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梅 劉小飛
【摘要】發展觀光休閑農業特色小鎮,對于加快新農村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提出發展木南休閑農業特色小鎮建要踐行低碳環保原則,從政府引導扶持、開發現狀的基礎和科技興農,推廣互聯網+農業小鎮新的發展模式三方面進行論述,對觀光休閑農業特色小鎮發展提供重要借鑒意義。
【關鍵詞】生態文明,觀光休閑,特色小鎮
近年來,城市化一方面解決大量剩余勞動力就業,為城市服務注入新鮮血液,給居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另一方面,隨著大量人口涌進城市,城市資源變得緊張、環境污染、人口膨脹等問題日益突出。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根本方法是縮小城鄉差距,推進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在此背景下,休閑觀光農業特色小鎮建設發展不僅滿足了城市居民放松心情,體驗鄉村生活內在需求,而且有利于科技興農,調整農村傳統生產方式,解決三農問題,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共贏局面。木南觀光休閑農業特色小鎮在各級政府和部門的支持下,融匯安徽省休閑觀光農業發展相關政策,科學規劃布局,按照"發展、壯大、聚集、提升”,以高科技,高效能,可持續發展的休閑觀光循環農業經營為主體,以木南生態"農家樂”度假村為依托,以木南電子商務綜合管理信息中心載體,建設獨具特色、具有較高產業競爭力現代農業體系。
一、強化服務意識,營造最好投資環境
木南觀光休閑農業特色小鎮在安徽省六安市內和皖西核心服務圈內,可與六安農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工業布局、商業市場緊密結合,與合肥經濟圈三城市密切相連。此外,本生態農業在外圍拓展服務圈,可以快速連通華東華中部分省市:東連南京,西接武漢,北連河南信陽、周口、駐馬店,南接江西南昌、九江、景德鎮。在現代農業產業服務輻射圈,能夠與長三角經濟圈城市群快速溝通連接。重視休閑農業發展是新時期六安實現農業產業升級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全局,責任重大,各級各部門、各個方面都要進一步轉變觀念,統一思想,樹立大局意識,要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為大家樹立一個良好的氛圍,每個人都在全社會支持,快速地制定和建設休閑觀光特色小鎮的高潮。
二、不斷加大政策扶持,簡化辦事手續
第一,財政支農。政府應號召全社會關注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同時積極爭取政府投資,包括安徽省委省政府及各級政府給予重大項目的資金補足、貸款貼息以及專項資金,設立“休閑農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企業吸引國際資本和民間資本。第二,審批優惠政策。各級政府應建立休閑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努力建成3個規范的服務體系。一是投資審批過程的“一條龍”服務體系。從項目洽談開始,對項目申請報告及合同、章程的審批,工商稅務注冊登記,實行“一條龍”系列服務。包括土地批租、委托設計、施工、設備進口手續,辦理水、電指標、消防安全、環境保護和其他注冊服務,所以,急事急辦,特事特辦。三是“正規”服務系統后的企業運作。包括招聘、招聘、安全生產、各類保險等。做任何事都是關關注到投資者難處,讓投資者覺得方便快捷,拓展服務領域。第三,土地政策。以往農地轉變為非農業建設用地要經過政府嚴厲審核才能批準。政府可出臺減少限制的政策,降低審核標準,加快土地流轉速度,轉變部分農地為小鎮建設用地。
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推進(EHS)工作機制
(一)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完善木南特色小鎮建設基礎設施
第一,開設專門的休閑觀光農村公交線路。木南休閑觀光農業特色小鎮經營者可以請求政府相關部門和公交公司的支持,在六安火車站、汽車南站和東站開設公交專線,方便周邊居民觀光出行。第二,增設木南休閑觀光農業特色小鎮內部服務設施。如醫療衛生設施、垃圾桶、游客戶外休息椅、衛生間、便利店等。在木南休閑觀光農業特色小鎮醒目位置可以設置木南休閑觀光農業特色小鎮景點布局圖、游覽引導圖、道路指示牌等標識,方便游客觀光。第三,節約水資源,做好污水治理設施。木南休閑觀光農業特色小鎮經營者應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完善污水治理設施,經常檢查木南休閑觀光農業特色小鎮排水路線,防止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在木南休閑觀光農業特色小鎮種植區采用U型混凝土渠道,并用循環水進行田間灌溉,這樣做既保護了周圍環境,又節約水資源。
(二)強化監督,推進(EHS)工作機制
木南休閑觀光農業特色小鎮積極建立和推進(環境健康安全)(EHS)蓋章機制,嚴格的火炬系統,封閉系統的區域,攀登操作系統,車輛定期保養系統,定期安全培訓考核制度,定期演習安全系統,安全設施檢查系統。如消防系統、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檔案系統,確保生態農業產業園環境的健康安全。把消防管理作為重點工作來開展。木南休閑觀光農業特色小鎮應把消防責任落實到個人,并制定相應的消防安全制度、對員工進行消防知識培訓,木南休閑觀光農業特色小鎮應在密集的建筑群內采用生產、消防用水合一制,木南休閑觀光農業特色小鎮四周道路每隔120米,設置消火栓,在主要通道口安裝應急電源指示燈,方便疏散游客,以上措施切實保障了游客的生命財產安全,也讓游客在心里產生對木南休閑觀光農業特色小鎮的認同感。
參考文獻:
[1]牟雙艷.湖南省體閑農業問題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09.
[2]梁潔.我國鄉村公園及其體系構建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09(5).
[3]吳韋麗.南京市觀光農業現狀調查及發展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9(7).
[4]鐘先麗.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江西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對策[D].江西科技師范學院,2009.
[5]沈錦松.永定縣湖山鄉發展休閑農業的思路與對策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0(8).
[6]李健.當代中國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模式研究[D].山東大學,2011(9).
基金項目: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項目《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視域下休閑觀光農業開發模式研究》,項目編號:SKQ2018A0406,
安徽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生態文明視域下安徽省觀光休閑農業特色小鎮發展對策研究》,項目編號:S201910376101。
作者簡介:
韓梅(1983-),女,安徽六安人,碩士,講師,皖西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生態農業經濟。
劉小飛(2000-),男,安徽六安人,本科在讀,皖西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生態農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