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設計色彩課是設計類專業的基礎課程,通過設計色彩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完成從傳統色彩到設計色彩的思維轉變。通過設計色彩的課題教學法和課程的體系建設,對色彩課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把基礎課當專業課來上,強調基礎課與學科專業方面的結合,強調設計色彩的應用教學。通過這一系列的思維方式的轉變,讓設計色彩課適應未來的發展需要。
【關鍵詞】設計色彩,色彩教學,思維觀念
在藝術院校的基礎課教學中,在設計學類的專業方向,色彩基礎課的教學通常是設立設計色彩課程為主。這個設計色彩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這個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學習和掌握色彩理論知識,并理性地將色彩進行解剖、分析,研究色彩的象征力和情感表達。讓學生了解設計與色彩的關系,培養學生色彩的抽象表現能力、色彩的想象思維能力、創意色彩的創造與表達能力。設計色彩課程通常是在大學一年級開設。這個階段的學生,通常對設計色彩缺乏全面和真正的理解。學生在入校以前,多數在考前輔導班進行的強化訓練,為了高考,甚至進行的是死記硬背式的色彩訓練。這樣的教學和教育方式是突擊式的,缺乏對系統色彩原理的講解和理解。在學生對色彩理解中,色彩就是畫水粉靜物畫,他們對色彩的認識就是學會色彩的塑造和色彩的調色等。但是對設計色彩的概念缺乏基本的認識。因此,在設計色彩課程的教學上,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改變學生對色彩理解的思維定式。講解繪畫色彩與設計色彩的區別。這個一方面要結合經典的圖例和經典作品,讓學生了解,色彩不僅僅是畫一張水粉畫。另一方面,講解色彩學的基本知識和原理。初期的教學中打破思維定式是非常重要的,開始的時候接受起來會有一定的突然性,這就需要教師的耐心講解和留給學生消化吸收的時間。及時的補充優質的作品,開闊眼界是非常重要的。
打破這種學生對色彩理解的思維定式,是需要科學的方法和教學引導的。首先是要系統的介紹色彩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讓學生了解色彩的基本屬性,色彩的特點等知識。并介紹各種風格的色彩作品給學生解讀,使其了解色彩表達中的不同風格和形式。讓學生們逐漸發現原有思維模式存在的問題,逐漸建立新的色彩思維模式。在初期的階段他們會有一種空白期的迷茫,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畢竟那種強制灌輸式的色彩訓練是他們幾年來一直訓練的。這里為了讓學生度過這個迷茫期,一方面,要給學生講解,他們原來學習的色彩訓練,并非是錯誤,只是那種色彩的訓練和表現只是色彩的一種表現形式和一種表現語言的運用。而色彩的表現形式和表現語言是多樣性的。原來的那種訓練方式是為考學而訓練和準備的。而現在大家要學習的色彩知識和訓練是為以后的教學而準備的。另一方面,并給學生推薦一些基礎的設計色彩參考書目,使其在課下可以開闊眼界和深入了解相關知識。這些的綜合的作用就是,讓學生意識到原來對色彩理解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促使其發現自己的不足,激發學習興趣,然后促使其改變和學習新的知識,建立新的色彩理解的體系。
另外,為了加強新色彩系統的建立。在初期的教學中,為了便于學生的接受和理解,還是從繪畫色彩入手,從藝術歷史中的色彩大師入手,從文藝復興時期,再到印象派、后印象派、立體主義、野獸派、直到現代派。把其中大師典型的典型色彩作品,讓學生進行欣賞和講解,讓他們了解色彩表現形式和色彩表現語言的多樣性。通過這些作品的講解,學生既可以在古典繪畫中找到原來色彩的歸屬感,又可以從繪畫色彩的發展中,發現各種各樣的色彩的表現語言和表現形式。豐富他們的眼界和對色彩的理解。通過作品的分析和講解,讓學生了解,水粉色彩的表現,僅僅是色彩的一種表現形式,繪畫色彩的表現介質是非常多的,有油畫、水彩、色粉、國畫、色粉筆、油畫棒、丙烯、版畫、漆畫等等各種介質。從表現風格上,既有寫實,也有寫意表現,還有抽象表現。有立體塑造,也有平面表達等等。這些都是不同的色彩表達形式。都是不同的色彩的表現語言,都可以表現出優秀的色彩作品。通過設計彩色的教學和訓練,讓學生轉變設計思維模式,注重對眼界和思維觀念的轉變是課程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以上幾個方面的講解和準備,都是為了讓學生從原來的單純的對繪畫色彩的理解,逐漸的開闊思路和眼界,逐漸的接受和理解設計色彩。這種看似簡單的轉變,在實際的教學中,是要經過教學的詳細講解以及溝通才能逐漸實現的。在連續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在進行初期的設計色彩的訓練中,由于傳統色彩的觀念和繪畫方式對學生的影響非常深刻。他們的很多習慣和理解模式很難全部改變。另一方面,要多加強學生的色彩課題的討論學習,在討論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所謂色彩課題,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方向的特點,結合自己的喜好和興趣點。尋找一個主題點,進行相關的作品調研。比如中國紅、我喜愛的檸檬黃、傳統中國藍等等,讓他們從這些主題去搜集相關的繪畫作品、設計作品等來講解對這些色彩的理解。從這些色彩課題的調研中,學習知識。并把這些進行分享和討論。以此來加深學生們對色彩的認識。這種設計色彩課題的調研和討論,要積極引導跟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引導他們學習和了解中國的傳統色彩,中國的色彩設計與西方色彩設計的不同之處。讓色彩與文化結合。例如中國紅的課題,學生可能會去調研中國古建筑中的紅色,例如故宮的紅墻,紅柱子等,調研這些紅色的特點和由來。一個簡單的紅色就會把很多的知識點串聯了起來。而這種課題式的方式,完全是開放式,是基于學生興趣的,因此不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而且通過分享和討論,會讓整個教學氣氛有非常好的提升。并且結合了中國傳統文化。這個課題式色彩教學,即是課程的作業和任務,也是早期課程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要轉變傳統觀念中,色彩課就是繪畫訓練的這種思維模式,色彩基礎課也要強調文化,色彩要強調多媒介的融入,這種課題式的色彩教學,不僅鍛煉了學生查找相關知識的能力,還提高了他們的文字組織和表達能力,在整理中不僅需要文字還需要圖片和影像。還需要跟大家分享和討論,加強了其表達能力。是一個多訓練目標的綜合性的產出。
從繪畫色彩到設計色彩的轉變,對學生而言不僅僅只是繪畫習慣和繪畫方法的轉變。其最根本的是對色彩理解和思維和表現形式的轉變。這種理解是要建立在設計思維的基礎之上的。繪畫色彩側重的是色彩的調色,色彩的塑造。學生已經在幾年中訓練繪畫色彩,并形成了自己的色彩繪畫習慣,主要是客觀的再現。而設計色彩側重的是色彩的設計和搭配,色彩的設計和色彩的表達和傳遞,強調的是主動的表現。這些都是建立在設計思維的基礎之上的。是設計意識與色彩結合的產物。我們前面進行的色彩課題的調研,就是讓為了讓學生理解設計色彩,了解和理解設計色彩的魅力。設計色彩的目的還是為實踐應用服務的。
對于設計學方向的學生而言,設計色彩課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了解現代設計與色彩的結合關系。現在設計中的色彩應用和色彩表現。這樣才能讓學生了解他們學習設計色彩課程的意義和目的。在這個階段的課程講解中,教師要針對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有重點和有側重的準備。例如,如果學生是動畫設計專業的,在講解設計與色彩的結合關系時,要多側重他們專業的一些例子入手。如講解一些色彩插畫和動畫設計中的色彩應用。例如選擇宮崎駿等著名動畫大師的作品和典型色彩案例講解。這樣更能讓學生了解設計色彩對本專業的影響和作用。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知識也更便于他們理解。每個專業都離不了設計色彩,這是一切設計學科的基礎。講解設計與色彩的結合關系,就是使學生了解現代設計中色彩的不同表現形式,現代色彩在各設計領域的應用。從現實的設計作品出發,教師通過講解和分析,讓學生了解現代設計的視覺傳達方式和色彩表現形式。了解色彩在不同的設計領域的表現特點。通過這些的學習和講解。把基礎課與后續專業課程結合,把基礎課當專業課來上,這是對設計色彩課的新定位和新要求。把設計色彩課程與學生的專業結合,做到針對專業特點的因材施教,是設計色彩教學思維轉變的重點。
現在的學科教學中,強調的是課程的體系化建設,一門課程需要在課程體系中發揮力量。課程之間要注意銜接關系和前后關系。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課程的整體作用。可以把幾門課結合進行聯合教學,教師共同備課,學生組成教學團隊,積極引入校外的實踐項目。實現產學研的結合,產教融合是未來課程的發展方向,與實踐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取得更好更全面的成果。
參考文獻:
[1]黃朝貴.想象力、構圖與創作思維[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9(4).
[2]王傳東,田金良.設計色彩學[M].山東美術出版社,2007(5).
[3]王剛.設計色彩[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9).
作者簡介:
田金良(1981-),男,漢族,山東淄博人,碩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