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波


【摘 要】目的:將慢性糜爛性胃炎實施不同治療方案的預后價值及療效進行分析。方法:慢性糜爛性胃炎病例為68例,納入時間為2018年3月~2019年2月,隨機平分組別,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西藥聯合方案在對照組中實施,實驗組聯合中醫辨證治療,將兩組患者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比對。結果:兩組患者比對有意義,且實驗組數據指標更好,P<0.05。結論:慢性糜爛性胃炎實施中醫辨證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病癥,提高療效,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可推廣。
【關鍵詞】中醫辨證;治療;慢性糜爛性胃炎;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7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2
消化內科多發且常見的疾病之一就是慢性糜爛性胃炎,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腹脹等病癥,不利于患者身體健康。為了找到最佳的藥物治療方案,本次將慢性糜爛性胃炎實施不同治療方案的預后價值及療效進行分析,將結果及方法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臨床資料
慢性糜爛性胃炎病例為68例,納入時間為2018年3月~2019年2月,隨機評分組別,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西藥聯合方案在對照組中實施,實驗組聯合中醫辨證治療,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比對中無意義(P>0.05)。
納入標準:經倫理委員會批準;符合慢性糜爛性胃炎診斷標準;經胃鏡表現為患者胃黏膜輕微隆起或平坦,患者為按壓疼痛、納差、燒心、噯氣等病癥;經中醫辨證檢查為患者苔薄白、舌質淡紅、弦脈等病癥。
排除標準:排除存在認知及意識障礙的患者;排除存在膽道系統、腎臟系統及肝臟系統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藥物過敏的患者。
實驗組最長病程為13年,最短病程為8個月,(5.1±0.3)歲平均病程;65歲為最大年齡,25歲為最小年齡,(42.5±1.5)歲平均年齡;20例為男性;14例為女性。
對照組最長病程為13年,最短病程為7個月,(5.1±0.4)歲平均病程;64歲為最大年齡,24歲為最小年齡,(42.0±1.5)歲平均年齡;21例為男性;13例為女性。
1.2方法
西藥聯合方案在對照組中實施:對患者予以0.5g克拉霉素膠囊,一日兩次,餐后口服;同時接受1g阿莫西林膠囊,一日兩次,餐后口服;予以20mg奧美拉唑腸溶片,一日一次,空腹時服用。治療14d后將克拉霉素膠囊改為枸櫞酸鉍鉀顆粒,一日兩次,一次1袋。
實驗組聯合中醫辨證治療:
基礎方藥為甘草15g、白芨12g、三七12g、海螵蛸20g、黃連12g、吳茱萸6g、枳殼12g、白術12g、白芍20g、陳皮12g、川芎12g、香附12g、延胡索15g、柴胡8g。
針對濕氣嚴重的患者需添加麝香6g;針對噯氣嚴重的患者需添加沉香12g;針對胃痛嚴重的患者需添加12g;針對反酸的患者需添加瓦楞子6g。
1.3 評定指標
將兩組患者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比對,對藥物治療方案的價值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兩組患者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以P<0.05展開。
2 結果
2.1 比對兩組患者臨床病癥
兩組患者比對有意義,且實驗組數據指標更好,治療效果更高,P<0.05。
2.2 比對兩組患者不良發生情況
兩組患者比對有意義,且實驗組數據指標更好,不良癥狀發生情況降低,P<0.05。
3 討論
臨床將疣狀胃炎、痘疹狀胃炎稱為慢性糜爛性胃炎,但部分胃炎均為慢性糜爛性胃炎,發病率較高。臨床常采用西藥三聯法治療慢性糜爛性胃炎,即奧美拉唑+阿莫西林+枸櫞酸鉍鉀方案,可起到抗感染治療,保持患者胃黏膜,抑制胃酸,改善患病臨床病癥,但無法達到兼治標本的功效,且西藥會誘發患者出現不良病癥,影響預后[2]。
中醫胃脘痛中一項多發的疾病就是慢性糜爛性胃炎,誘發因素主要與機體脾胃虛弱、肝郁氣滯、食積、寒邪有關,且患者中醫病理分型各不相同,因此,對患者實施中醫辨證治療對患者預后而言是非常必要的[2]。本組所采用的基礎方藥可起到促進糜爛面愈合、抑制胃酸的功效,同時可降逆止嘔、健脾益氣、理氣止痛、溫中補虛的作用[3]。針對患者中醫不同病癥予以對癥加減藥物,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病癥,促進患者康復[4]。藥方中海螵蛸具備抑酸除濕的功效,白芨具備止血的功效;延胡索具備理氣止痛的功效;白術具備和中緩痛的功效;三七及川芎具備活血的功效;黃連具備抑制肝血的功效;枳殼及陳皮具備理氣的功效;吳茱萸及白芍具備疏肝解郁的功效,可有效兼治標本,促進患者預后,改善患者臨床病癥[5]。經過本次數據研究可見:兩組患者比對有意義,且實驗組數據指標更好,P<0.05。說明中醫辨證治療方案的臨床優勢較高。
綜上所述,慢性糜爛性胃炎實施中醫辨證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病癥,提高療效,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許增華,許東華,陳運生, 等.小兒慢性胃炎辨證分型與內鏡象及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2,20(2):59-62.
[2] 黃玉龍,曲學華.當歸四逆湯治療脾胃虛寒型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5,(6):569-572.
[3] 呂靜靜,王彥剛,董環, 等.慢性糜爛性胃炎胃鏡像及病理分型與中醫證型相關性研究[J].山東中醫雜志,2017,36(1):11-12,28.
[4] 何思敏,蔡小麗,趙靜, 等.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減治療慢性糜爛性胃炎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9,35(9):1072-1073.
[5] 安曉霞,王振剛,盧杰夫, 等.慢性糜爛性胃炎中醫體質特點及其與胃黏膜微形態的相關性[J].廣西中醫藥,2019,4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