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夢鑫
【摘 要】習近平的綠色發展理念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環境等方面,是對馬克思主義綠色發展思想的豐富和發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譜寫好中國夢云南新篇章,將習近平的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云南新發展的全過程,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關鍵詞】習近平;綠色發展;云南;實踐
中圖分類號:X22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4-0200-02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云南省應在習近平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導下,保持云南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是關系云南省未來發展的一場深刻變革。
一、習近平的綠色發展理念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因為時代和歷史等因素,沒有明確提出綠色發展的概念,但在其經典著作中體現了綠色發展的思想。
(一)綠色經濟理念
在《資本論》及其手稿中, 馬克思指出:“社會地控制自然力, 從而節約地利用自然力, 用人力興建大規模的工程占有或馴服自然力, ——這種必要性在產業史上起著最有決定性的作用?!雹倭暯綇鸟R克思自然生產力思想的相關論述出發,提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 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雹诰G色經濟理念是指基于可持續發展思想產生的新型經濟發展理念,致力于提高人類福利和社會公平?!熬G色經濟發展”是“綠色發展”的物質基礎。一方面,經濟要環保。任何經濟行為都必須以保護環境和生態健康為基本前提,它要求任何經濟活動不僅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且要有利于環境的保護和生態的健康。另一方面,環保要經濟。即從環境保護的活動中獲取經濟效益,將維系生態健康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從綠掘金”。
(二)綠色環境發展理念
在人類演變的歷史長河中,任何一種社會形態都要以勞動與自然界實行物質轉換。為此, 恩格斯指出,人類“決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雹酆茱@然,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自然界的優先地位。同時,馬克思、恩格斯也辯證地看待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他們認為,人與自然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其不可分割地構成一個統一整體?!盀槲覀冞B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在與自然界之中的?!雹堋白匀唤纾退陨聿皇侨说纳眢w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雹葑匀唤缡侨祟惿婧桶l展的先決條件, 是商品和勞動得以產生的前提條件和自然基礎。“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中介、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⑥習近平提出的綠色環境理念正是在該原理的支撐下提出,其指通過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保護自然環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類社會環境的生存狀態,保持和發展生態平衡,協調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以保證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的共同發展。
(三)綠色社會發展理念
綠色是大自然的特征顏色,是生機活力和生命健康的體現,是穩定安寧和平的心理象征,是社會文明的現代標志。綠色蘊涵著經濟與生態的良性循環,意味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平衡,寄予著人類未來的美好愿景。在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 習近平強調:“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 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⑦習近平為此要求黨政領導干部必須關注人民生態訴求, 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生態問題上升到了民生問題, 能否正確認識并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生態問題, 滿足人民的生態訴求, 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工作的認同,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所以習近平特別強調要加大力度保護和治理環境, “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雹唷傲己蒙鷳B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 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雹?/p>
(四)綠色政治生態理念
綠色政治生態是指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優良。習近平指出:“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嚴懲腐敗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態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黨內如果有腐敗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態必然會受到污染?!?/p>
(五)綠色文化發展理念
綠色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是與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生命意識等綠色理念相關的,以綠色行為為表象的,體現了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共進共榮共發展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念等文化現象的總和。
二、習近平綠色發展理念在云南的實踐
云南省在習近平綠色發展理念指導下,要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各要素的綠色發展。
(一)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實現經濟綠色發展
云南省面臨著科技創新不足等問題,例如:“一、企業存在資金短缺、人才匱乏,技術基礎薄弱等問題;二、激勵機制尚未健全,難以吸引企業進行創新投入;三是社會參與度不高,社會服務體系尚未健全?!雹馊诹暯骄G色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大力促進科技創新,彌補經濟發展中資源短缺的不足,用科學技術為我省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實現我省經濟綠色發展。
(二)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現環境綠色發展
云南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云南省最大的優勢。生態環境是制約云南發展的一個因素,保護生態環境尤為關鍵。因此,樹立綠色發展觀念是云南加強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前提。云南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自然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強調人們在追求金山銀山的同時,合理開發利用綠水青山,認識到人與綠水青山,人與自然唇齒相依的緊密聯系。像愛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好云南的綠水青山、藍天白云,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云南發展的獨特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建設美麗云南。
(三)加強政府治理,實現政治綠色發展
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因素。在云南省綠色發展的過程中,領導干部是關鍵。領導干部應樹立正確的綠色政績觀,將習近平的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到工作的每一環節,不以GDP論英雄,破除GDP是衡量政績唯一標準的觀念。另外,人民群眾是生產過程的主體,領導干部應積極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綠色發展的過程中來,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使其將綠色發展意識在生活中自覺踐行。
(四)樹立綠色消費觀,實現文化綠色發展
習近平指出:“推進生態省建設,既是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更是思想觀念的一場深刻變革”。云南省深入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灌輸生態文明理念為更好地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創造有利條件,有利于人們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更好地推動云南省社會生態文明建設落到實處,才能推進云南省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打造生態強省。
(五)實現社會環境綠色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整體由部分組成,關鍵部分對整體有決定性作用。環境污染治理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一直是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云南省的發展有必要將重點突破環境污染治理、生態保護等問題放在重要位置,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譜寫好中國夢云南新篇章。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207頁.
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09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60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60頁.
⑤《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1頁.
⑥《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207頁.
⑦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08頁.
⑧《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87頁.
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關于習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第163頁.
⑩楊發庭.綠色技術創新的動力分析,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16年第1期,第72頁.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
[5]康沛竹,段蕾.論習近平的綠色發展觀[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