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巖峰
(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教育和體育局 河北 承德 067001)
小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求知欲的源泉。只有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走入語文的世界。因此,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能夠幫助小學生對于文學產生愛好和追求,是小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最現實和最活躍的部分,也是小學生學好語文課最初的導向。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力所能及地培養學生的興趣,倘若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就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如何才能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下面有幾點策略可供參考。
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做好課前的“熱身”運動。優質的語文課堂需要教師導入各種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對于剛剛步入小學的學生來說,思維沒有成熟,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語文教師可以講一些跟課程內容有關又幽默風趣的話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可以活躍語文教學課堂的氣氛,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還可以緩解教師給小學生帶來的壓力,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語文課堂很容易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所以,剛上課的時間,教師可以可以讓學生自己活動或表演一些與語文有關的內容,比如即興演講、詩歌背誦等。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創設所講知識的內容情景,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創設情境可以采用的方法多種多樣,以詩文名句、講故事、多媒體短視頻或者圖片等渲染與所講內容有關的語文氛圍。語文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教師要幫助學生在最佳的狀態下學習。通過師生協力合作,共同完成教與學的目標。語文教師要盡可能地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最大程度地和每個學生有交流和溝通。在一節課結束前,教師要拋出有意義的問題,給學生留下充分思索的時間,以此來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知識的興趣。
語文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一直保持學習語文的欲望。專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因為“喜歡”而上學的小學生比例不足百分之十。但是他們有許多興趣愛好,例如;喜歡踢足球、唱歌跳舞、做課外活動或者電視……課業負擔過重是他們不喜歡讀書的原因之一。有的小學生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只追求分數成績,老師們不斷地增加學生們的作業數量和作業難度,導致學生沒有課余時間,久而久之,就不喜歡語文了。有的老師要求學生白天背課文,晚上寫作文……學生的學習壓力過重,失去了參加其他活動,培養語文興趣的時間和機會,更沒有過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的課外閱讀。因此,語文教師需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幫助他們養成課外閱讀美文的好習慣,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自然而然地愿意接受語文。只有學生們的課業負擔減輕了,學習的興趣也就逐漸被激發出來了。
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外廣泛開展豐富的活動,以此來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課外活動既可以將課堂上學到的東西運用于實際,也可以間接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開闊性。學生對于語文活動產生了興趣之后,就會努力地參與其中。因此,語文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努力創造條件來激發學生參與語文課外活動的興趣。例如結合學習內容舉行詩歌朗誦會、辯論賽、詞語接龍、成語游戲或者猜謎語等。在講完課文后,可以要求小學生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也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語文教師還需要讓學生們在廣課外養成廣泛閱讀的習慣,從而提高文學素養。可以時常創辦班級板報。學生們自由分組,共同排版、撰寫文案等。語文教師還可以舉辦辯論賽,培養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和語言表達能力等。這種課堂以外的活動形式正為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提供了繽紛的舞臺。有人把課外活動又叫第二課堂,其實,很多語文素養都是通過第二課堂的鍛煉養成的。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們積極投身社會實踐,讓學生充分展示語文才能。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僅是教師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倘若語文教育有一個良好的社會背景,對于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語文能力,也是一個重要支撐。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無論課內還是課外,都有方法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用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們學習語文,培養學生課余時間學習語文的興趣,還要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引發學生們對語文的學習熱情。
總而言之,教師要幫助學生們把語文學習代入生活,讓學生們熱愛語文,把語文學習變為生活和生存的一部分。如果學生們能夠把學習語文變成愉悅心靈、提高素質、發展思維和感受現實的過程。他們就一定能夠在語文的學習中獲得意想不到的快樂,也能夠對語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更加順利地完成學業,早日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