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劍
(福建省平潭澳前鎮中心小學 福建 平潭 350400)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重點學科,關系到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及下一階段的學習。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秉承實事求是的原則,合理調整和優化教學方式,讓語文教學質量得到保障,圍繞著如何實現小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教學改革,讓小學生能夠明確教學內容,科學發揮小組合作教學在其中的作用。
根據當前新課改的要求,小組合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運用符合相關規定,屬于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在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上具有積極作用,能夠更好地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我國對教育事業發展予以高度關注,通過合理發揮小組合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價值,能夠在此過程中訓練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此過程中得到鍛煉,實現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目標,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并為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做好鋪墊,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此舉對班級氛圍的營造及同學關系的建立都具有正面影響,讓學生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明確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他人具備的優點,從而強化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升。通過優化教學實踐環節,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更為全面地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表現,從而優化教師指導環節。
2.1 明確小組分工的重要性。在將小組合作教學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時,任課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意愿及學習情況,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劃分,避免由于小組劃分不合理影響整體效果。在建立學習小組時,小學語文教師要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給予學生自主選擇小組的權力,并結合學生的小組劃分意愿及學習情況,對學習小組進行合理調整,在確定最終學習小組成員時,需要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個性特點等納入到考慮范疇,并由小組成員自主選拔出學習小組的組長,由組長對學習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進行監督管理,輔助教師進行班級秩序管理。
2.2 確保教學方式運用的可行性。為有效發揮小組合作教學在課堂上的積極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需要基于小學生的基礎能力設置適宜的學習任務,控制好學習任務的難度,保障學生可以圍繞著相應問題進行集體討論和剖析,而不是問題過于簡單或困難使得學生積極降低。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時,需要立足于教學內容,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合理規劃,并注重在布置學習任務時語言及語氣的運用,有效提起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分析和研究問題,從而切實保障教學質量。另外,小學語文教師要細致觀察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表現,并將其納入到期末考核中。
2.3 構建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通過研究影響學生學習態度的主要因素,可知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屬于其中不容忽視的要素,與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開展具有重要聯系。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任課教師要在新課改的指導下,合理調整教學理念,適當摒棄傳統教學方式,將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要求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在設計教學方案時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要素,與學生進行有效、平等的交流溝通,并根據教學內容設置適宜的學生討論環節,讓學生依據自己的學習心得進行問題研究,給予各個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平臺,鼓勵學生大膽地各抒己見,此舉能夠起到加深學生印象的效果,并有效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及集體意識,故而十分必要和關鍵。
2.4 注重教學氛圍的有效塑造。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在將小組合作教學運用到課堂上時,需要深刻認識到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為小組合作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一般而言,小學生對哪門課感興趣,則在學習哪門課時更積極主動。在設置小組合作教學環節時,由于一節課的教學時長有限,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該節課教學任務的規劃,設置適宜的小組合作教學時間,有效控制教學進度,避免小組討論環節過于冗長使得教學任務無法順利完成。此外,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依據教學任務,合理發揮多媒體設施在其中的起到的作用。
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得到進一步發展,涌現出了多種新型教育理念及教學方式,并在教學實踐中得到驗證。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通過將小組合作教學科學運用到教學實踐中,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有助于優化教學任務設計,提高教學氛圍的生動性,讓小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此過程中得到加強,并有效鍛煉學生自主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上的主人,從而實現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