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摘 要:媒體融合對于縣級媒體來說,是一次轉型發展的好機遇,不僅可以重新優化整合人財物等資源,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擴大主流價值的影響力,強化新聞輿論陣地,更重要的是順應了時代要求,打通了連接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信息需求。基于此,探究新時代下縣級媒體融合面臨的困境和解題出路,對今后不斷優化提升縣級新聞傳播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融媒體;縣級;新聞傳播;困境與出路
一、縣級媒體概況及融合的必然性
(一)臨朐縣內主流媒體融合前概況
臨朐縣內主流媒體融合前有濰坊日報社臨朐分社和臨朐縣廣播影視中心(臨朐縣廣播電視臺)。
濰坊日報社臨朐分社正式成立于2008年1月,為差額撥款正科級事業單位。報社編輯出版報紙《濰坊日報·臨朐新聞》,報紙使用濰坊日報國內統一刊號,每周出版報紙3期,每期4個版面,每期隨濰坊日報發行1萬份。編輯業務由濰坊日報地方版指導部具體指導。2015年起,報社同時創辦“臨朐新聞”微信公眾號,每周發布6期,每期發布5到8條(組)臨朐新聞,微信新聞全年總閱讀量累計達200萬人次。
臨朐縣廣播影視中心(臨朐縣廣播電視臺)是臨朐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承擔著新聞宣傳、節目制作傳輸職能,下設臨朐縣廣播電視微波站、臨朐人民廣播電臺、臨朐電視臺。臨朐縣廣播影視中心開設了臨朐傳媒網及“直播臨朐”“臨朐廣播電視臺”“臨朐傳媒”等微信平臺。但近年來,臨朐縣廣播影視中心因種種原因,出現了專業人才斷檔、運轉壓力增大等問題。
(二)新時代下媒體傳播的特點
一是傳播主體的全民性。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高度發展,每個人都成為了潛在的傳播主體,而且還是“自導自演”的主體,傳播主體的全民性已成不爭事實。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新聞傳播的民主化程度不斷提升。同時,隨著“5G”時代的到來、媒體融合的發展等,傳播主體的“朋友圈”會越來越大。
二是傳播內容的廣泛性。由于每個人的職業、生活習慣、受教育程度等的差異,在人人都是“麥克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會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自己的站位角度去傳播信息,由自己的判斷來進行表達。這樣,大到國家大事,小到個人瑣事,都可以傳播。這同時也對傳播內容的真偽辨別有了更高要求。
三是傳播手段的多樣性。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并不是取消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手段,而是實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紙等媒介載體的共同優勢,利用其互補性,在傳播手段、內容、方式方法上進行全面整合,打造成一個全新的“融媒體”,實現資源共享、內容兼融、宣傳提速。
(三)縣級媒體融合的必然性
一是時代發展的要求。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表明“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納入國家議程,拉開了縣級融媒體建設的大幕。對縣級媒體來說,這是一次轉型發展的大好機遇,不僅可以使人財物進行一次整合,更是提升縣級媒體傳播力、影響力的重大舉措。
二是媒體自身變革的需要。隨著微信、微博、客戶端等社交平臺的崛起,人們的閱讀習慣也產生了極大改變,“快餐式”閱讀勃興,新聞輿論傳播的途徑與陣地隨即發生改變。由此導致的電視收視率走低、報紙變成“抱紙”、廣告收入下滑、媒體從業人員流失等系列問題,給縣級傳統主流媒體帶來了挑戰。
三是新聞宣傳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縣級黨委、政府重要的輿論宣傳陣地,縣級傳統主流媒體在新聞宣傳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為有效應對輿論生態的變化,發揮地方媒體權威效應和輿論引導作用,只有變革已有的新聞生產和傳播方式,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及時的傳播效率,多維度傳播、多層次互動,才能為受眾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服務。
二、縣級媒體融合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媒體融合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媒體格局的深刻調整和輿論生態的重大變化,但受體制機制、思想觀念、人才技術等因素制約,縣級媒體融合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一是思想觀念需要轉變。受傳統媒體的思維影響,對媒體融合,目前縣內媒體仍然存在慣性思維,認為合并了事。另外,在內容宣傳上“新瓶裝老酒”,單純地把新聞稿復制粘貼到微信、網站、微博上,或者以“文字+視頻(或音頻)+圖片”的形式呈現新聞信息,內容缺乏活力、表現形式單一,長此以往,難免讓受眾產生閱讀疲勞。
二是運作管理體制需要完善。當前,大多數縣市區均有報社、電視臺、電臺、網站等多套人馬各自為陣的宣傳平臺,相互間缺乏溝通交流、信息共享,導致人財物的浪費。所以,需融合相關部門的力量,成立融媒體中心,形成資源共享格局,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數量、深度。再就是在績效考核、職稱評聘等體制機制上需要打破現有定式,建立健全激勵、培養等機制,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
三是人才隊伍建設急需加強。媒體行業的特性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有著較高要求,媒體融合后更要求從業人員熟練掌握具有視頻照片拍攝、文稿撰寫、視頻剪輯、圖片處理等技能,成為這些方面的“多面手”,而這些每一項技能都是需要長時間學習、運用、積累才能掌握的。而現實卻是大部分職工由于年齡偏大,學歷偏低,不適應融媒體采編播要求,新聞行業人員流動性強的問題又讓人才成為媒體面臨的最大問題。例如,臨朐縣廣播影視中心多年未招考正式人員,合同制人員又不斷外流,人才隊伍出現青黃不接的問題。
三、縣級媒體融合發展的路徑探析
2019年6月28日,臨朐整合縣廣播影視中心(掛縣廣播電視臺牌子)、濰坊日報社臨朐分社的職責,組建臨朐縣融媒體中心。7月26日,臨朐縣融媒體中心黨組設立。9月26日,臨朐縣融媒體中心正式掛牌運營。縣融媒體中心整合了廣播、電視、報紙、網站、微信公眾號和手機客戶端等多種媒體平臺,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內容編采發布于一身。
臨朐縣融媒體中心的掛牌運營,標志著臨朐縣邁出了探索媒體融合發展、實現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大合唱”的新步伐。但如何立足實際,強化措施,讓縣級融媒體從“物理融合”轉向“化學融合”,實現新聞輿論宣傳工作從“相加”到“相融”的重大變革,實現質的飛躍提升?筆者認為應重點做好“四個融合”。
一是平臺融合。加快融媒體中心技術平臺建設進度,盡快實現縣級和省縣級融媒體中心技術平臺的端口對接、互聯互通。堅持移動優先,充分發揮縣域主流媒體專業采編優勢、信息資源優勢,進一步完善手機客戶端功能,創新移動新聞產品,打造縣域移動平臺,使傳統媒體迅速轉型為新型主流媒體。
二是體制融合。創新管理體制,按照新的業務流程調整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破除部門間相互分割、自成一體的現狀,消除制度障礙,實現體制融合。通過統一部署、統一策劃、統一采訪、統一播發,實現新聞信息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同時,樹立“讀者中心”理念,改變內容枯燥、形式單一的宣傳形式,多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新聞信息以吸引讀者。
三是隊伍融合。加強培訓力度,盡快培養一批集采、編、播于一體的媒體記者,提高記者節目融合能力,形成人人能采、能編、能播的工作格局。創新選人用人機制和考核評價體系,探索媒體融合發展條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辦法,穩定人才隊伍,打通人才使用通道。
四是服務融合。堅定“媒體+政務+服務”的發展方向不動搖,建設本地信息服務“大超市”,實現“一屏在手、網羅全縣”。參與智慧政務建設,著力提供一站式政務服務,打造“指尖上的政務服務中心”,辦成老百姓自己的媒體,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參考文獻:
[1]王發艷.新媒體視域下新聞傳播特點及策略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7(14).
[2]李思媛.新媒體視域下新聞傳播特點及策略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7(4).
[3]陳守湖.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四個關鍵詞[J].新聞窗,2018(5).
[4]謝新洲,黃楊性.我國縣級融媒體建設的現狀與問題[J].中國記者,2018(10).
[5]肖昂,周莉敏,薛竹婷.融媒體時代下的紙媒出路在哪?[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校報,2016(13).
[6]王汾梅.縣級融媒體建設現狀、困境與出路[J].科學導報,2018(11).