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馬金 謝招娣
(福建省長汀縣實驗小學 福建 長汀 366300)
當前,偏重于理解課文而忽視訓練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此乃閱讀教學的一大誤區。.它造成的只能是“費時多、干得苦、收效微”的結果。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從文字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規律和方法,促成學生的語言由低級向高一級層次發展。因此,當務之急,必須改革傳統的情節分析型的閱讀教學模式,而要合理利用教材,強化課堂訓練,將語文課上成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課。下面,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經驗談幾點初淺的看法:
在訓練系統中,目標設計是首位,它起著至關重要的導向作用,沒有準確、集中、具體的訓練目標東一榔頭西一錘地練,肯定難以提高效率。因此,要提高語言訓練的質量,不僅要有明確的單元訓練目標,還得制定出切實的課文課時訓練目標。
要把訓練目標落到實處,在每一課時的訓練中,就必須精心選擇教材中的訓練點。一篇課文,可供選擇的訓練點是很多的,但我們一定要根據課文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課文本身的特點及學習對象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適當的訓練目標,確定準確的訓練點,真正做到活用教材,讓教材為訓練服務。一般來說,一課時的訓練目標最多三個,最小一個,訓練點也切忌貪多求全,否則,極易變成《小猴子下山》一文中的猴子,啥都想要,要一個,丟一個,結果只好空著手回家。如教一年級下冊《小公雞和小鴨子》一文第一課時,我就根據課后習題和本單元的訓練目標重點抓住兩個訓練目標:一是訓練把句子寫具體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表達能力;二是加強感情朗讀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訓練的到位是訓練質的一種外在表現,我們知道:教給知識是授之以魚,得益有限;教給學法則是授之以漁,得益無窮。因此,我們為了保證訓練質的優化,訓練時,必須充分展現訓練的過程,讓學生經歷一個從不知到知、從不會到會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到“方法”,掌握規律,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如一年級下冊《要下雨了》一文中指導朗讀小魚的話的訓練,我就是這樣的:先理解“悶得很”一詞、體會天氣悶熱,討論:為什么悶得很?當它看到小白兔時,它擔心什么?心情怎樣?然后指導學生用焦急、擔心的語氣讀“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著雨!”一句,讀出擔心催促的語氣。接著、后面的螞蟻的話“是要下雨了,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及小白兔自己的話“媽媽,媽媽,要下雨了!”幾句話,就讓學生同桌討論:該怎么讀?為什么要這樣讀?最后,剩下的段落的教學中,我就放手讓小朋友們自己體會,自己練讀。結果,全班小朋友讀得都不錯,這樣的朗讀訓練,充分地利用了教材,既是技能訓練,又是藝術欣賞;既在讀中增進知識,又讀中豐富感情、陶治情操,可謂是既務實又高效。
一種技能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自始至終堅以訓練為主線這個教學原則,把學生注意力集中到感知、研究課文的語言表達上,以便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促使課文中豐富多彩的詞句融入學生的語匯。每一堂課中,對每項語言訓練重點,都應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主動地去讀讀、想想、劃劃、議議、寫寫,使學生在實際的問題情景中,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應用,學習和掌握祖國的語言文字。筆者認為一節課中,讀、寫(包括圈圓點點)的時間都不得少于10分鐘。
另外,在教學中,為了保證有充足的時間投人訓練重點訓練點,對于文中一些與本次無關或關系不大的內容,就應大膽舍棄,決不要為了故事情節的完整性而作無效的“解剖式”的逐句串講,即應重其所重、輕其所輕,不致于揀了芝麻丟了西瓜。與本次訓練無多大關系,在教學中可通過讀一讀,一帶而過。這樣就節省了許多原來用來疏通情節的時間,保證了課堂上有較充裕的時間來進行語言訓練。
義務教育的性質不是“精品教育”“英才教育”,不是著眼于幾個尖子生的培養,而是著眼于培養出能夠適應社會所需要的各種規格、各種類型、各種層次的人才。所以,訓練過程中,我們教師要針對學生能力的高低不同,破除訓練“一刀切,齊步走”,以最大限度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做到因材施教,大面積提高。設計訓練內容時,我們要把握好教材內容,把握住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立足于全體學生。布置與指導時也要因人而異,有層次性。例如:為了訓練學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把句子寫具體,在講了例句“湖里,小魚擺著尾巴游得多高興”后,就請全體小朋友做做“化妝師”(化妝句子),并分成好、中、差三組,引用文中的一些原句,人手一份練習紙,做不同難度的練習。學困組給詞語把句子寫具體,中等組選詞語把句子寫具體,好生組用平時積累的詞語把句子寫具體.這樣,句子雖然是文中的原句,但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都有動腦想、動手寫、動口講(練后匯報)的機會,并進一步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和表達語言的水平,且更深刻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
總之,一種知識的獲得,一項技能的形成,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訓練。我們的閱讀教學要跳出情節分析的圈子,跳出面面俱到的圈子,合理地利用教材,把注意力轉軌到教材中活生生的語言上去,精講多練,把語文課上得扎實,上出特色,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