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立
(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章古臺學區中心校 內蒙古 通遼 028306)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一直在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其中“微課”教學是現階段比較受歡迎的教學方法。它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將知識內容制作成可以反復觀看、時間簡短的視頻資源,能夠將知識直觀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快速復習和鞏固,有利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深化改革,“高效課堂”的構建是現階段教育部門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要求教師要通過高效課堂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學到更多的知識。近年來,我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被廣泛的融入到了各個行業當中,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都將“微課”作為主要的模式,讓學生能夠在反復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進行強化和鞏固,有效的提高了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由于“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在利用“微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確保“微課”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便于學生接受,使其能夠將學生被動的學習習慣轉變為主動學習狀態。
2.1 利用“微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小學生性格活潑好動,不具備較強的自主控制能力,在課堂上很難集中注意力,導致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難以快速提高,增加了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難度。因此,教師應該采取措施發揮出“微課”的優勢,讓學生在短暫的“微課”學習中高度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這需要教師在錄制“微課”資源的過程中精心設計[1]。例如,在小學二年級“角的初步認識”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微課”的開始插入動畫,動畫要根據教材中的圖片進行制作,在觀看時突出教室里的窗戶、鐘表的時針、小紅旗、三角板等包含角的地方,作為給學生的提示,讓學生通過觀看動畫建立對角的初步認識。用這種方式引起學生的注意,能夠有效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2.2 利用“微課”突出知識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隨著數學知識難度的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會逐漸降低。為了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將重難點直觀的展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學習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和精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2]。教師要在制作的“微課”中,將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用醒目的顏色標注,并在學生觀看的時候反復強調重點內容,引導學生提高警惕,讓學生在課下反復觀看,加深記憶。例如,在五年級“綜合圖形的面積”的課堂教學中,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多種面積計算方法,會利用前面所學的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出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幫助學生復習學過的平面圖形面積計算方法,引導學生觀察組合圖形的組成特點,讓學生能夠通過分解圖形準確的計算出組合圖形的面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滿足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
2.3 利用“微課”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面對教學改革帶來的壓力,教師既要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又要兼顧班級整體的升學率。通過構建高效課堂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由于學生的生長環境、學習能力、所受到的教學理念不同,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個體差異,這種個體差異會使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越來越強,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越來越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進度,繼而影響數學效率的提高。教師要利用“微課”教學幫助學習能力差的學生進行查漏補缺,讓學生將在課堂上沒有聽懂的部分在課下通過觀看“微課”及時補上,縮小與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群體的差距,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共同成長,共同進步[3]。以小學六年級“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學為例,學習難度較大,學習能力差的學生群體在正常的課堂教學中無法順利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一旦在某個環節出現不理解的地方,就會影響接下來內容的理解。因此,教師要通過課堂提問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詳細錄制“微課”,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能夠通過“微課”鞏固基礎知識,提高運用能力。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要利用“微課”彌補自身的不足,使其能夠利用課余時間盡快追上教師的教學進度,節省課堂教學時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綜上所述,“微課”是一種融入了信息手段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形成的創新型課堂教學方式,有利于促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教師要利用“微課”,提高學生數學的學習積極性,逐步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這樣才能滿足當前教育發展的要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