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立丹
【摘要】在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下,催生了熱點話題網絡輿情的形成和快速傳播,對于社會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新媒體具備開放性和傳播性的特點,導致網絡輿情也呈現利與弊的兩面性。在新媒體時代之下,對于熱點話題網絡輿情的控制和引導成為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歸納新媒體時代下網絡輿情的特點,總結新媒體時代下熱點話題網絡輿情的發展現狀,結合具體的發展困境對網絡輿情的應對策略進行思考。
【關鍵詞】新媒體? 網絡輿情? 控制? 引導
引言: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使媒介形式開始逐漸向著新媒體的媒介形式發展,新媒體促使網絡輿情對于社會的影響日漸提升?;ヂ摼W的廣泛應用拓展了網絡輿論的空間,提升了公眾的話語權。通過互聯網的發展,公眾開始能夠參與到輿論事件的討論之中。近年來熱點話題網絡輿情層出不清,政府在回應網民關注、消除公眾質疑、引導輿論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在公共事件和熱點話題頻發以及網絡媒介越來越深入介入的環境之下,需要進一步加強改進網絡治理方法,強化網絡輿情的引導。
一、新媒體時代下網絡輿情的特點
(一)突發性
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和發展是對傳統時間、空間的突破,任何的新聞、熱點話題都能夠非??焖俚谋还娝獣?,并能夠非常迅速的形成網絡輿論的焦點。在新媒體時代發展之下,公眾不僅是網絡輿情的接收者,也是網絡輿情的傳播者。網絡輿情能夠通過公眾快速的傳播得到裂變,這就是新媒體時代下網絡輿情的突發性。
(二)廣泛性與互動性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發展快速興起的新媒體在傳播上具有廣泛性的特點,使得熱點話題的網絡輿情也同樣具備了廣泛性特征。與傳統媒體“一對多”的傳播特征進行對比發現,新媒體的傳播模式,可以實現“一對一”“多對一”或者“多對多”的傳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信息傳播的交互性,從而也印證了網絡輿情具備廣泛性的特點。就互動性而言,新媒體使得公眾成為傳播者,使得人與媒體之間實現了互動,這也就使得網絡輿情具備了互動性的特點。
(三)主體分散性與隱蔽性
由于互聯網具有虛擬性的特點,使得熱點網絡輿情的主體也具備了隱蔽性特征?;ヂ摼W的開放性和虛擬性,使得互聯網成為虛擬的社會空間,在這一空間內用戶可以進行自己喜愛角色的扮演,這個角色可能是不真實的、虛擬的。同時互聯網的開放性使得網絡輿情具備分散性的特點。互聯網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從而形成了相應的輿論主體。但是由于受到行業、文化背景等差異的影響,使得網絡輿論的主體也存在著不同。
(四)內容豐富性與復雜性
互聯網承載著豐富的信息,因此也具有豐富的輿論內容。而傳統媒體由于客觀因素的制約,在信息的承載上存在一定的局限。同時,在虛擬、開放的信息空間,削弱了傳統媒介的力量?;ヂ摼W也成為了公眾自由發揮的空間,這就使得網絡中充斥著各種信息。豐富多樣的網絡輿論的來源,使得輿論的內容也異常的豐富。而網絡輿論的復雜性主要是由于網絡輿論在理性判斷上的缺失,網絡輿論的評論和意見不斷發生著變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網絡輿論的判斷性和權威性。
二、新媒體時代下熱點話題網絡輿情的發展現狀
(一)網絡輿情中充斥著虛假性信息
網絡的虛擬性的特點,使得網絡上容易出現謠言和造假信息。網絡輿論的主要來源是社會現象或者社會的熱點問題。當熱點問題和現象發生時,一些網民在沒有正確認知事情真相或者只是片面認識事情真相時,就開始肆意地發表自己的言論。也就是說,網絡上的虛假的言論誘導了其他的網民,這不僅會不利于解決問題,同時也很容易導致混亂現象的出現。
(二)網絡輿情中充斥著非理性的情感宣泄
在網絡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所有的重大事件基本上都會在網絡上引起強烈的討論和反響。很多網民都會參與到熱點話題和熱點社會現象的談論之中,參與這一談論中的部分網民能夠進行理性的思考,提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看法和觀點,甚至還會對于最終的決策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參與討論的網民之中,也有部分網民缺乏理性的思考,大多都是基于自己主觀情感出發進行宣泄,甚至在網絡上還出現了一些謾罵和攻擊的言論。而這一不負責任的隨意宣泄和攻擊的言論在一定程度上會給他人帶來一定傷害,會誘導輿論向著錯誤的方向發展。
(三)日漸凸顯的低齡化主體特征
基于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在當前全國的網民之中,有一半以上是年齡在25歲以下的年輕人,其中有約20%的是年齡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網民。學生成為了當下的網民主體,由于受限于年齡和閱歷,這部分網民在觀念和思想上不夠成熟,對于自身約束的能力僅僅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沒有清楚地認識到問題的本質所在,這就導致他們非常容易受到網絡輿論的影響。從事實上來看,對于低齡網民進行正確引導已經日漸成為網絡的一大使命,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網絡承擔著對于國家未來人才教育和引導的重大責任。
三、新媒體時代下熱點話題網絡輿情的應對方法
(一)法律法規等政策完善,進一步規范信息傳播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網絡輿論環境呈現非常復雜的特點,想要進行和諧網絡輿論氛圍的營造,離不開法律法規等政策的完善,有效控制和引導熱點話題的網絡輿情,需要強化相應法律法規的健全,立法的完善能夠有效保障網民的言論自由,同時還能夠對于網民不負責任的言論進行有效遏制。除此之外,還要樹立正確的意識,加強網絡輿論的網絡立法不是對網絡自由發展進行限制,而是促使網絡能夠更加規范化的自由發展。對于熱點話題網絡輿情的有效控制和引導,需要建立在立法約束網民的基礎之上,對網民的言論自由進行保障,同時不過度干預網民的常規行為,進一步鼓勵網絡實現行業自律,促使網民在享受民主權利的同時也能夠遵守相應的法律,促進政府網絡智力法制體系的構建,從而對網絡輿情的責任進行明確。
除此之外,進行網民實名制的推廣,促進熱點話題的網絡輿情的傳播秩序得以保障。由于網絡中誹謗、詐騙等現象屢屢發生,匿名成為了這些網民的保護傘。換句話說,網民的實名制能夠起到規范網民言論的作用,促使熱點話題的網絡輿情的傳播能夠更加井然有序,同時能夠對網民的社會責任意識起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從而維護網絡的發展秩序。
(二)對于主流網絡媒體的強化管理,形成輿論引導合力
雖然互聯網能夠促進個體的個性張揚,但是人們不會輕易地改變對于主流媒體的依賴感。也就是說,國家或者地方的主流媒體網站具有品牌優勢和一定的權威性。因此,需要對于主流網絡媒體的發展和管理進行進一步強化,促進競爭力的提升,最終能夠對于熱點話題的網絡輿情進行正確引導。針對于主流網絡媒體進行管理,需要積極調整經濟形勢,同時管理部門需要強化對于網絡媒體引導市場輿情的意識,進行經營理念的更新,對于經營策略進行籌劃。除此之外,還需要強化融資渠道的拓展,促進網絡媒體自身功能的發揮,形成輿情的引導力。
由于熱點話題事發突然,網絡輿情形成的速度十分迅速,為了能夠讓受眾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對于熱點話題的信息進行真實和客觀的了解,必須要加強傳統和網絡媒體之間的聯動性。實現媒體之間的優勢互補和強化,主要有兩種聯動的做法:一是網絡媒體具備互動習慣、迅速性和豐富性等特點,能夠提供及時、豐富的信息給傳統媒體。通過聯合新華網、人民網等具有品牌優勢的網絡媒體,進行熱點話題網絡輿情的控制和引導,或者在這些網絡媒體的新聞首頁轉發有見解的網民的帖子,針對熱點話題進行議題的設置,邀請專業人士與網友進行互動,進行正確的、有價值的信息傳播。二是傳統媒體能夠對于政府進行公共管理改進的誠意進行有效傳達,能夠一錘定音的解決熱點話題的網絡輿情控制,網絡媒體通過與傳統媒體的聯合,進行深入的采訪和進一步的報道,能夠強化信息的可信度,從而起到輿論合理的引導作用。
(三)加強建設互聯網隊伍,構建高效傳播渠道
新媒體時代下熱點話題網絡輿情的控制與引導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在于加強互聯網隊伍的建設,積極構建高效的傳播渠道。加強對于網絡隊伍的建設,培養具備豐富網絡知識、較強競爭意識、政治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的綜合性人才,從而對于網絡輿論的引導作用進行發揮。將真實、客觀作為準則。積極發掘和引用一些具有政治鑒別能力的網絡管理員和意見領袖,將這些人組織在一起,構建成一批具有號召力的互聯網隊伍,對于熱點話題進行理性的思考,之后進行正確信息的發布,以此來控制和引導熱點話題的網絡輿情向著正確的方向思考。之后進一步培養技術性人才,規范化、科學化地進行網絡管理,促進新媒體時代下熱點話題網絡輿情的控制和引導具有強有力的技術職稱,促進其健康發展。
為了促進熱點話題網絡輿情的控制和引導工作,進行專業化高效網絡輿論平臺的構建顯得尤為關鍵。建立實時性、權威性的信息發布平臺,通過電視臺、黨報等媒體,及時、暢通地進行熱點話題的傳播,基于此,還需要進行信息發布規則的制定,明確內容、時間、程序和紀律等,促進網絡信息的規范化,避免有害網絡輿情的影響。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時代下,熱點話題從出現到傳播的速度非常迅捷,其網絡輿情的發酵速度也讓人十分驚訝。但是由于互聯網信息具有不確定性和便捷性的特點,對于網絡輿情的控制和引導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新媒體應該要承擔其熱點話題網絡輿情控制和引導的重大責任,正確地控制和引導熱點話題網絡輿情,能夠促進問題的有效解決,同時也能夠對于惡性事件的發生進行有效防治。除此之外,還需要進行科學化、規范化的網絡管理,促進互聯網信息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蔣明,孫長巖.新媒體時代政府應對輿情危機的問題和對策[J].青年記者,2019(20):31.
[2]冉朝霞.檔案學視角下網絡輿情大數據的采集、研判和歸檔研究[J].檔案管理,2018(01):57-58.
[3]劉俊冉,崔波.新媒體時代關于加強網絡輿論引導的對策研究[J].出版廣角,2017(10):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