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思維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內容。在小學數學的數學當中,滲透數學思維方法是數學教師這段時間所需要開展的主要內容之一,幫助學生們養成良好的數學解題思路,可以使學生們對問題進行快速的認知。本篇文章將會從數學思維的基本原則出發,結合實踐活動和課堂內容滲透思想方法,幫助學生們提高思維空間。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研究
一、 引言
數學思想方法,在學生們的學習環節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良好的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們加快對數學思維的認知,對于邏輯性的思維能力有一個良好的判斷和梳理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數學老師也應該將數學思維和方法傳授給每一個學生,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增強他們的思維能力,這對于老師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性意義。數學思維的方法便是對教材知識的一種體驗方式,老師通過具體的情景設置可以降低數學的學習難度,加快學生們理解速度,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當中所具有的知識內涵。
二、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貫徹數學思維方法的基本原則
(一)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意義
對于小學生來說,正處于活潑好動的時期,他們對周圍事物充滿了無限的好奇心,總是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對象進行模仿,學習能力也逐漸地增強。老師一定要抓住學生們的這一學習特點,通過開展趣味的實驗課堂來幫助學生們增強對數學學習的信心。但是從小學的發展現狀來看,很多老師并沒有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育,依然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將教材課本中的知識向學生們進行講述,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們增強自己的實踐教學能力。在小學階段,學生們并沒有高效率的學習方法可以運用,如果老師不能在教學規律上幫助學生們提高聽課效率和寫作業效率,只會讓更多的孩子對數學的學習充滿無限的擔憂和恐懼,不能將自己的實踐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
針對以上的數學教學現狀,老師應該從學生的數學思維開始抓起,向學生們展示更加高質量的學習習慣,通過任務驅動型和情景教學,幫助學生們增強對數字的敏感程度,讓他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數學思維來進行思考,以此來幫助自己提高實踐教學能力。
(二)數學思維在教學課堂中的應用
在數學思維中要進一步培養學生們養成良好的思維空間。可以說數學思維是數學方法的內在主體,數學方法是數學思維的外在表現形式。數學思維方法的滲透需要在課堂的教學當中逐步地進行實現,老師不能夠非常深刻的點明數學的基本思維,而是應該在解題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們自主地進行探索和總結。因為數學的知識都是具有邏輯性和系統性的,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較為活躍,但是邏輯性并不強烈,在進行滲透學習的時候,要注意多層次和多角度進行分析,不要一味地向學生們灌輸課本當中生硬的知識點。
例如,老師向學生們講述四則運算的時候,不要根據課本當中的導學內容,向學生們敘述他們應該掌握哪些能力。因為這些數學素養的說法,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虛幻的東西,需要學生們在實踐操作中自主地去進行探索。首先,老師通過向學生們敘述加減法運算定律,讓學生們能夠對交換律和結合律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并且能夠明白:商不變的性質,兩個數相除,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改變不了商的大小,余數卻有著相應的變化。然后,老師在讓學生們結合課本中的例題自主的發現,因數和倍數奇數與偶數之間的關系,并通過分模塊的形式將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羅列,以此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歸納能力。最后,老師在對四則運算的學習進行一個整體的概括總結,讓學生們能夠正確的對除法和乘法的意義有更加明確的認識,能夠明白:被除數、除數、商在整除當中都是整數,但是除盡不一定是整數。
三、 結合實踐活動滲透思想方法
(一)滲透生活元素,提高學生們的實踐學習能力
生活當中處處有數學,沒有數學的生活是沒有靈魂的。小到在農夫市場買菜,大到公司的財務狀況都需要運用數學來進行精準的計算,數學就如人生的管家,只有經過精打細算,才可以為自己帶來更加有規律的人生。生活元素應該從小學就深入到學生們的學習習慣當中,讓學生們能夠自主地運用數學思維來思考時間問題,幫助更多的老師實現教學計劃的改革。生活元素的滲透,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當學生們自身的思維實踐能力有待提高的時候,老師便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滲透數學思維,讓學生們在實踐教學目標中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將抽象的知識化為具體,通過歸納總結的規律來幫助自己提高學習實踐能力。第二個方面,對于數學素養和反應能力較快的學生來說,數學元素的滲入,是幫助自己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技巧,數學應用題將多種知識混雜在一起,以此來考察學生們對知識的總結和歸納,而生活聯想記憶就可以幫助學生們理解文字性的題目,將其轉化為數學語言,幫助自己加快學習方法的掌握。
數學素養的滲透還需要老師能夠運用符合教學課本的目標內容進行教學,以此來真正地提高學生們的實踐學習能力。
(二)實踐活動的數學思維在教學當中的應用
數學思維方法具有多種分類,發散性思維是一種舉一反三的思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礎知識上,才能夠使學生們對同一類型的題目進行正確的認識。如果老師想在較短的時間內培養學生的數學發散性思維,便可以通過微專題的形式向學生們展示同一類型的數學應用題,讓他們對千變萬化的題目進行一個歸納和總結,能夠對不同的問題找出同樣的數學思維,從而能夠得心應手的,對各種數學難題進行正確的解答。除此之外,拆分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解決數學應用題的一種數學方法,它最大的特點可以把一些復雜的數學難題化解成一個個小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們在復習階段能夠重點的突破一些重點和難點,進一步解決數學應用題難做的現象。
例如,老師在講解“倍數和因數”相關知識點的時候,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拆分思維,就需要一定的教學情景開展課堂主題。首先,老師通過講述質數與互質數之間的聯系,向學生們展示兩個合數,既可能是互質數,也可能不是互質數,但不能說兩個合數一定不是互質數,然后讓學生們對于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關系進行正確的判斷和分析,培養學生們舉一反三的發散性思維。然后,老師通過舉出例子的形式向學生們展示個位上是0、2、4、6、8的數是2的倍數,個位上是零或五的數是5的倍數,各位數字的和是3的倍數的數是3的倍數,讓學生們根據2、3、5的倍數特征來判斷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這個時候學生們將會把已經學會的各個知識點進行更細的拆分,從中找出最優的組合,尋找出判斷分數是否是小數的依據來。
四、 結合課堂內容滲透思想方法
(一)通過數學思維,改革傳統的課堂內容
傳統的課堂內容并不是教材課本的落后性,反而,教育部總是會通過3到5年的研究,針對中國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斷的更新教材內容,幫助中國的數學思維能夠發展在世界的前流。傳統的教學內容是指老師運用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以自我為主體,對課文內容喋喋不休,嚴重忽略了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雖然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將課堂內容進行一對一的陳述,但是卻不利于學生們培養數學思維,學生們對老師所講述的數學知識也只是風飄云過,不能夠長時間的掌握學習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們對學習能力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印象。雖然老師重點強調了教學內容在數學課堂上的運用,但老師還是需要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思維,可以在課堂上以成立合作小組的形式,對課文內容所講述的實踐教學進行積極地開展和運用,不要總是跟隨大眾潮流,運用一般的教學情況來檢測每一個人的學習狀況。老師一定要根據班級的學習特色,認真傾聽每個學生在學習當中所遇見的問題,幫助他們積極的整改教學策略,提高自己的實踐教學能力。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每一個數學老師都應該積極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一種革故鼎新的態度來對待教學方法的變遷,讓每個學生可以運用創新的思維來豐富自己的真知灼學,擁有良好的數學思維輔助自己加快學習方法的掌握。
(二)整合思想在小學數學當中的運用
整合思想是學生們能夠自己把各個數學知識點有效地進行歸類和總結之后,通過一條大線將各個信息整合起來,使學生們對自己的基礎知識有個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認識,以此來解決相應的應用題。為了能夠盡快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老師,一定要利用整合思想來輔助學生們加快對知識點的記憶,高超的這是水平,只是每一個老師必備的基本工作能力之一,負責任的教學態度和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夠在課堂上真正地被學生們所吸收。
例如,在“平行和垂直”這節課的學習當中,老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們回顧以往所學過的直線、線段、射線之間的含義,讓學生們通過分類的形式對這三種線的特征進行重新的歸納和復習,形成一定的整合思想,在課堂上鍛煉自己的歸納能力。然后,老師再利用電子白板的形式在一個平面上畫出兩個直線,通過不斷的位移和操作,讓學生們能夠明白兩條直線平行或者重合所帶來的數學知識,在動態的圖形當中形成更加清晰的思路,以此來提高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最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在課下成立互動小組,利用手中的白紙來對老師講解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的規劃和動手實驗,將紙撕成一個個紙條,將它剪成老師電子白板中的線段,以此來檢測兩條線段在平行和垂直時的狀態,從而能夠獲取更加清晰的畫面,幫助自己不斷地提高空間想象能力,加快對數學思維內容的掌控。
五、 結束語
總體來說,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需要進一步的滲透數學思維,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任何一門學科都要有一定的思想素質為基礎才能進行開展。為了能夠進一步的迎合新時代的課程要求,需要在課堂上對學生們進行數學思維方法的進一步研究。雖然學生們的數學方法還存在著一定的漏洞,教學內容的改革還在不斷地進行,但是每一個老師一定要運用更加有效的方法,通過鍥而不舍的努力,幫助學生們掌握到學習數學的精髓所在。
參考文獻:
[1]趙衛軍.談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2019(5):68-69.
[2]唐進東.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4):38.
作者簡介:范桂賢,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大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