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敏 劉書平 孫靜

【摘要】目的 探究對消化性潰瘍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治療中應用泮托拉唑的效果。方法 選擇經本院確診并在本院接收治療的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作研究,診療時間為2018年7月至2018年7月,按照應用藥物的種類不同均分為普通組和觀察組,普通組(n=50)采取奧美拉唑治療,給藥方式為靜脈推注,觀察組(n=50)采取泮托拉唑治療,給藥方式為靜脈滴注。比較兩組患者經治療24h、48h內的嘔血控制情況,及治療6d后的整體療效、不良反應、隨訪半年的復發率等指標。結果 觀察組中24h內停止嘔血的患者比例為48.00%(24/50),48h內停止嘔血的患者比例為96.00%(48/50),而普通組在24h和48h內停止嘔血的患者比例分別為38.00%(19/50)、76.00%(38/50),兩組相比觀察組明顯更理想(p<0.05)。觀察組在治療6d后的總有效率為98.00%(49/50),普通組為80.00%(40/50),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在治療期間有6.00%(3/50)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明顯低于普通組的不良反應出現率24.00%(12/50),p<0.05。觀察組隨訪半年發現有4.00%(2/50)的患者復發,普通組中有20.00%(10/50)的患者復發,差異明顯(p<0.05)。結論:泮托拉唑對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出血的治療效果安全、明顯,不良反應少,復發率低,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消化性潰瘍 ?上消化道出血 ?泮托拉唑
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嘔血和黑便等,主要是潰瘍對周圍組織的血管侵襲造成,而形成潰瘍的主要因素是消化道黏膜被酸性胃液所消化,此病給患者造成了極大的痛苦,影響其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當消化性潰瘍沒有及時治療時,會并發上消化道出血,因此治療此病需要修復潰瘍面,并抑制胃酸的過度分泌。奧美拉唑是臨床治療此病的常用藥物,但是效果上并不理想,而且易出現不良反應。泮托拉唑的臨床實踐中對此病的治療效果更明顯,減少了不良反應出現,降低了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不適感。為進一步觀察不同藥物下的作用效果,本文進行了如下研究。
一、資料和方法
(一)基本資料
選擇經本院確診并在本院接收治療的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作研究,診療時間為2018年7月至2018年7月,按照應用藥物的種類不同均分為普通組和觀察組,普通組(n=50)采取奧美拉唑治療,男28例,女22例,年齡33~66歲,平均(45.37±6.83)歲,病程范圍為1~7d,平均(3.86±1.28)d,潰瘍部位:十二指腸球部31例,胃部19例,潰瘍面積:10cm及以下33例,大于10cm有17例。觀察組(n=50)采取泮托拉唑治療,男27例,女23例,年齡34~65歲,平均(45.32±6.88)歲,病程范圍為2~7d,平均(3.82±1.31)d,潰瘍部位:十二指腸球部30例,胃部20例,潰瘍面積:10cm及以下31例,大于10cm有19例。排除肝腎功能不全、其他消化道疾病、對研究中藥物過敏、不愿參加等患者。兩組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繼續研究。
(二)治療
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規補液、維持電解質平衡等治療,普通組給予每日1次靜脈推注40mg奧美拉唑治療。觀察組給予靜脈滴注泮托拉唑,用100mL生理鹽水將40mg泮托拉唑稀釋,滴注時間為35min,每天1次。兩組均持續治療6天,治療過程中觀察有無感染,并積極預防和處理,禁用其他止血藥物。
(三)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經治療24h、48h內的嘔血控制情況,及治療6d后的整體療效、不良反應、隨訪半年的復發率。療效:潰瘍及嘔血癥狀基本消失為顯效;潰瘍面積減小,嘔血癥狀減輕為有效;潰瘍和癥狀無任何改善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50×100%。
(四)數據統計
用SPSS20.0分析與研究有關的數據,以p<0.05作為差異明顯的依據。
二、結果
(1)兩組在24h、48h內的嘔血控制情況:觀察組中24h內停止嘔血的患者比例為48.00%(24/50),48h內停止嘔血的患者比例為96.00%(48/50),而普通組在24h和48h內停止嘔血的患者比例分別為38.00%(19/50)、76.00%(38/50),兩組相比觀察組明顯更理想(p<0.05)。
(2)兩組整體療效比較:觀察組在治療6d后的總有效率為98.00%(49/50):顯效52.00%(26/50),有效46.00%(23/50),無效2.00%(1/50);普通組為80.00%(40/50):顯效42.00%(21/50),有效38.00%(19/50),無效20.00%(10/50),差異顯著(p<0.05)。
(3)兩組的不良反應對比:觀察組在治療期間有6.00%(3/50)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明顯低于普通組的不良反應出現率24.00%(12/50),p<0.05。見表1。
(4)復發率:觀察組隨訪半年發現有4.00%(2/50)的患者復發,普通組中有20.00%(10/50)的患者復發,差異明顯(p<0.05)。
三、討論
根據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抑制胃酸的分泌、及時止血、修復潰瘍面是治療的主要方向。經研究,胃內的pH值大于4有利于潰瘍面修復,奧美拉唑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但是不良反應較多,不宜長期使用,而泮托拉唑在止血效果、整體療效、復發率、不良反應等方面的作用效果均明顯優于奧美拉唑(p<0.05)。
總之,泮托拉唑對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出血的治療效果安全、明顯,不良反應少,復發率低,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孫曉玲.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11):131.
[2]羅虎,彭勇,唐婷.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分析[J].特別健康,2017,(14):88-89.
[3]徐楊,彭忠.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分析[J].心理月刊,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