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何利用智能手機這一先進的通訊工具為課程建設及課堂教學提供幫助是文章討論的出發點。文章首先從理論視角分析了移動互聯網、微信公眾平臺等先進技術對教育、教學的影響及其作用;然后提出了基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微課程建設以及課堂教學的思路,為教學模式的創新以及翻轉課堂的實現奠定了基礎;最后以會計信息系統(雙語)課程為例,對課堂教學系統的建設以及微信公眾平臺的構建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討論。
【關鍵詞】? ?微信公眾平臺;微課程建設;翻轉課堂;會計信息系統;課堂教學系統
【中圖分類號】? F23;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20)05-0100-03
目前手機為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甚至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必備工具,但與此同時,手機也會產生許多負面的影響,比如嚴重地影響了大學生聽課以及學習的效果。手機是高科技產品,如果應用得當,不僅不會影響課堂教學,還會為課堂教學帶來很多樂趣,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充分發揮手機這種先進的通訊工具和高科技產品的功能還會為課程建設以及翻轉課堂提供很好的技術支持。本文將以會計信息系統(雙語)課程為例,探討微信公眾平臺在微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這不僅可以將移動互聯網等先進技術用于高等教育,同時還對規范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等設備、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從理論視角看智能手機對教育和教學改革的影響及作用
(一)“互聯網+教育”將引發教育革命
目前互聯網大潮風起云涌,“互聯網+”為各行各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將“互聯網+”與高等教育相結合,形成“互聯網+教育”,勢必會對高等教育產生巨大影響,甚至可能引發一場新的教育革命。這場教育革命必將推動高等教育在教學模式上不斷創新、教學內容上實時更新、教學形式上不斷變化、教學方法上更加多元化。那么,如何使“互聯網+教育”落地?筆者認為,通過微信和微信公眾平臺實現課程建設以及翻轉課堂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二)微信的強大功能將助力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
微信是騰訊公司為了占據移動互聯網這塊高地而推出的核心產品之一。微信的推出為移動互聯網的使用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微信可以實現視頻、圖片以及文本和語音的高度整合,這就使得微信在人們的交流和聊天過程中更加方便地使用各種多媒體,而不僅僅是文本。因此微信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廣大手機使用者的青睞。人們可以使用微信進行聊天等社交活動,也可以通過微信發放紅包,甚至可以完成購物支付等重要的金融功能和購買水電等服務功能。那么,微信能否用于課堂教學或者課程學習呢?微信的特征可以概括為:共享性、開放性、便捷性、協同性以及互動性等,這些特征使得微信不僅可以用于課堂教學和課程學習,還可以在教學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比如,可以利用微信的互動性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增加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和學習效果。
(三)微信公眾平臺是進行課程建設和課程教學的有力武器
微信公眾平臺是微信中的一個重要功能。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實現一對多的信息交流。平臺組織者可以向成員發送圖片、語音、視頻、文字等多媒體信息以完成這種交流,這一功能被稱為推送。另外,微信公眾平臺也具有成員組織管理的功能,比如,可以對其成員根據不同的特征進行分組并完成信息的差別推送、訂閱推送和自動回復等。企業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可以推廣其產品或者進行各種各樣的營銷活動和宣傳活動,個人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可以進行自我推薦或者從事各種自媒體活動。那么,能否針對某門課程建立一個微信公眾平臺呢?回答是肯定的。筆者認為,建立某門課程的微信公眾平臺可以提高該門課程的學習效果和教學效果,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將產生巨大的影響,對教育、教學的改革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教師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實施教學可以實現研究性教學的效果,學生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學習可以實現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四)微信公眾平臺有助于實現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亦稱為反轉課堂。翻轉課堂把知識學習的過程劃分為課內和課外。課外,學生采用的是自主學習的方式,學生將教師事先布置的教學資料在課前進行消化、學習,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而課內學習的進行是由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討論,學生對課下學習時遇到的問題向教師提出,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輔導答疑以及知識點的梳理。這種教學模式相比傳統課堂,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理解。翻轉課堂的實施前提是必須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教學材料供學生在課下閱讀和學習,因此教師要在課前準備大量的豐富有趣、短小精悍的視頻供學生隨時下載學習。這一過程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微課程建設。微信公眾平臺可以為翻轉課堂的實施以及微課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總之,基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微課程構建以及課堂教學,不僅可以將移動互聯網、微信公眾平臺、APP等技術充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還可以將翻轉課堂、混合課堂、互動式教學、研究性教學以及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教學模式與教學理論進行融合,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形成線上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效果。同時,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的構建,可以加強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收集和了解學生的各類學習行為數據。這一研究不僅符合國家未來發展的需要,也符合高等學校學科建設和本科教學改革的背景;既可以為高等學校教學評估和教學診斷與改進提供數據支撐,也可為高校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提供技術和理論支持,同時對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課堂教學系統建設
前已述及,微信具有使用方便、用戶覆蓋面廣、實時交流、推送功能強大和支撐多種主流媒體等特點,微信公眾平臺可以為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因此,我們可以基于微信和微信公眾平臺建立一個課堂教學系統,利用這一系統進行課程建設及課堂教學。基于微信公眾平臺構建課堂教學系統,教師可以利用微信進行課程資源的發布與管理,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實現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融合,從而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和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基于微信公眾平臺建立的課堂教學系統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程資源的發布與管理
課程資源的管理是課程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將課程的相關教案、大綱與知識點、實驗要求與內容、課件以及微視頻等各類教學資源發布出來,供學生閱讀和下載。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移動終端點擊相關內容,實現學習時間的碎片化管理,實現線上學習和線下教學的有機融合,實現翻轉課堂的設計理念。
(二)課堂管理與互動
微信本身的最大特點就是實時互動通訊、實時互動交流,利用這一特點可以很好地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如果在微信公眾平臺的基礎上,再將一些現代信息技術,如網絡技術、數據分析技術、數據管理技術、移動定位技術、物聯網技術等予以整合并加以利用,就可以更好地實現教師對課堂的管理,進一步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提高課堂教學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例如,通過微信公眾平臺以及相關小程序,可以實現上課簽到、在線考核、分組討論、隨堂測試、隨機點名、在線問答等內容。
(三)學生管理
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提供的用戶管理功能,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管理,以實現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其教學方法、教學進度以及教學內容可以不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對同一班級的學生進行分組管理有利于按照不同的組別進行案例討論或者實踐教學,這對實踐教學占較大比重的會計信息系統(雙語)課程來說尤為重要。當然,對不同的班級按照班級進行分組,也有利于對不同班級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和施行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這對一位教師負責多個班級,甚至是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班級來說必不可少。
(四)課程內容更新
當前,知識更新日新月異,特別是在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取得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會計課程更需要與時俱進。如果始終沿用過去的教材,課程的內容一成不變,那么學生學到的只能是過時的知識。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發帖和回帖功能,教師可以將學科的最新前沿知識定期推送給學生,學生也可以對這些新知識給予反饋。這一方式不僅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同時彌補了教材以及課程內容更新慢的不足。
(五)網上資源查詢和學習
教師可以將其他學校有關領域內的微信公眾平臺或者網上資源通過超鏈接的方式提供給學生。學生可以利用微信的查詢功能,輸入有關關鍵字自主查詢。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可以提高他們的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從教學角度來看,這樣的方式也為翻轉課堂的實現提供了基礎,為研究性教學的實現提供了保證,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提供了可能。
三、會計信息系統(雙語)課程微信公眾平臺的構建
會計信息系統(雙語)是會計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該課程重點學習會計信息系統的基本原理、會計信息系統的結構與功能以及典型會計信息系統的使用與操作等,培養學生掌握會計信息系統的理論與實踐的能力,為將來學生從事會計信息系統研究與實務打下扎實基礎。該課程的特點之一就是雙語,無論是基礎理論的學習,還是實際會計信息系統的使用等都要使用雙語。這樣做的好處,一是提高學生專業英語的學習水平,二是擴大學生的國際視野,學習國際上會計信息系統的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方法。會計信息系統(雙語)課程微信公眾平臺設計框架如表1所示。
具體來講,會計信息系統(雙語)課程微信公眾平臺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課程資源。包括教學大綱、教學課件、教學案例、實踐教學材料、其他參考資料以及網上有關資源鏈接等。學生通過對本部分的查詢和閱讀,可以在每次上課前事先預習有關資料和課件,也可以在課后通過閱讀網上的相關資源達到擴展知識面的目的。另外,實踐教學材料為學生實踐教學提供指導和案例素材,方便學生的上機實驗。為了便于會計信息系統(雙語)課程的教學,課程資源部分可采用中英對照的形式。
第二部分,微課建設。包括部分重要的課程視頻。學生可以在課前觀看這些視頻,以對本節課的內容有預先的理解,從而帶著問題進入課堂,使得課堂學習有的放矢,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這個正是翻轉課堂要倡導的理念。這些視頻短小精煉,一般可在10—15分鐘內看完。每個視頻介紹一個概念,一個工具,或者一個理論、一個方法。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完成觀看,提高了時間利用率。
第三部分,課堂管理。包括課堂互動的有關內容、工具或者材料,比如,簽到、課堂討論、課堂提問、課堂小測驗以及課程反饋等內容。這一部分的某些功能需要編制微信小程序才能實現。許多內容體現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是該課程微信公眾平臺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這一平臺有別于其他教學系統的突出特點之一。當然,微信公眾平臺的信息推送功能對于完成互動教學也是非常關鍵的。
四、總結
“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等先進技術將對高等教育產生巨大影響,甚至可能引發一場新的教育革命。微信的推出為移動互聯網的使用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它的強大功能將助力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微信公眾平臺對于微課程建設以及課堂教學將起到巨大的作用,是實現翻轉課堂的有力武器,對于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效果,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的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本文探討了將微信公眾平臺用于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建立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課堂教學系統等問題。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課堂教學系統應該具備課程資源的發布與管理、課堂管理與互動、學生管理、課程內容更新、網上資源查詢和學習等功能。其中,課程資源的發布與管理是該系統的基本功能,課堂管理與互動和學生管理功能是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課堂教學系統的特色,體現了其優勢。
【主要參考文獻】
[1] 田鳳秋,周山華.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的應用[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18,(04):81-84.
[2] 王義勇.微信支持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與實踐[J].計算機時代,2018,(11):97-98+101.
[3] 盧嘉雯,江玲,賀力鵬.基于微信公眾號的高校英語自主學習平臺構建[J].計算機時代,2018,(11):110-113.
[4] 王洪蘭.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課程資源建設與實踐——以“ASP.NET程序設計”課程為例[J/OL].新媒體研究,2018,(20) :51-52[2018-11-19].https://doi.org/10.16604/j.cnki.issn2096-0360.2018.20.019.
[5] 魯波.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課堂輔助教學系統的構建[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8,(11):79-80.
[6] 魯波.高職院校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智慧課堂構建[J].無線互聯科技,2018,15(18):100-102.
[7] 段新生.全日制會計專業學位碩士MPAcc的理論教育與實踐能力培養的平衡實施[J].商業會計,2016,(11):111-113.
[8] 段新生.文獻研究與實證結果再現——實證研究的研究性教學與研究性學習[J].財會月刊,2010,(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