驅動”為中心開展的,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結構、教學活動安排、課時分配及成績評定標準等,是與其他相關課程銜接的保障。將視覺傳達設計人才培養課程教學與競賽、項目“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相協調,分析和論證“成果”驅動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內在契合性,包括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地方)行業、產業特征、企業需求、崗位要求,以解決設計問題為核心,這是學習取得預期成果的前提。
2.在實踐教學設計中,教師需提前配置和優化教學資源。根據課程教學目標,整體設計線上和線下課程的教學資源,構建符合職業資格標準的項目化、實戰化、模塊化的一體化課程體系,明確以項目或競賽等成果為導向設計課程教學資源。項目分為兩種類型——課堂項目和課外項目。課堂項目是有針對性地涵蓋教學知識點的特定案例,課外項目是引導學生自學和自主拓展知識的開放式案例(如競賽、課題),利用競賽或項目帶來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真正體現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另外,課程教學資源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都需要圍繞教學目標引領下的課程學習成果的實現進行整合、建設;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實現多樣性的教學資源設計;根據學科發展及資源的時效性,教學資源需要動態優化設計并根據利用率和有效性適時更新和調整。
3.由學生參與的教學活動設計是實現“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的關鍵環節。將成果導向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相結合,以最終目標(學習成果)為起點,反向進行課程設計,開展教學活動、組織規劃課程內容、實施方案及完成這些課程內容的相關保障,需要教師的專業特長及科研能力支撐。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即課前導學、課中研學和課后實踐三個部分。課前導學包括對學生的學習任務單制定、SPOC學習、自練自測、課前作業等內容,可以當作一份教學活動開展的“說明書”進行;在課前導學基礎上進行授課指導,可以讓學生學習確定問題、任務描述,在分工協作的基礎上進行問題研究,直至解決。教師在這個環節只起到點撥和引導作用;課后實踐部分可以根據學生的問題及對具體技術的掌握程度進行實踐過程指導,要求體現學生的職業素養、鉆研和創新精神等。通過以上環節,實現學生知識層、能力層、素質層的綜合培養。
4.要突出學生的各種指標能力及成果,需要以個性化、科學、合理的評定方式對成果進行評估,即評價產出。評價產出一方面評估學生是否達到課程目標、畢業要求,另一方面評價結果作為反饋以調整教學設計、優化教學內容。為提高學生的職場競爭力,全面明晰企業崗位需求和專業能力,要求聚焦教學策略否達成預期學習成果進行多元化評價。首先,考核內容應綜合知識、能力和素養的系統化考核,避免單一作業考核;其次,采用多元化評價形式,如師生評價、同行評價、學生互評、自評等;最后,注重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尤其注重漸進式的過程性考核。
在進行成果的量化評價時(如課堂練習、最終設計方案),教師需梳理作品要求、成果設計形式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如插圖的主題思想、技法表現、設計發布環境等,以避免學習成果偏離教學目標;當進行質性評量時(如實踐報告、設計成果展示等),教師需設計評量尺度和向度的描述,如果采用了多元化評分形式,就需再設計相應的評價表(如圖4)。可以根據課程的不同調整評價指標的體系,保證評價的合理化、科學化。
總之,以成果為導向的“三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基礎性學習、拓展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綜合應用,是學生在定向要求下、在教師引導下進行的自主學習過程。這個過程既包含既定的學習內容和目標,又注重能力的訓練和實踐,更加注重學生嚴謹的學風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過程中實現“學會”。
五、結論
以OBE成果產出導向,基于全過程、全方位的“三位一體”能力培養的新理念對學生自主性、創新性、實踐性學習環節的探索,對促進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有助于實現理論與實踐、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結合,解決教師“滿堂灌”的問題,促使師生更多地關注設計前沿和行業發展動向,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教學實效性。
第二,將課程與學科競賽環節打通,提高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將課程與項目(橫向、縱向、論文)環節結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第三,基于OBE成果產出下“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實施,教師引導學生成長,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漸進式學習及交流互動中提升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和職業規劃,踐行教學相長的目標。
第四,為其他本科設計學類專業探索突出學校辦學定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路徑提供借鑒,豐富科研成果,擴大學校影響力。
綜上所述,OBE工程教育的理念給設計學專業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和思考,需要充分研究。作為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實效性問題,需要結合行業發展的背景,明確專業定位,方能構建契合專業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體系,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滿足社會和企業需求,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學了什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顧佩華,等.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頭大學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34-36.
[2]方力.三位一體的教學形式[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9(3):53-57.
[3]張瑛.新媒體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教育與企業的對接[J].設計,2018(20):112-113.
[4]佟永純,王清云,楊自嶸,等.基于OBE理念構建“三三三”實踐教學培養模式的探索[J].廣東化工,2020,47(2):221-222.
[5]田雋.“課題制”教學在設計專業項目課程的運用[J].設計,2020,33(15):116-118.
[6]呂艷.“互聯網+”時代翻轉課堂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的應用研究[J].設計,2020(03):54-56.
[7]戴曉玲.淺析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工業設計,2018(12):108-109.
[8]劉榮,萬麗麗,袁芳.OBE理論視角下高校課程學習評價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16(1):15-17.
基金項目(Foundation):2019年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基于OBE理念下的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三位一體實踐教學體系研究”(編號:JXJG-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