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機整合是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和必然趨勢。本文就信息技術給英語教學有機整合的幾點做法和由此帶來的改變,從豐富教學手段、變換教學方式、化解課程難度、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四個方面做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教學,有機整合
有機整合,指把事物的各個部分、各個屬性聯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構成整體的各部分互相關聯協調,各出所長,取長補短,獲得更好的效果。如何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深度融合在一起,給我們的英語教學帶來全新的景象,這是每位英語教師要認真思考,并且要積極進行實踐的。本文中,我就多年來的工作實踐,談談在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方面的一些做法以及給我的課堂教學帶來的變化。
一、 運用信息技術,豐富了教學手段,促使教師加強自學,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教師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者,需要不斷增強自己的信息意識,學習更多的現代信息技術,熟練掌握各種教學軟件的應用,讓信息技術為我們的教學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務。
2018年7月,學校安排我參加教研中心組織的“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大賽”。在我設計的魯教版七年級下冊Unit 4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第一課時聽說課中,我巧妙地運用白板的紋理筆涂出本課中心詞匯“banana milk shake”的圖片,運用“插入圖片”的功能,在介紹香蕉奶昔的制作過程的時候,從索引欄中直接將需要的原材料和工具的圖片拖到相應的頁面中,在仿作對話的環節,利用“拖動克隆”的功能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需要的原材料的數量……課件中巧妙的設計以及在比賽中我對于電子白板熟練的操作,贏得評委老師的一致好評,最終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感謝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讓我學習并掌握了這么多實用的技能,方便快捷了我的教學,感謝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使我能夠與時俱進,永不落伍!
二、 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有機整合,變換了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我們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整合,主要途徑是利用PPT結合電子白板來設計自己需要的課件。在進行課件設計的時候,我們可以將不同信息技術手段相結合以求達到最佳效果。
比如,在電子白板中制作表格、思維導圖不如在PPT中來得方便、快捷,而PPT中插入視頻、音頻又不如在白板中簡單易操作,因此在設計課件時可以將表格、思維導圖等在PPT中做好再導入電子白板,PPT不支持書寫的功能,那么我們可以在白板中使用“屏幕批注”的功能打開PPT課件,這樣既可以保留PPT課件中的動作特效,又可以充分利用白板的功能。
課堂中信息技術的使用并非單指使用課件。我們可以用投影儀在訂正練習的時候給學生展示正確地答案,以此來節省板書的時間,可以用投影儀來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業、作文等,以此來激勵表現好的學生,同時也給其他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可以用電子白板來板書,并且實現板書的回放,這樣就解決了在黑板上上板書擦掉之后無法再次使用的問題,可以利用“時鐘”來進行限時閱讀,可以用“幕布”來遮蓋部分內容或是用“聚光燈”“放大鏡”來吸引學生的視線,關注重點的內容……不斷變化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讓學生保持學習興趣。
所有上述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節省課堂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終實現課堂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三、 運用信息技術整合活化英語教學內容,化解課程難度
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通過思考、交流、合作等方式來完成任務。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完整、真實的問題背景,減少知識與解決問題之間的差距。
例如,在魯教版九年級Unit 2 Section B 2b的課文教學中視頻的運用就體現了這一特點。文章內容是關于青少年與家長關于愛好與學業之間的不同觀點。為啟發學生思考,讀前組織學生觀看“I believe I can fly”的視頻,該視頻內容與課文話題非常匹配,借助畫面內容引導學生思考歌曲中的“I believe I can fly”的真正含義是什么?這樣自然地導入課文內容的閱讀,為文章的閱讀理解做好鋪墊。
四、 運用信息技術,改變、整合教材內容,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結構
信息技術對文本、圖形、靜止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信息具有集成處理的能力,能夠創造一個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探索式的學習環境。
比如在進行魯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2 Section B的閱讀課教學時,我首先用課件展示一張世界地圖,讓學生快速閱讀找出文章中提到的國家名稱,并且在地圖上清晰地展現出來。然后,設計找出各個國家對應的生日食物的閱讀任務,并在地圖上對應的國家旁邊出示。最后,在讀后的環節又再次利用這張地圖進行相關內容的復述。這樣的處理比起教材中單純以表格的形式出示要有趣得多,收到了很好的閱讀訓練效果。
以上這些教學設計,將原本枯燥的、煩瑣的內容借助信息技術的功能清晰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如此優化的課堂結構,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了,課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何克抗教授認為:“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機整合,能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從而使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就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的整合進行積極地、進一步的嘗試,期待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帶給英語教學更大的改變,真正實現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花開并蒂!
參考文獻:
[1]郭紹青.信息技術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2]何克抗.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J].課程·教材·教法,2014(2).
作者簡介:
馬麗,山東省威海市,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怡園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