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教學階段,體育與健康是一門重要學科,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開展和深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各學科知識點輸出的同時,也應該著眼于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大力培養學生的意志力,是增強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也有助于實現優質的教學目標,為我國教育事業中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工程添磚加瓦。
關鍵詞:小學體育與健康,培養,學生的意志力
一、 前言
眾所周知,意志力是一種優秀的素質能力,教師在小學階段對小學生的意志力進行有效培養,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也能讓學生的人格得到初步塑造,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抵御未來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壓力,下面我們針對如何在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意志力這一問題,進行簡單策略論述。
二、 開展多種教學形式,啟發學生的意志力意識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意志力培養教學之前,應該積極和小學生進行溝通,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點,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計劃的制定。小學生通常具有注意力難以集中、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等心理和行為特征,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將這一特征充分利用起來,以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切入點,開展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對小學生的意志力進行初步的啟發,是培養小學生意志力教學的先決條件,也有助于后續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例如,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教師可以采取競賽和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在跑步這項運動課程中,可以采用“換物接力賽跑”的授課方式,即使學生對跑步興趣不高,但競賽形式卻能有效提高跑步的趣味性,讓學生都能踴躍參與。在接力賽跑過程中,教師應該組織其他學生進行加油吶喊,為賽道上的同學助威打氣,使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感覺體力不支的時候,能夠從同學們和老師的鼓勵聲中獲得動力,調動自身的意志力,堅持將賽跑項目完成。接力賽跑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能讓學生的意志力得到初步啟發,讓學生領悟堅持就是勝利的人生道理,同時接力賽的形式也有效的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有助于學生意志力和團隊精神的同步培養。
三、 適當增加課程難度,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
在體育課堂上,意志力的體現除了在運動項目的堅持能力上,也體現在對運動難點的突破方面。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的意志態度,也應該培養學生面對困難勇于突破、勇于克服的意志精神。因此教師在制定小學體育與健康對學生意志力的培養教學計劃中,應該為課程項目適當增加難度,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通常身體協調性良好的學生都能進行單人跳繩的運動,教師可以在這一基礎上進行“跳長繩”的課堂教學,面對陌生的長繩,很多學生因為怕被繩子抽到而不敢跳,教師可以身體力行地為學生進行示范,參與到跳長繩的隊列中,講解跳長繩的動作要點、注意事項,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嘗試,告訴學生不要怕跳錯,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次的失敗是為了下次的成功,這樣就可以掃除學生內心的顧慮勇于嘗試新的運動項目,在部分學生有了成功的范例之后,就會有更多的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加入跳長繩的隊伍中。而對于一直不敢嘗試或者跳不好的學生,教師也不要對他們進行疾言厲色的訓斥,而應該用和藹的態度繼續鼓勵他們,最終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程項目中,在成功的嘗試新項目這一過程中獲取成就感,也讓學生的意志力得到有效的鍛煉,提高學生解決問題、開拓創新的意志精神,也讓學生能夠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更好的應對克服各種不良情緒和心理障礙,對學生獨立人格的塑造和完善大有裨益。
四、 開設實踐活動,讓意志力的培養思路得到拓展
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水平還停留在抽象的層面,對各種情感精神的體驗能力也相對薄弱,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意志力培養教學局限在語言和文字的形式,那么學生很難獲得綜合能力的進步。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應該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增設實踐活動,讓意志力培養的教學思維得到拓展,也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實效性的提高,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得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要小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才能實現意志能力的穩步提高。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增設“搖呼啦圈”這項實踐活動,鍛煉學生腰腹核心力量和身體的協調能力,“搖呼啦圈”是一項趣味性很強的體育項目,這項活動本身就能帶動學生運動的自主性,讓每個學生都敢于嘗試。但是搖呼啦圈這項運動也具有一定的難度,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對呼啦圈進行良好的控制,使它一直在腰部運動不掉落下來,所以學生需要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掌握這項運動的動作要領,學生不斷練習的這一過程也是有效培養學生意志力的過程。教師應該抓住這樣寶貴的訓練機會,對于那些總是失敗的學生要不斷進行精神鼓勵,在他們打算放棄的時候給予他們繼續下去的動力,教師可以讓搖的好的同學進行動作示范,搖的不好的學生進行動作要點學習,通過堅持不懈的練習、感受,讓學生感覺呼啦圈成為身體的一部分,最終能夠靈活自如的搖動呼啦圈。
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獲得成功,也對堅持意志精神的作用有了更深層次的領悟,教師的這種通過實踐活動進行的教學手段,有效拓展了學生意志力培養的教學思維,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多優質精神的滋養,培養學生遇到困難不輕言放棄的樂觀態度,增長學生堅強勇敢的精神品德,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格言。
五、 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致力于學生意志力的開發和培養,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形式,進行教學計劃的創新、構思和設計,發揮人性的關懷,聚焦小學生的精神層面,提高小學生的意志素養,讓小學生具備堅持不懈、攻克難關的寶貴的意志精神,從而達到為小學生實現人生理想開辟光明道路的教學目標,從而實現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紅梅,朱琳.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意志力[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2):112+114.
[2]蔡兵.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意志力培養探究[J].名師在線,2017(2):55-56.
[3]陳濤.趣化體育教學 增效“技志同育”:小學耐久跑“技能”與“意志力”同培養的教學案例[J].科學大眾,2012(1):154.
作者簡介:
曠艷妹,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石屯鎮坡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