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與推廣,人們也越來越注重課堂教學的質量。尤其是數學,它作為高中學習階段的必修課程,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為了順應當今時代的教育需求,就需要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新與完善課堂教學的模式。基于此,出現了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生活化教學。
關鍵詞: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開展生活化教學就要求教師必須將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以現實生活為出發點,不斷創新和完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養成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相整合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美,以此激起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欲望,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進而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碰到的問題,感悟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做到活學活用。
一、 數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的生活用品都是嚴格按照數學中的定理制作而成的,許多應用于數學學習的工具也與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作為一個合格的高中數學教師,應當明確這一點,在教學課堂開展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與所學知識相互整合,明確學習數學不僅能夠應付考試,還能幫助人們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明白數學學科對于人們的價值,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一步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 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創設生活情境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在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是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卻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不愿意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拉低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為了有效地緩解這一現狀,教師應當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明白學習數學知識能夠解決實際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學生自熱就會對數學產生興趣。因此,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適時的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情境,進而引申課堂教學的內容。例如:在講解“空間幾何體”這一知識點時,觸及的知識面比較廣,包括了“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空間幾何體的體積和面積”以及“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與直觀圖”等知識點,如果才去作圖的方式將這些知識點進行講解是比較抽象的,學生很難看懂,也學不明白,長此以往,就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對數學學科的厭惡心理,不利于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因此,教師可以在上課前準備好一個紙箱、一個籃球以及手電筒,在課堂上通過多個角度照射紙箱以及籃球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地體會到紙箱以及籃球在不同角度照射中產生的變化,來感受幾何體的變化規律,利用實際操作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幾何體的知識內容,它的教學效果肯定是超出課堂作圖的方式,利用這些能接觸到的生活用品激發學生的動手操作,更加自主積極的發掘數學學科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進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二)通過情境引出問題
在實際的生活中,許多地方都能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在高中數學課堂上開展生活化教學不僅要求教師仔細和觀察和探索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還需求學生自主積極的觀察實際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二者是相輔相成的。讓學生養成在現實生活中學會總結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碰到的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解“圓錐曲線與方程”這一知識點時,所觸及的知識面較為抽象,如:雙曲線、拋物線等。其計算規則與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引出教學知識,讓學生根據實際生活中的現象自主的探索與學習,如:體育課上的籃球運動,在籃球被拋出去到籃筐的路線就是拋物線,在滑雪場中進行滑雪運動時,雪道也是拋物線,在回家路上所經過的橋梁,它的形狀也接近拋物線等,這些都是在實際生活中能夠看到的。因此,教師可以從實際生活出發,在課堂上運用生活案例來提出相關內容的問題,如:在拋出籃球時運用拋物線的知識,讓學生計算站在哪個位置投籃最容易進球,亦或者計算滑雪過程中什么時候的速度是最快的等,這些現實生活中的實例都能較好地體現出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來解釋實際生活中的現象。
三、 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注意事項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順利地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應當嚴格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在實際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明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的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積極的引導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自主積極性以及求知欲,把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二)趣味性原則
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應當確保教學課堂中不缺失趣味性,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動力以及信心。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只有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足夠的興趣,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
(三)實用性原則
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論是哪個學科,都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生活化教學將數學的實用性體現出來,讓學生通過所學知識更好地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更加注重學習數學知識。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數學來源于現實生活,它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知識點是豐富多樣的,同時被廣泛地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因此,在高中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是非常有效的,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讓學生在數學知識中看到生活,在生活中靈活的運用數學知識,良好的運用理論進行實踐,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所在,轉變以往傳統的理念,讓數學與實際生活更好地結合起來,進而達到理想中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鵬.讓數學與生活互動: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中華少年,2018(20):143.
[2]李陽剛,季峰,陸敏,等.讓數學與生活互動:淺析高中數學教學的生活化研究[A]∥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四卷),2017:160.
[3]朱衛萍.讓數學與生活巧妙融合: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21):54.
作者簡介:
林炳鋒,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安溪銘選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