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自身綜合素質都至關重要,小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階段,而此階段對于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且習慣的養成比較容易,本文主要進行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閱讀習慣,閱讀興趣,小學語文
一、 前言
書籍是知識的源泉,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讀書能夠啟迪學生的心智,擴大學生的視野,陶冶情操,使學生才思敏捷,將學生培養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而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是否能將書籍中的知識納為己用,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必要途徑就是從小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不斷的實踐也在證明,良好的閱讀習慣會使學生受益終生。
二、 利用語文課堂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教育越來越重視,導致學生的入學年齡越來越早,從而使得學生的大部分有效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小學生剛剛脫離了啟蒙教育,對于學習的持久力較弱,而小學語文又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對于今后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時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再合適不過了。閱讀習慣是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的,而小學教師非常熟悉小學生的心理,在教育學生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所以利用語文課堂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首先要回歸教材,教材是經過我國幾代學者對經典文章精挑細選的杰作,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狀況。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增加作者的代表作和相關故事,激發學生對于作者其他作品的好奇,從而鼓勵學生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是講故事,小學生都喜歡益智、有趣和充滿幻想的童話故事,教師可以效仿評書先生,每節課都講一個故事的開頭,在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時停止,引導學生主動去閱讀,從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促進學生自主閱讀的熱情。最后是講述名人成才的故事,學生都喜歡給自己樹立榜樣,而這些努力上進的人會不斷激勵學生追求上進,讀更多的書,將自己變成一個高素質、高能力和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三、 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
現在社會飛速發展,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在給人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存在著極大的誘惑,如電子游戲、短視頻和影音視頻等,學生喜歡探索新鮮事物,更容易被誘惑所侵蝕。我們從小就知道“毛澤東鬧事讀書”的故事,但隨著物質條件越來越充裕,學生很難做到向毛主席一樣利用鬧事鍛煉自己的意志。而父母也會無時無刻地影響著學生,學生也經常以父母為標準和榜樣,如果學生業余時間在家時,父母在看劇或者刷視頻或者玩游戲,那么學生的做法自然和父母一樣,無法對讀書引起關注,所以閱讀環境可以在無形中渲染、影響著學生。所以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解決,一方面從根本上解決,即父母為孩子改變自身狀態,與孩子一起讀書,共同培養興趣愛好,促使學生熱愛閱讀,激發閱讀動力。這種方法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也能讓學生在心理上獲得一定的安全感,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聯合老師或者其他學生的家長,為孩子創建一個閱讀環境,促進學生們共同學習、交流與探討。
四、 監督學生每天閱讀
閱讀習慣的關鍵在于堅持每天閱讀,需要從小養成。但是學生缺乏持久力,且對于誘惑的抵制能力較低,所以必須盡早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每天監督學生的閱讀。由于小學生認識的字不多,所以家長或者教師可以通過讀故事的方式講給學生聽,從童話故事或者寓言故事讀起,既能引起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思考,又有利于學生自身品格的形成,更能促進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但注意每天閱讀故事最好在同一時間段或者相似時間內,逐漸地形成家庭習慣,在學生有較多的文字儲備量之后,慢慢地鼓勵學生自己進行閱讀。經過長時間的習慣以后,學生耳濡目染,從而形成閱讀習慣,為自身文學素養的提升做下堅實鋪墊。
五、 提升學生專注力
專注力,是讀書的必要條件。小學生剛剛度過啟蒙教育階段,其專注能力并不高,導致學生無法靜下心來、平心靜氣、專心致志的閱讀,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正確引導學生排除干擾,平心靜氣,專心致志的讀書。那么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或者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并在文章中找出答案,從而促進學生抵制干擾,提高學生的專注力,這對于培養閱讀習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六、 培養課外閱讀習慣
課堂上的時間極其有限,教材上的文章依舊有限,所以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我國古典名著的數量數不勝數,而課堂上的時間和儲量完全不足以讓學生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所以亟須增加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利用業余時間豐富自己的只是儲備量。小學生正處于貪玩的年紀,業余時間更多的用在娛樂消遣上,所以要想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用課內閱讀帶動課外閱讀,教師在課堂上利用教材拓展閱讀,通過閱讀類似的讀物,既能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閱讀的同時豐富自身文學能力,海邊與小學生對于文章本身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師按照學生年齡向學生推薦學生容易理解的書籍,從而促進學生對于閱讀的熱情,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七、 正確評價,激勵學生閱讀
小學生都渴望被賞識和表揚,老話說“好孩子是被夸出來的”,當教師或者家長激勵夸獎學生時,他們會得到自信的力量,如沐春風,感覺無比歡快,從而為了獲得更多的獎勵而追求上進不斷努力,導致形成一個循環,而在學生成長之后,就會成為一名追求上進并且不斷努力的人。所以當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作為家長或教師,應該積極夸獎、鼓勵學生,并與學生進行交流,從而讓是的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進而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調動學生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和進步。
八、 總結
總而言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習慣對于學生的成長大有裨益,對于學生未來的生活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幫助學生閱讀大量的書籍,是學生終生的財富。
參考文獻:
[1]劉國英.淺談小學低段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64.
[2]蔣茂瓊.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101.
[3]黃文思.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35):72-73.
作者簡介:
任忠林,甘肅省華亭市,甘肅省華亭市神峪鄉陳家嘴回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