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小學語文教育來說,教師進行授課時要能夠凸顯出語文本身的語言美,讓優(yōu)美的語言帶動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增強課堂的教學感染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來說也大有裨益,本文將主要探討如何從語言藝術(shù)的角度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質(zhì)量以及效率,望能夠通過筆者的經(jīng)驗分享,給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策略參考。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語言藝術(shù),教學探析
一、 前言
教學的語言作為教師在開展教學中的重要工具,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不僅能夠?qū)⒅R傳遞到學生面前,也是情感交流的方式,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對個體的影響也是更加直接且深遠。隨著教育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要注重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提高語言的藝術(shù)性特征,通過合理性的運用,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學習到更多知識,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二、 準確規(guī)范教學語言的運用
在小學進行語文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確保自己的語言是規(guī)范、標準、準確的,小學教師如果本身普通話不過關(guān)的話,對學生的影響則會直接導致理解上的不夠,以及發(fā)音上的錯誤,教師如果在進行授課時,出現(xiàn)了大量的語氣詞,如啊、恩等等,這些也會給學生帶去聽覺上的疲勞,所以對于教師來說,開展語文教學首先要做到語言的準確和規(guī)范,避免造成學生理解上的困難,這種規(guī)范性的示范,也能夠?qū)W生起到良好的模仿性作用,幫助學生形成語言運用的好習慣。例如在教學《千年夢圓在今朝》時,教師可以用簡要的語言向?qū)W生介紹中國的航天飛機天之夢,讓學生在教師的描述過程中被激蕩的情感所澎湃,燃起對祖國的自豪感,在整個敘述的過程中,如果教師沒有做到語言的準確而精煉以及通順的話,學生是無法體會到這一情感的,也喪失了這一模塊的應用價值。
三、 形象生動的運用教學語言
處于小學階段的個體,其思維認知以及年齡特點,決定了及思考和方式的特殊性,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授課時,要注重語言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到語文學習非常的有趣,同時,這種充滿趣味性的語言也能夠強化小學生的實際記憶力,例如在教學“噪”和“躁”這兩個詞時,如果教師僅僅將兩個字寫在黑板上進行聲音的理論講解的話,學生往往無法理解,甚至會成為學生的記憶負擔,效果不好,此時教師可以將講述的理論性語言轉(zhuǎn)變?yōu)槿の缎哉Z言,例如將“噪”和“躁”這兩個字,比喻為一對孿生的兄弟,雖然名字都是同音,但是實際上兩兄弟卻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哥哥的性格很急躁,總是要做比弟弟更多的事情,所以“躁”在筆畫上要比弟弟的“噪”要多一些,這種講故事的描述方法能夠?qū)W生產(chǎn)生更為直觀的記憶,而且學生也能夠逐漸理解,對于這兩個字的區(qū)別,在實際運用時,能夠想起教師的這一段講解。
四、 將風趣幽默的教學語言應用在小學語文課堂中
語言藝術(shù)的一種表現(xiàn)就是風趣以及幽默,風趣幽默的語言,對于學生來說是具有很好的啟發(fā)性的,能夠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于學習有著更為濃厚的興趣,同時風趣幽默的語言也能夠幫助教師構(gòu)建和諧、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強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實現(xiàn)更為高效的學習。例如,在教學標點符號的使用時,一些學生往往會由于粗心大意忽略了標點符號的使用,一些學生也由于對于標點符號缺乏實際的認知,導致符號的變化出現(xiàn)障礙。在這時,如果教師只是針對這種錯誤的現(xiàn)象進行一味地批評和指正,反而不容易收獲良好的效果,也容易引發(fā)學生的逆反性思維,影響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對學生使用標點符號出現(xiàn)錯誤,這一問題是可以采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讓學生先嘗試將自己一讀到底的文章讀出來,然后讓學生去評論這種一讀到底的文章實際上是錯誤的,會沒有喘息的空間,“沒有標點符號的語言真可怕,讀起來要人命啊”此時教師對于學生的評論,學生會接受教師的這一評價,反而會覺得非常的有趣,此時的風趣幽默評價對于學生來說也是非常好的啟迪以及教育,幫助學生了解正確的標點符號使用習慣,并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
五、 注重教學語言的邏輯性特征
在運用教學語言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語言的精煉以及清晰性,一些小學生受制于心智發(fā)育的問題,對邏輯性較強的語言理解并不透徹,如果教師在課堂中過于追求的是華麗的語言或者是復雜的配置的話,學生往往會無法理解教師的實際講話內(nèi)容,而這也會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去理解春天的景觀這樣的寫作題材時,如果教師運用了大量抽象的,缺乏小學生心理認知體驗的語言進行描繪的話,學生是無法介入到該教學情境中的,學生只有使用了自己習慣的語言以及心理描述方法,才能夠接受教師的實際教學,這也是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注重尊重小學生的實際理解能力。
六、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于教學藝術(shù)性的應用,將語言作為業(yè)正與學生溝通的高效工具,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語言形成準確規(guī)范的語言使用習慣,對教學的內(nèi)容有更加生動形象的認識,教師也只有注重教學語言的提升,才能夠確保課堂的教學氛圍是活躍愉悅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讓學習過程都能夠更加高效,對學生產(chǎn)生實際的正面影響。
參考文獻:
[1]王文娜.小學語文課題教學中的語言藝術(shù)研究[J].考試周刊,2018(18):52.
[2]覃愛松.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訓練方法與價值探尋[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7(8):96-97.
[3]陳俊鋒.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特點新探[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24.
作者簡介:
黃翠娟,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廣西橫縣巒城鎮(zhèn)那檀村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