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 要:“一帶一路”建設的提出,推動了我國體育文化的傳播,提高了體育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奠定了體育文化傳播的基礎。“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是五通,在這過程中我們要堅持文化處于重要地位,促進沿線的文明交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本文主要研究“一帶一路”建設與體育文化的關系、主要有哪些內容以及在“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本國體育文化傳播的新形勢和價值。
關鍵詞:“一帶一路”;體育文化;傳播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偉大的世界性工程,是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廣泛國際合作平臺。”法國總統中國事務特使、前總理拉法蘭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是一個開放共贏的中國方案,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帶來啟迪和希望”。中國崛起是體育文化國際傳播的戰略動力,而“一帶一路”是體育文化國際傳播的突破口。
一、“一帶一路”建設與體育文化
(一)“一帶一路”建設的涵義
“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在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的協助下,“一帶一路”借鑒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象征,高舉和平發展的旌旗,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伙伴關系,一起創造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政治互信,經濟一體化,文化包容的責任共同體。“一帶一路”始終秉持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則。可見,“一帶一路”的提出反映了我國和平發展的美好愿望,大力推動了我國民族復興與體育文化的傳播,也是我國體育文化傳播的突破口。
(二)體育文化的涵義
文化是社會存在的現象,是人們長久發明和形成的必要產品,也是社會歷史的現象。而體育也是社會中人們參與的活動,由此形成了體育文化,它也是一種社會現象。隨著體育事業的不斷成長,體育文化將擁有更高的平臺。
體育文化廣義上來說是指人類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在體育方面創造的一切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和。根據人們對體育文化的理解,體育文化由三個子系統構成。首先,深層結構與體育有關的哲學思想、價值判斷、健康觀念、美學等意識形態,它主要是確定體育文化所具有文化基礎、原則和方向;其次,中間結構由一系列與體育相關結構組成,決定了體育文化的組成結構;最后,外層結構,通過中層組成結構將體育的深層概念在實踐中進行操作,體現了體育文化的形式和特色,如具體的健身行為、體育比賽、體育設施設計等。表層操作系統是體育主義的具體實現方法。
(三)“一帶一路”建設與體育文化之間的關系
“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和周邊國家的積極號召,為沿線國家之間的融合發展提供更好地交流方式。體育文化是我國當今發展的一項重要文化內容,對體育文化的傳播更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此,體育文化可通過“一帶一路”這一實施與他國文化交流合作。同時,“一帶一路”沿路文化的發展為體育文化國際交流傳播創造了良好的氣氛,為體育文化的實踐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體育文化傳播的主要內容
中國的體育文化主要包含三方面:體育精神文化,體育制度文化和體育物質文化。體育精神文化是體育的抱負、信仰、感情和體育知識,體育倫理與體育美學的象征。體育精神文化居于文化結構的最深層,在體育運動中不斷提升和規范人民群眾體育文化的行為和思想是體育工作指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體育制度文化主要包含三個方面:體育系統,體育組織和體育法律法規。它是實現體育目標的組織保證,包括國家文體,體育運行機制和體育管理體系。體育組織主要包括政府機構,世界各地的群眾體育機構,國家學術組織和體育協會。體育法律法規是引導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的正規性文件。
體育物質文化居于體育的最底層,主要指體育設施等。
三、“一帶一路”倡議對我國體育文化傳播的影響
(一)“一帶一路”建設下的中國體育文化傳播新形勢
“一帶一路”的提出給我國體育文化傳播提供了新的傳播途徑。體育文化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增強民族體質,展現中華人民形象和精神面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經濟和文化平衡的狀態下,“一帶一路”倡議為體育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
2008年,在北京舉辦的奧運給中國提供了重要的發展契機,奧運會的籌備工作也為中國體育文化與世界體育文化交流創造了優異環境,促進國與國之間的溝通。同時,它還提升了中國在國際體育組織中的影響力,使得中國體育文化走出國門,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體育精神。因此,筆者認為體育文化應搭乘“一帶一路”的快車,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實現與其他各國的體育文化交流,秉承共商、共建和共享原則,讓我國體育文化真正“走出去”。
(二)“一帶一路”建設下我國體育文化傳播價值
“一帶一路”倡議實現了國與國之間的交流。體育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6月27日上午,廣州大學舉辦了絲路大講堂——絲路城市與體育文化發展專題,有關專家學者、各界人士和12個國家的留學生代表共300多人出席,共同交流、討論體育文化與體育發展,推進“一帶一路”體育文化交流與體育產業發展。其中,世界工商聯副主席,絲綢之路青年論壇咨詢委員會副主席沈建國提出:體育和健康是人文交流的重要內容,是推動“民心相通”的重要載體,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易于交流合作的領域。
體育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并且不同文化形態下的運動項目都體現“更快、更高、更強”體育精神。“一帶一路”戰略,增強了我國體育文化傳播的力度,因此,我們要推動“一帶一路”體育文化和體育產業的發展,建設體育強國,為實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動力和磅礴力量。
四、小結
“一帶一路”是一條互尊互信之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一條文明互鑒之路。它不僅在于促進經貿繁榮,還在于加深社會人文層面的交流。所以說,經濟帶也是文化帶,既亙古悠遠、又面向未來。體育則是文化交往的重要媒介,體育文化不斷激勵著人們奮發向上、頑強拼搏,蘊含著熱愛生活、尊重他人、服務社會的豐富價值內涵。通過體育交流能促進體育文化的發展,增進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人民的友誼,更是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推動力量。當前,中國正在向文化強國邁進,迫切需要文化的力量作為支撐,需要文化的繁榮增強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朱保成,孫哲.試論體育文化的傳播機制[J].安徽體育科技,2001(3):10.
[2]史友寬.體育文化國際傳播的實踐考察與理論探索[D].開封:河南大學,2013.
[3]陳剛.一帶一路與我國體育文化國際傳播策略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7):8-11,22.
[4]曲敏慧.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2.
[5]崔莉萍,基于“一帶一路”推動中華文明在歐亞大陸的再傳播[J].新聞大學,2014(5):96.
[6]王靜.體育促進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2(10):19.
[7]肖煥禹.發揮媒介體育文化傳播功能,推動體育文化繁榮發展[J].體育科研,2012(1):22-26.
[8]黃俊,董小玉.“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傳播困境及突圍策略[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5(12):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