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霖
【摘要】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很強的學科,其內容集規律性、實用性、基礎性于一身.教師要把握好了教的“度”,可以把教變成“不教”,學生的學則直接變為動手操作,動腦創作,去體驗,去實踐.徹底打破教師講例題,學生做習題的呆板機械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規律性,實用性,能力
現代教育發展至今,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各類多媒體教學手段進入每一節課堂.這不僅給學生的學增加了趣味,也給教師的教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應迅速占領這塊“主陣地”,去做戰役的規劃者,至于怎么打,誰來指揮完全交給學生.當然,教師不是去袖手旁觀,更不是一言不發任憑學生自由發揮,而是學生在教師有效指導下,去想象,去思考,去探究,去提問,去自主合作,去挖掘創新.換句話說,教師不教,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凸顯新課標下的新觀念、新理念.
一、沉沉一線穿南北
數學的規律性和可把握性是有目共睹的.教師只要深鉆教材,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這些規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全部內化這些數學規律的前提下,把各類教學手段教給學生,讓他們使用,讓他們動手操作.在課堂上讓學生利用這些規律去自編題目,自行訓練.甚至讓他們超常發揮,設計許許多多的離奇古怪的問題,讓師生共同來解答.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師生共同去討論解決問題,這不正是素質教育下的新課改、新理念嗎?讓學生掌握數學計算規律,夯實了“雙基”,讓學生利用規律去自編訓練習題,達到學以致用,培養動手操作、動腦思考能力的目的,讓學生馳騁想象設計問題,師生共同探討,共同解決問題,這是完全符合新課標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識的養成教育新理念.
我們試想,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先是總設計師,是引路人,后來轉變成參與者,欣賞者,為學生精彩的表演時而喝彩、時而鼓勵,時而與學生交流,時而給予學生耐心的引導.而學生們在這種熱烈而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展開想象的翅膀,飛翔在科學的天空,既掌握了豐富的數學知識,又感受了科學的奧妙無窮給自己全身心帶來的無限樂趣.使學生滿懷憧憬即將成為科學的主人而倍感自信,在潛移默化中樹立自強、自尊的人格.“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1]只要我們緊緊把握學生的興趣所在,抓住大幅度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就能夠化腐朽為神奇,變被動為主動.
二、遠近高低各不同
數學是一門實用性學科,它實用于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課改下的數學教材內容特別注重數學的實用性,更加注重數學能力的提高,就是說,使數學課所學知識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以達到學以致用、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目標.為實現這個目標,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完美地完成本課教學任務外,還要設計一些既符合學生實際又貼近人們日常生活的數學實踐內容,讓學生充當建筑設計師、橋梁設計師,還可以是經商者、會計師、服裝設計師等一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角色,使他們所學知識在這堂實踐課上加以鞏固,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鞏固提高.
數學實踐不僅在課堂上,還要運用在校外,在每名學生家中.讓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問題.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完美結合,使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教師的肯定和家長的重視,會使他們有獲得感、成就感,從而收獲成功的喜悅.林格倫說:“如果學校不能在課堂中給予學生更多成功體驗,他們就會以既在學校內也在學校外完全拒絕學習而告終.”因此,上好數學實踐課還能充分提高學生數學素養,也能培養學習興趣.
三、一石激起千層浪
小學數學是最基礎的學科.而數學各項內容中口算和筆算方法又是基礎中的基礎.因此,從低年級開始,扎實打好各類計算功底,對學生今后學習數學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打好計算功底,也就意味著已邁入數學的門檻.”[2]學生將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假以時日,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那就是他們將會自主探究,努力獲得更大成就.
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無論是哪個年級的數學,教師教給學生掌握數學規律的方法,就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教師把學生引入數學大門,讓學生在數學王國里進行自主探究,發現數學之精髓,進而提高了他們的素養,這就是素質教育.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在創新性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牢固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以學生能力發展為重點的教育質量觀、以完善學生人格為目標的教育價值觀.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把每名學生看作具有發展潛能、創造潛能的“潛力股”而倍加珍惜.
掌握數學規律,進行數學實踐,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都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沒有創新就談不上前進與發展.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設計問題、學會提問,是創新教學的首要任務.其次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們只有在愉快活潑的氛圍中,充滿好奇的求知欲望中,才能徹底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才能自主自發地去探究、去合作.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學觀念,告別題海戰術,留給學生足夠的、充分的自主活動時間是至關重要的,這是影響到新課標能否實施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王金珠.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點滴談[J].福建教育,2017(8):23.
[2]鄧春云.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J].教學期刊,2015(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